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周围间隙
神经系统内的正常解剖结构
血管周围间隙,即Virchow-Robin腔(VRS),是神经系统内的正常解剖结构,具有一定的生理和免疫功能。血管周围间隙是在一个多世纪前由德国病理学家R.Virchow和法国生物学和组织学家C.P.Robin提出,后来命名为Virchow-Robin腔(VRS),也有称之为血管周围淋巴间隙。
解剖生理
VRS是与软脑膜下腔接续的,大脑半球的VRS与蛛网膜下腔并不直接相通。VRS充满组织间液,而不是脑脊液。 VRS是软脑膜随着穿通动脉和流出静脉进出脑实质的延续而成。 VRS的外界是神经胶质界膜,内界是血管外层,随着血管树一直延伸至毛细血管水平,最后,胶质界膜与血管外层融合成盲端 。在大脑半球,VRS是由单层软膜构成,在纹状体动脉周围是由双层软膜构成
VRS的生理意义是作为脑组织间液排出的一个主要通路,含有多种蛋白成分。
VRS作为一个隔室,还与头颈部淋巴通路相连接,构成了组织间液经脑脊液排入淋巴系统的直接通道
提供了外来抗原进入脑、细胞间液和脑脊液的机会或可能。VRS内驻有小胶质细胞,参与局部免疫调节作用。
VRS还可能作为疾病扩散或肿瘤细胞转移的一个常见途径。
常见分型
随着豆纹动脉通过前穿支进入基底节区,这里称基底节型;
随着髓质动脉进入大脑半球灰质,延伸至白质,称大脑半球型。
也有些学者提出第三种类型,随着来自大脑后动脉的穿通动脉进入中脑的VRS,称中脑型
扩大机制
VRS与年龄明显相关,提示VRS扩大可能是脑老化的表现。在老年脑,血管增粗、扭曲,造成血管周围间隙的扩大;CSF隔室的弥漫性增加也参与了血管周围间隙的扩大;脑实质的萎缩也可引起VRS扩大,又称作“拉空(ex vacuo)现象”。在正常人,大脑白质也可出现许多细针孔样改变,常常含有开放的血管,称为筛网状态。 在一些病理状态如Binswanger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神经病理学表现为动脉硬化性改变或坏死性动脉炎,动脉壁通透性增加可能使VRS增大。
脑组织间液沿VRS进入蛛网膜下腔,再经过淋巴通路到达颈部淋巴结。因此,脑淋巴排除通路的障碍也是造成某些VRS扩大的原因。
在另外一些病理状态,VRS在水溶性产物的转运中起作用。在粘多糖增多症,脑室周围白质出现明显的VRS扩大,水溶性粘多糖积聚在VRS中的泡沫细胞内。
在其它一些情况如脑炎、脑膜炎多发性硬化等,VRS中存在炎性细胞,可能在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神经疾病
根据病灶的大小、形态和部位区分VRS或腔隙性梗死灶。基底节区3×2 mm以上的病灶或脑干的病灶,一般很可能是腔隙性梗死。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PACNS)
毛细血管前后的小动脉和小静脉周围的软脑膜浸润,造成VRS的扩大。
MS “砂粒样”外观的VRS可能是反映MS早期炎症改变的神经放射学标志。
强直性肌萎缩
大脑半球VRS先于白质病变出现,可能是该病脑部早期表现之一。
儿童发育性脑疾病及神经精神障碍
如巨颅症、儿童偏头痛、儿童自闭症、粘多糖沉积症。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
VRS扩大可以是最早的表现之一,随病情进展而出现脑膜脑炎、脑实质内隐球菌性肉芽肿或脑脓肿
巨大的VRS可引起脑积水
特殊部位例如中脑的巨大VRS可以有占位效应,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导致脑积水
MRI对VRS的显示
只有当VRS扩大到一定程度(直径大于0.66mm)后,MRI才能显示。
一般认为,直径小于2mm的VRS属正常解剖结构,见于各个年龄组的健康人。
20岁以下组出现率23%,21-40岁组出现率33%,41-60岁组出现率28%,61-80岁组出现率33%,超过80岁者出现率18%。
VRS常见于前穿质,纹状体下1/3,前连合周围,半球白质,外囊,岛叶下皮层,中脑,不在皮层。
边界光滑锐利,圆形、线形,与穿通动脉的行径相一致,在T1WI、T2WI和FLAIR与脑脊液信号相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20:06
目录
概述
解剖生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