蝾螈目是动物界两栖纲下的一目,有10科60余属350余种。主要分布于全北区,即欧亚大陆和北美洲。我国有3科37种。成体细长,四肢细弱,少数种类仅有前肢(鳗螈),终生有发达的尾,尾褶较为厚实。皮肤光滑无鳞,表皮角质层薄并定期蜕皮。眼小或隐于皮下(洞螈),水栖种类常缺乏活动性眼睑;无鼓室和鼓膜;舌圆形或椭圆形,舌端不完全游离,不能外翻摄食;两颌周缘有细齿;有犁骨齿。椎体双凹型(低等种类)或后凹型(高等种类)。雄性无交配器,体外或体内受精。求偶时皮肤腺或泄殖腔腺分泌特殊气体可识别。
终身有尾,尾较长侧扁,适于游泳。幼体及成体体形近似,最不特化。体长形,分头、躯干和尾3部,颈部较明显,四肢匀称(
两栖鲵类体长而四肢细弱,
鳗螈类只有前肢)。皮肤光滑湿润,紧贴皮下肌肉,富于皮肤腺,全无小鳞。耳无鼓膜和鼓室。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也有些种类终生具鳃,肺很不
发达或无肺,而皮肤呼吸却占重要地位。循环系统显示了比无尾目更为原始的特点,如心房间隔不完整,左右 心房仍相通;静脉系统出现了后腔静脉,但终生还保留着后主静脉。有些种类终生还保留着鱼类特有的侧线。一般不能发声。舌不能从后端翻出撮食。上下颌均有小齿,仅鳗螈类覆以角质片。椎体双凹型或后凹型,有肋骨。肢带软骨质成分多,肩带仅肩臼周围的部分骨化,适于在水中迅速游动,在陆上活动时,躯干很少抬离地面,以交替的迈步动作和躯干与尾的波状弯曲前进。能疾走或树栖的种类,其四肢较长,或尾有攀援能力。
体皮肤无鳞,多数具有四肢,少数只有前肢而无后肢。变态不显著。有的具有外鳃,终生生活于水中,有的在变态后移到陆上湿地生活。雄性无交接器。有的体外受精,如小鲵、大鲵;有的体内受精,如蝾螈,雄性先排精包,雌性将精包纳入泄殖腔,当排卵时,精包释放精子,受精是在输卵管内进行。多卵生。幼体先出前肢再出后肢。在我国分布的种类不多,约20余种,如小鲵、大鲵、蝾螈等。
有尾目有发展完全的前肢和后肢,大小大约一致。没有鼓膜或外耳开口。牙齿位于下颌。身体没有鳞片或尖锐的爪子。通常行
体内受精。有尾目是两栖动物中最不特化的一目,终生有尾,多数有四肢,幼体与成体比较近似。有尾目有水生的也有陆生和树栖的,有些水生成员还终生保持有体形态。有尾目成员中的个体差异是两栖动物中最大的,其中最大的
中国大鲵Andriasdavidianus身长可达1.8米,而最小的
墨西哥的一些索里螈Thoriussp.身长不到3厘米。有尾目出现于侏罗纪,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其中半数以上的科和种都分布于
北美洲,
东亚和
欧洲也有一定数量,
南美洲只有少数成员,而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
大洋洲则没有分布。有尾目可分为原始的
隐鳃鲵亚目和进步的蝾螈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