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莹白瓷
浙江省衢州市特产
衢州莹白瓷,浙江省衢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衢州莹白瓷,瓷质细腻、晶莹玉润、色调柔和含蓄、风格高雅精致,自成风格,品质独特:一是透明度高。无论置于阳光、灯光下,还是借助室内光,其通体呈现半透明状态;二是呈现“玉润”特质,略带微黄色。在有色瓷器中属于高白瓷产品,白度达到69.3%,质地光洁滋润,外观、质感俱佳,极具鉴赏和收藏价值;三是成型性能特殊。采用浮雕刻划的装饰手法,不上颜色,仅凭瓷胎本身颜色加以体现,使产品显得古朴、典雅和高贵;四是烧制曲线特异。经过保持1350℃以上的高温一次烧成,具有适应气温急剧变换的性能,在摄氏200℃至20℃水体中即时交换不开裂,轻叩时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
工艺特色
衢州莹白瓷属于工艺美术瓷,是传统手工制作的工艺品,除了原材料的特别要求外,其科学配方、制作工艺、装饰手法和烧成方法也影响着产品的独特品质。原料中微量铁和微量锆以及科学配方的结合使得衢州莹白瓷胎壁虽薄却能浮雕刻划也不会瘪塌。胎釉结合工艺使得产品透明度高、音质清脆。成瓷温度高,使得瓷制品热稳定性好,摄氏200℃高温试验,三次不开裂。特别是烧制工艺采用强氧化烧成(负压烧成),在烧成曲线(预热、氧化、成瓷、冷却)中,从氧化至成瓷一直保持强氧化气氛,因此炉窑的设计上与众不同,除了喷火口烟道之外,烟囱的高度是同体积窑炉的2.5倍以上,同历史上的龙窑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产地环境
据《婺州古瓷》一书记载,金衢盆地原始瓷出现得益于金衢盆地优越的地理环境,“金衢盆地内瓷土、石灰石、长石等制瓷资源丰富,埋藏又不深;丘陵地带多树木,燃料取之不尽;水路交通方便,气候温暖,具有优厚的自然条件”。碗窑村就是一个瓷土的海洋,虽然祖先取用了半个多世纪,但依然漫山遍野。
衢州莹白瓷主要原料是高岭土、瓷土、石英和长石。在这些原材料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瓷土(即粘土)。为确保衢州莹白瓷质量的同质性,关键性的原材料必须来自特定区域。高岭土主要来自湖南醴陵和广东金山。瓷土产自本地,即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紧邻碗窑村),蕴藏丰富。与景德镇瓷土(含钛)不同的是,余东村的瓷土含有微量的锆,而且含量适中。余东瓷土检测报告显示锆含量为1.76。釉的检测报告显示铁含量为0.39。微量铁和微量锆在高温烧制过程中混合反应,形成了特有的黄色。这种得天独厚的成份及烧成工艺决定了衢州莹白瓷特有的颜色(微黄)以及“鸟巢”般的骨架,使得衢州莹白瓷具有独特的品质。
历史渊源
衢州制瓷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衢州先祖就在丘陵地带建造窑炉,利用本地粘土烧制硬陶和印纹硬陶,应用石灰釉烧制泥釉黑陶。位于开化县城西北面11.3公里处的双溪口遗址,系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遗址中有石器和陶片。在使用瓷土和石灰釉烧制陶器的基础上,衢州的先祖在商代晚期就烧制出原始瓷,这一时期的原始瓷出现于江山市的肩头垄遗址和墓葬中。其特点是胎壁较厚,胎色灰白,胎质颗粒较粗。西周原始瓷主要出现于衢江区、龙游县、江山市等地,其装饰手法首次出现几何形纹饰。从龙游县出土的两汉时期的原始瓷看,这一时期的瓷器其造型、胎釉、工艺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衢州莹白瓷源自婺州窑的堆塑工艺。早在东汉及三国时期,婺州窑就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捏塑、贴粘、雕刻、镂空等技艺,在各种器物上展现人物、动物、亭楼等,逼真而生动,到了宋代出现了高浮雕,这时期以乳浊釉双龙梅瓶为代表的堆塑工艺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在装饰手法上衢州莹白瓷沿用了婺州窑的雕刻技艺,饰之以极具民族特色的浮雕、刻花工艺,与景德镇瓷器形成鲜明对比。在造型手法上,衢州莹白瓷力求巧雅、秀丽,给人以清新、神化之美感。
衢州莹白瓷起源于唐宋鼎盛一时的婺州窑。婺州窑瓷业生产在造型、胎釉、纹饰、工艺上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之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婺州窑系在我国陶瓷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衢州市龙游县的方坦窑群、衢州市柯城区的沟溪窑群、衢州市衢江区的全旺窑群、衢州江山市达河乡的碗窑村窑址群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孔氏一族南迁,定居衢州后,朝廷不断供应上等瓷器为孔氏南宗所用,同时带来了北方制瓷的精湛工艺,从此兼容南北制瓷工艺的衢州莹白瓷得以较快发展,至明代永乐年间已自成一体。由于衢州莹白瓷制作工艺独特,配方、工艺保密甚严,几乎没有发现文字记载,民间做法一般是父传子承,终因朝代兴衰,战乱纷起,使得衢州莹白瓷断代失传。
