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由径
汉语词语
行不由径(拼音:xíng bù yóu jì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雍也》。
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行不由径”
成语故事
在孔门弟子中,有两个人一直不入孔子法眼:一个是经常用语言冒犯孔子的宰予;另一个是相貌不善、才情平庸的澹台灭明。后来他们两人先后离开孔门出仕为官,学以致用,光大儒学,取得不俗的成就。
澹台灭明是鲁国武城人,澹台是复姓,名灭明,字子羽,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他的父亲与武城宰王犯关系密切,王犯是吴国人,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吴国兴兵伐鲁,兵临武城,鲁人担心他们与吴人暗中勾结、里应外合,鲁大夫子服景伯说:“吴师来,斯(澹台灭明之父)与之战,何患焉?且召之而至,又何求焉?”可见他的父亲在国家危难关头是深明大义、忠于国家的。
子游任武城宰时,澹台灭明曾在他手下做过小官,子游觉得他为人正派、做事规矩,从来不搞旁门左道、投机取巧之类的卑劣伎俩,因此对他颇为赏识,并建议孔子将其收入孔门。子游向孔子推荐澹台灭明时选取了一个最为典型的事状——“行不由径”。“径”是小路,澹台灭明平时走路只走大道,从来不抄近路、走捷径。他做人也是这样,一贯规矩本分、坦诚正直,从来不耍小聪明,不占小便宜。有时他甚至有点儿刻板迂腐,他在子游手下当差多年,如果不是公务,他决计不会跑到子游的房间去。
得到了子游的推荐,后来子羽求学到孔子门下,想侍奉孔子。但是当他来到孔子面前时,孔老师却皱起了眉头。因为这个人长相实在是太丑陋了。所以孔子当时就想这个子羽同学没什么大出息,不过人家既然求上门来了,就让他跟着学吧!但孔老师又觉得整天看着这么个丑八怪,心里难免不爽,就免了让他随在身边侍候的工作。就这样,澹台灭明因为样貌丑的原因,最终失去了在身边侍奉孔子以求教的机会,他在这里跟孔子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掌握了孔子学说的大义后就光荣结业了。
虽然子羽同学没有受到老师的重视,但是他回去以后却脚踏实地领悟实践孔子的学说,处事光明正大,不存偏私,宽谅别人无心的过失,却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是为了公事的话,从来不登公卿大夫之门。子羽一直游历长江一带,传授孔子的仁德思想,许多年轻人慕名而来,据传他去楚国讲学时,跟随他一起去的弟子超过了三百人。孔子听说后,不由感慨地说:“我当时以貌取人,真是失之子羽啊。”
成语寓意
周朝实行井田制,一块田划井字分为九块,中间那一块是公田,收成归国家所有,周围的八块是私田,收成归个人所有。井田以外的叫路,以内的叫径。按周礼,人可以在路上行走,但是不能随便走进别人井田里的小径,因为这是属于个人的领地,穿行于小径的行为是不合礼的。朱熹曾注释,“不由径,则动必以正,而无见小欲速之意可知。非公事不见邑宰,则其有以自守,而无枉己徇人之私可见矣。”意思就是从澹台灭明不抄小道、不放纵小私小欲,在这些小事上就可以体现出他做事定会正大光明,从不私下求见邑宰,避免徇私事情的发生,可以看出其严以律己的高尚品格。
“行不由径”虽然是生活中一个细节,却反映了澹台灭明“为人公正无私”的品质。成语告诉人们,如果人人都能像澹台灭明一样严守规矩,从“行不由径”之类的小事做起,个人虽然增加了一些麻烦,多走了几步路,但社会秩序得到了维护,大家得到了方便;反之,如果人人都图方便、走捷径、占便宜,那么社会就乱套了。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行不由径”指走路不抄小道。比喻为人正直,办事遵循正道。主谓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运用示例
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灾祸者,不可胜数也。”
唐·刘知几史通·断限》:“凡学者必先精此书,次览群籍。臂夫行不由径,非所闻焉。”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晋书·宗室传》:“晖生面庞厚,刚毅雄直,有器局,行不由径,临事多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01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