蝶花荚蒾
五福花科荚蒾属植物
蝶花荚蒾(学名:Viburnum hanceanum Maxim.)是五福花科、荚蒾属灌木,高可达2米。当年小枝、叶柄和总花梗被由黄褐色或铁锈色簇状毛组成的绒毛,二年生小枝紫褐色,叶纸质,圆卵形、近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倒卵形,聚伞花序伞房状,花稀疏,形似蝴蝶,外围具2-5朵白色、较大型的不孕花;中间的黄白色小花为可孕花,果实卵圆形,红色。花期4-5月。分布于中国江西南部、福建、湖南、广东中部至北部及广西,生于海拔200-800米的山谷溪流旁或灌木丛之中。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2米;当年小枝、叶柄和总花梗被由黄褐色或铁锈色簇状毛组成的绒毛,二年生小枝紫褐色,被疏毛或几无毛,散生凸起的浅色皮孔。叶纸质,圆卵形、近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倒卵形,长4-8厘米,顶端圆形而微凸头,基部圆形至宽楔形,边缘基部除外具整齐而稍带波状的锯齿,齿端具微凸尖,有时牙齿状,两面被黄褐色簇状短伏毛,脉上毛较密,下两毛被有时绒状,侧脉5-7(-9)对,弧形,整齐,达至齿端,上面略凹陷,下面凸起,小脉横列,近并行,下面稍显著;叶柄长6-15毫米。
聚伞花序伞形式,直径5-7厘米,自总梗向上逐渐变无毛,花稀疏,外围有2-5朵白色、大型的不孕花,总花梗长2-4厘米,第一级辐射枝通常5条,花生于第二至第三级辐射枝上;萼筒倒圆锥形,无毛,萼齿卵形;不孕花白色,直径2-3厘米,不整齐4-5裂,裂片倒卵形;可孕花花冠黄白色,直径约3毫米,辐状,裂片卵形,顶钝形,长约为筒之半;雄蕊花冠几等长,花药矩圆形;柱头略高出萼齿。果实红色,稍扁,卵圆形,长5-6毫米,直径约4毫米;核扁,两端圆,有1条上宽下窄的腹沟,背面有1条多少隆起的脊。
生长环境
蝶花荚蒾生于海拔200-800米的山谷溪流旁或灌木丛之中。蝶花荚蒾对当地自然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耐受性,抗寒性强,也耐干旱,喜温暖、湿润、半荫的环境;喜微酸性土壤。蝶花荚蒾喜阳,在向阳地、路边、林缘地均能生长良好。
分布范围
蝶花荚蒾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香港、广西、湖南和贵州。
生长习性
蝶花荚蒾生长快,2-3生植株株高已达70-130厘米,冠幅达1.52-1.9米,一年生新枝长度达15-42厘米。植株在冬季落叶。由于有不孕花的存在,蝶花荚蒾的开花结实率不高,与此同时,蝶花荚蒾的种子休眠期长,具有上胚轴休眠特性,因此通过种子扩繁的效率非常低。蝶花荚蒾花蕾期大约在2月下旬,始花期在2月末至3月初,盛花期可以持续整个3月,末花期在3月末至4月上旬,果熟期8-9月。
繁殖方法
蝶花荚蒾的繁殖方法是扦插法。
准备插床:苗圃基地遮荫棚(荫蔽度为80%)内,选用疏松、透气、透水、经多菌灵(1:500)消毒过的新鲜河沙作为扦插基质。
选择插穗:清晨选取蝶花荚蒾的一年生木质化枝条,每2节剪成一段作为插穗,长度5-10厘米,带侧芽,插穗底端于第二节(芽)下1厘米处,斜截面,插穗顶端于第一节(芽)上1厘米处,平截面,截面平整光滑,每段保留1片叶,叶片剪去1/2。
处理插穗:插穗剪好后,将插穗基部放入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中快蘸8秒。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可明显提高蝶花荚蒾的扦插生根率,低浓度(100毫克/升)时可提高插穗生根率30%,400毫克/升浓度时插穗的生根率达到最高(90%)。
扦插方法:将处理过的插穗插入已准备好的扦插基质中,插好后用多菌灵(1:500)浇透,置于遮光率80%的荫棚中,保持荫棚的通风,温度20-25℃。
苗期管理:扦插后0-90天每周喷施多菌灵(1:500)消毒,90天后幼芽长出或老叶新绿即表示生根。
栽培技术
育苗基质:腐叶土疏松透气、保水,富含有机物,肥力强,同时也非常环保,成本低,可改善蝶花荚蒾的生长状况;咖啡渣显酸性,可以调节基质pH值,而蝶花荚蒾喜微酸性土壤,在腐叶土中添加咖啡渣可明显提高其生长速率,缩短出圃时间。
移栽装袋:扦插后90天左右插穗长成扦插苗,然后移栽进装有育苗基质的30厘米×25厘米的无纺布袋中,移栽时注意防止幼根损伤。
苗圃管理:装袋移栽后按苗圃常规管理,蝶花荚蒾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迅速,故可以经常修剪以促进其萌芽。
主要价值
蝶花荚蒾开花时宛如蝴蝶飞舞,因此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及园林开发潜力,可孤植或丛植,是优良的观花灌木。
参考资料
蝶花荚蒾.植物智.
蝴蝶飞舞——蝶花荚蒾.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9 16:3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