明代中期,由于生产量大,村里村边的瓷土逐渐耗尽,在世代制瓷的上叶村部分工匠移居到距离上叶村十多公里的瓷土富藏地,开始创业。由于人们移居这里的目的就是搭窑制瓷,明、清以后形成了陶瓷生产专业村落,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碗窑村因此得名。
民国时期,碗窑村五大姓氏就形成了家族型生产互助组织,分工合理,协作有序。这种生产方式在解放后被改组为一个大合作社,成为集体经济主要部分。该合作社直至1972年才完全停产。
解放初期,为了保障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1958年衢县在土碗合作社基础上,组建了衢县化工陶瓷厂。1962年开始规模化生产日用陶瓷,1966年改成衢县瓷厂,生产日用陶瓷和低压电瓷。
1980年,衢县瓷厂成功研制出被誉为薄如锦、洁如玉、滑如脂、明如莹的莹白瓷。然而因为莹白瓷因成品率过低,每一窑只有10%左右,1987年莹白瓷停产。
生产情况
2008年,衢州莹白瓷大小企业作坊30余家,产值近亿元。
产品荣誉
衢州莹白瓷曾12次获国家部级奖励,19次获省、厅级奖励,并被北京故宫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收藏,并作为珍品赠送外国贵宾。
1981年,衢州莹白瓷获轻工业部“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2年,衢州莹白瓷获文化部“重大科技成果奖”。
2008年,衢州莹白瓷被列入浙江省重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扶持项目。
2009年,“衢州白瓷制作技艺”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被衢州市政府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申报项目。
2010年07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衢州莹白瓷”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衢州莹白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常山县、开化县、江山市等6个区、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类
雕塑类白瓷、日用类白瓷。
(二)原料生产
1.原料组成:高岭土、瓷石、长石、石英等,主要特点是含Fe2O3、TiO2等。化学组成范围见下表:
2.原料加工:软质料经碓打、淘洗;硬质料经粉碎,然后再经球磨、过筛、除铁、陈腐,制成坯泥。坯泥细度过250目筛余量小于0.5%,可塑性指标大于2.5。
(三)成型工艺
1.雕塑类:采用手工成型、注浆成型、滚压成型等。
2.日用类:根据不同产品器型,分别选用手工成型、机械成型、注浆成型等。
(四)施釉
1.雕塑类:釉瓷产品选用浸釉、浇釉、喷釉、涂釉等施釉方法,釉层厚薄得当。
2.日用类:根据不同产品器型,分别选用荡釉、浸釉、浇釉、喷釉等施釉方法,釉层厚薄均匀。
(五)烧成
1.一次烧成:1300℃至1400℃高温烧成。
2.二次烧成:800℃至900℃低温素烧;1300℃至1400℃高温釉烧。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征:洁如玉,滑如脂,明如莹。瓷质细腻,釉面柔和,透亮皎洁,似象牙,又似羊脂白玉。
2.理化指标:
(1)吸水率:≤0.5%。
(2)热稳定性:日用瓷器从180℃至20℃热交换一次不裂。
(3)白度:≥69.3。
(4)显微结构:石英晶体含量7%至15%,莫来石含量20%至30%,玻璃相含量55%至65%。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衢州莹白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衢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衢州莹白瓷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指定。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7:32
目录
概述
产品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