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吻是古代中国
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中的第九子,他们分别是:囚牛(qiú niú)、睚眦(yá zì)、嘲风(cháo fēng)、蒲牢(pú láo )、狻猊(suān ní)、霸下(bà xià)、狴犴(bì àn)、负屃(fù xì )、螭吻(chī wěn)。螭吻由鸱尾、鸱吻(音吃吻)演变而来,它是龙与鱼结合所生,所以螭吻又叫鱼龙,常见于中国古代皇家宫殿建筑之中。
据唐朝刘餗所撰《
隋唐嘉话》卷下:“(王右军《告誓文》)开元 初年, 润州江宁县瓦官寺修讲堂,匠人於鸱吻内竹筒中得之。”
据唐朝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蚩者,海兽也。 汉武帝作栢梁殿 。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见其吻如鸱鸢,遂呼之为鸱吻, 颜之推 亦作此鸱。”
据宋朝时期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
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後,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中国民间也称鰲龙。
据北宋吴楚原所撰《
青箱杂记》记载:“海为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在房脊上安两个相对的鸱吻,能避火灾。
据明代李东阳所著《
怀麓堂集》后稿十二《记龙生九子》中有记载:“龙生九子,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为何在建筑正脊两端这种神兽又变成龙的九子之一。这是因为到了明代这种吻兽造型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逐步变成龙的形状。所以人们又把它和龙生九子的传说联系到一起。明清时期这种龙形吻兽的造型日趋严整,故又有龙吻之称。
据清朝时期毕沅所撰《
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五年》记载:帝既平广南,渐欲经理江南,因郑王从善入贡,遂留之。国主大惧,是月,始损制度,下令称教,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为司会府,其馀官称,多所更定,宫殿悉除去鸱吻。
相传
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书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鸥鸟,能喷浪降雨,可避火灾,驱除
魑魅。因此
脊兽鸱吻起初并不是龙形的,有鸟形的,但更多的是
鱼龙形的。到清朝以后龙形的鸱吻增多,表面龙纹四爪腾空,龙首怒目做张口吞脊状,背上插着一柄宝剑,立于建筑物的尾脊上,被称作“好望者”。据说此物能吞万物,就叫它负责看护
房屋建筑横脊;它喜欢登高俯瞰,因此在民间被视为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饰物。
据传说,鸱吻住在南海,能喷水成雨。汉武帝时,因宫殿经常发生火灾,依据“术士”们的说法,在宫殿的正脊两端装饰鸱吻寓意镇火,后来沿袭成制。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鸱吻的背上插有一把短剑,相传这把宝剑是晋代名道士许逊之物,插在鸱吻背上以防鸱吻逃跑,使其永远喷水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