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
医学术语
适应症
2.多种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危象、吉兰-巴雷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天疱疮、多发性神经根炎等。
5.肾移植后急、慢性排异性反应、移植肾复发肾小球疾病等。
6.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7.其他:恶性黑色素瘤、结肠癌、雷诺综合征、冷巨球蛋白血症、高黏滞综合征、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
需尽早进行血浆置换的情况:①高黏滞综合征,有症状或症状提示可能并发脑卒中或失明;②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高黏滞综合征或急性肾衰竭;③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累及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④毒蕈及其他与蛋白结合的毒物急性中毒;⑤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浓度高而又需手术者;⑥暴发性肝衰竭等。
禁忌证
血浆置换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包括:①对血浆、人血清蛋白、肝素等有严重过敏史;②药物难以纠正的全身循环衰竭;③非稳定期的心、脑梗死;④脑出血或重度脑水肿伴有脑疝;⑤存在精神障碍不能很好配合治疗者。⑤活动性出血,严重出、凝血障碍者。
治疗前准备
1.行血浆置换前嘱咐患者治疗前进食,防止空腹治疗易发生低血糖,治疗前充分评估患者有无过敏史、血型、凝血酶原时间基本生命体征。床旁备氧气及抢救药物多巴胺、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做好安全防护,防止意外发生。
2.操作前准备:包括透析机的准备、抗凝血药的准备、血浆分离器、管路、新鲜血浆、生理盐水 1袋3000ml、生理盐水1袋500ml。
3.根据提示安装管路、预冲管路、引血。
4.心理护理:进行治疗前做好沟通交流,消除紧张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方法
血浆置换基本流程是将患者血液经血泵引出,经过血浆分离器,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去除致病血浆或选择性地去除血浆中的某些致病因子,然后将细胞成分、净化后血浆及所需补充的置换液输回体内。
血浆置换的临床实施:①建立血管通道、抗凝,并将管道与血浆分离器连接,确保血流量达50~80ml/min,置换液回输率要同血浆排除率平行,一般不超过30~50ml/min,以避免过快输入置换液引发的不良反应。②根据病情需要可使用双重滤过、冷滤过等方法。③常用肝素或枸橼酸钠抗凝。严重出血倾向及存在出血风险患者肝素应减量,并注意监测APTT,枸橼酸钠用量与血液量比为(1:15)/(1:30)。
注意事项
1.置换液的加温。血浆置换治疗中患者输入大量液体,应加温后输入。
2.血浆置换治疗开始时,全血液速度宜慢,观察2~5min,血流量从50ml/min逐渐改为100~150ml/min,期间严密观察有无寒战、低血压、出血、消化道症状、变态反应等,无反应后再以正常速度运行。通常血浆分离器的血流速度为100~150ml/min。
3.密切观察机器运行情况,包括全血流速、血浆流速、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变化等。
4.在治疗中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监测生命体征,每30分钟监测生命体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治疗后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等。
并发症处理
血浆置换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较少,其并发症主要与应用新鲜血浆、抗凝剂、体外循环等因素有关。常见并发症包括过敏反应、低血压、感染、出血、低血钙、发热反应、心功能不全、血栓、心率失常、恶心、呕吐。
1.过敏反应:多由于新鲜冷冻血浆过敏所致。治疗前必须血浆血型符合,使用血浆作为置换液时不建议应用预防性抗过敏药。轻度的过敏反应可立即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钙剂和糖皮质激素等。严重者需立即停止治疗,肌注肾上腺素,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有休克应积极抗休克治疗。
2.低血容量性低血压:因低血容量和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所致。处理应先减慢血流量,同时补充血容量。
3.溶血:查明原因,予以纠正,特别注意所输注血浆的血型,停止输注可疑血浆;应严密监测血钾,避免发生高血钾等。
4.感染:与PE引起免疫球蛋白减少,同时使用免疫抑制剂,留置静脉导管等因素相关。与静脉导管相关则需拔除静脉导管,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5.出血倾向:可由血浆置换过程中血小板破坏、抗凝血药物过量或大量使用,清蛋白置换液置换血浆导致凝血因子缺乏引起。对于高危患者及短期内多次、大量置换者,必须补充适量新鲜血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9 04:47
目录
概述
适应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