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血战上海滩
2003年欢乐亿派科技开发的电脑客户端游戏
《抗日:血战上海滩》由北京欢乐亿派科技公司开发的一款射击类游戏,于2003年发布。
背景设定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侵占平津,席卷华北。所到之处哀鸿遍野,民若伤魂之鸟,七日而气不绝。
7月24日,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忽称一名士兵失踪,制造紧张局势(第二个“七七事变”,毫无创意可言)。
8月9日,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进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被中国保安部队当场击毙,这便是大战的导火索虹桥机场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向上海增兵。
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以虹口区预设阵地为依托,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至横滨路的中国守军开枪挑衅,并在坦克掩护下沿宝山路进攻,被中国守军击退。“八·一三淞沪会战”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日军侵入上海走在最前面的是上海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大将。中日在上海进行的抗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会战——淞沪会战,两国投入总兵力超过200万人,战斗持续时间长达3个月。
游戏没有灌输,没有说教,甚至谈不上夸张,只是客观地将你抛在那个年代,抛在民族存亡的岔口上。睁开眼睛你会看到一个民族最深的伤口:阴沉的天空下,谁的家园被孽火焚烧,谁的女儿被兽兵追逐,谁的兄弟被无情的杀戮谁的父老乡亲在淫威下被迫屈下双膝这些在历史上都切实的发生过,又生生在你眼前重映,拿起你的武器,像一位真正的战士那样。你所做的一切,都来自于最本能的召唤。
作为一名海归的你,要孤身一人去执行一系列不可能的任务,突破层层封锁杀入日军总部,最后亲手用小手枪击毙敌酋——长谷川清大将。当然,为了见到这位最后的大BOSS,玩家必须要先跟大大小小的日军士兵、军曹、浪人 、忍者、自杀式炸弹人、生化兵等等,做亲密的殊死搏斗。在你用手枪、冲锋枪、机枪、狙击枪重机枪、手榴弹、火箭筒干掉数万日军后,再踏着BOSS的尸体过关。为了达到最佳的战斗效果,游戏中所有BOT的动作全部用真人动作采集完成,仅此一项,就会创国产游戏的制作记录。
此外,为了制作《抗日——血战上海滩》,专门提升了原《大秦悍将》引擎的光影效果和相关编辑器,过去数年的三维研究成果全部用在这款游戏上,玩家会看见令人瞠目的武器发射、火焰、爆炸和烟雾效果,尤其在一些细节上,像玻璃被击碎飞溅的场面,可以将引擎的提升后的潜力发挥到极限。
游戏中共提供了七种武器供玩家选用,从普通的毛瑟半自动手枪狙击步枪到每分钟300发的马克沁重机枪——这可是个大家伙,你抚摸着它的时候,甚至能感觉到子弹撕裂敌军身体带来的快意。每种武器的性能与参数都严格依照实物设定,使用的技巧与造成的效果也完全不同。游戏中人物的动作之多远远出乎你的预料,同一名日军,在不同状态下,被不同的武器,击中不同的部位,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有的向后倒栽,有的跪地嗥叫,有的被炸成放射状飞出仅此一项便多达数十种动作,而且全部由真人采集而成。
游戏的cg比较单薄,不管用什么武器杀死了boss,都显示是用手枪打死。这是美中不足的一点。
角色设定
敌人
载具
物品道具
毛瑟半自动手枪:威力普通,射程较近,子弹无限,10发弹匣,这把枪全靠鼠标点得快来获取优势,后期打忍者的飞镖也比较方便。
三八式步枪:威力超强,射程较远,5发弹匣,适合点杀,缺点弹药少,开枪速度慢。这把枪装弹时间长,使用时注意掌握节奏,不能胡乱开枪,不然容易被敌人找到空挡。
手榴弹:威力大且片攻击,可以扔到中远距离,缺点延时很严重,仅仅用在攻击敌人集中的防护栏以及后面的坦克。
汤姆森冲锋枪:威力普通,但射速极快,30发弹匣,这把枪适合向单个敌人集中打击,对着敌人按住开火就行了。
捷克ZB-26式轻机枪:威力强大,射速极快,45发弹匣,这把枪可点杀也可扫射,可以适应任何攻击,是游戏后期的主力武器,面对多且站得分散的敌人,非用它不可。注:正常的捷克机枪只有20发的弹匣。
巴祖卡火箭筒:威力超强,发炮速度缓慢,对付装甲车最有效的武器,也仅此而已。
马克沁重机枪:武力超强,射速极快,240发弹匣,可以打战车,缺点是地点固定,只能在几个地方使用。
游戏中有“爆头”的设定,普通敌人,只要打中头部都是一枪毙命,而打中的部位跟分数有关,头是150,身是100,腿是50。总共有四个场景16小关。
配置要求
游戏秘籍
由于本游戏采取的是卷轴式游戏,并且难度对于普通玩家还是比较大的,再加上前期武器不足,体验感会较差,本游戏提供了游戏秘籍以让玩家能够体验游戏乐趣,而不是被游戏的难度击倒。
进入游戏后按下键盘左上角的“ ~ ”键打开控制台,输入如下指令,回车即可。
god_on 开启无敌。
god_off 关闭无敌。
haveallweapon 拥有所有武器。
addammo 给已有的武器加满弹药。。
ammonolimit 已有的武器子弹无限。
注意最终结局秘籍无效,对话后请自行手动击毙关尾BOSS!!!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8 09:25
目录
概述
背景设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