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林鸮(学名:Strix leptogrammica)是鸱鸮科、林鸮属鸟类。体长55厘米,体重800-1100克。中型
猛禽,头部为圆形,没有耳簇羽,面盘显著,呈棕褐色或棕白色,眼圈为黑色,有白色或棕白色的眉纹。头顶为纯褐色、没有点斑或横斑,通体为栗褐色,在肩部、翅膀和尾上覆羽有白色的横斑。喉部为白色,其余下体为皮黄色,具细密的褐色横斑。虹膜深褐色;嘴角褐色,尖端角黄色,趾裸露部分及趾底橙黄色,爪尖黄色,尖端较暗。
形态特征
褐林鸮是中型
猛禽,头部为圆形,没有耳簇羽,面盘显著,呈棕褐色或棕白色,眼圈为黑色,有白色或棕白色的眉纹。头顶为纯褐色、没有点斑或横斑,通体为栗褐色,在肩部、翅膀和尾上覆羽有白色的横斑。喉部为白色,其余下体为皮黄色,具细密的褐色横斑。
虹膜深褐色;嘴角褐色,尖端角黄色,趾裸露部分及趾底橙黄色,爪尖黄色,尖端较暗。
大小量度:体重♂750-818克,♀710-1000克;体长♂460-503毫米,♀500-550毫米;嘴峰♂43-46毫米,♀40-46毫米;翅♂358-400毫米,♀370-407毫米;尾♂202-235毫米,♀231-254毫米;跗蹠♂65毫米,♀68毫米。(注:♂雄性;♀雌性)
(注:图片选自 flickriver 网站)
栖息环境
栖息于山地
森林、热带森林沿岸地区、平原和低山地区。在巽他群岛,它们占据着原始的低地森林。生活在海平面至500米之间的海拔地区。是亚热带山区森林留鸟。经常出没于沿海地区茂密的热带森林。
生活习性
行为
夜行性鸮鸟,常成对或单独活动,白天多躲藏在茂密的森林中,一动不动地、直立地栖息在靠近树干而又有浓密枝叶的粗枝上,黄昏和晚上才出来活动和猎食,有时在阴暗的白天和树林深处亦出来活动。性机警而胆怯,稍有声响,即迅速飞离。白天遭扰时体羽缩紧如一段朽木,眼半睁以观动静。
它们整天隐藏在树叶的阴影下,通常选择高大的树木。如果有入侵者来访,它们会尽量不被发现。为了做到这一点,它们采取不动和伫立的方式,试图像一根木桩一样,同时继续通过半闭的眼睛观察来访者。如果这种策略失败,它们就会决定离开藏身之处,然后飞走,熟练地在树干之间导航飞行。
声音
黄昏出来捕食前配偶相互以叫声相约。会发出各种各样的类似号啕大哭、震颤、尖叫声和窃笑声。当夜晚被月光照亮时,褐林鸮的叫声尤其明显。它们先是发出一个简单的叫声,后面跟着一个振动音符:“who whoowwwwwhooh”。第一个音符仅持续零点几秒。整个句子不到一秒,在相当长的停顿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复一遍。声调还包括各种刺耳的哭声和低沉的小笑声,声音既奇怪又神秘,还有喙的咔哒声。此外,这种猫头鹰在激动或兴奋时会发出大量的声音,特别是短的“哈哈哈哈”和“哇哇”的叫声。在繁殖季节,它们相当吵闹。幼鸟们会发出“eeeerrrr”的声间来乞求食物。
食性
主要以啮齿类为食,也吃小鸟、蛙、小型兽类和昆虫,偶尔在水中捕食鱼类。捕食方式主要是等候在树枝头,当猎物出现时,突然扑向猎物的偷袭方式。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
繁殖方式
在印度南部,繁殖季节为1-3月。在苏门答腊岛海岸附近的勿里洞岛,繁殖期要稍晚一些的地方,在6月中旬左右就观察到幼鸟尚未完成生长。巢位于天然空洞中或树叉的空洞中。巢穴也可能被安置在悬崖立面内的一个小架子上。通常每窝产卵2枚,偶尔1枚。卵的大小为49-58毫米×41-49毫米。孵化期、离巢期和照顾雏鸟等信息不详。亲鸟在孵卵和育雏期间护巢性极强,而且极其凶猛,常常猛烈的向入侵者袭击。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10月1日——无危(LC)。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褐林鸮的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据报道,该物种在其大部分分布范围内并不常见(del Hoyo等人,1999年),而全球种群规模估计为中国少于约10对繁殖对,中国台湾少于约10,000对繁殖对(Brazil 2009年)。
趋势解释:由于栖息地持续遭到破坏,该物种种群可能正在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