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燕鹱(学名:Bulweria bulwerii)是鹱科、燕鹱属一种小型鸥状海鸟,体长可达30厘米。外形像一只巨大的海燕带着长长的翅和长长的尾,全身黑褐色,下体较淡;嘴黑色;尾长而窄;呈楔形。翼上有一条淡色带,和黑色的飞羽呈明显对比,即使远距离飞翔时仍然可见。另外飞翔时两翅朝前弯,头稍朝下低垂,尾常呈扇形短暂的散开。
形态特征
褐燕鹱体长260-290毫米;翼展68-73毫米;嘴长22-23毫米;尾长105-119毫米;跗蹠27-29毫米。是一种活跃的小型海鸟,外形似
海燕。体型较小,全身羽毛为黑色,翅膀狭长,向前弯曲;尾长而窄,呈楔形;嘴粗短;鼻管亦短,位于嘴峰基部;成体整个上体呈煤烟色、棕色至黑褐色;头部有时颜色较深,下颏略显苍白,大翅和中羽覆羽上有浅色带,在上半翅上形成明显的浅色条纹。当羽毛被磨损时,后者几乎看不见。下体较淡,多为棕黑褐色;翼下覆羽和
腋羽亦为黑褐色。尾巴相对尖。当它移动时,它会在海面上低空飞行,掠过波浪。
虹膜黑褐色,鼻管蓝色,管状鼻孔,与大多数鹱科动物一样,可以将摄入的海水中的盐分排出。喙黑色,短且相对宽,嘴角粉红色,缀有蓝色;脚内侧粉红灰色,外侧黑色,蹼黑色。
幼鸟与成鸟非常相似,但翅膀下方的次级覆羽边缘呈银灰色,形成明显的浅色条。头有点高,有点像飞翔时的
鸽子。
栖息环境
褐燕鹱是温带
海洋鸟类,是生活在海面高度中上层的物种,除繁殖期外均在海上活动。繁殖期则栖息在沿海海岸和海中小岛及其附近海面。多栖息于峭壁上及山麓石屑堆以至沙滩。占据着各种各样的贫瘠栖息地,这些栖息地由悬崖、巨石、碎石以及沙滩组成。
生活习性
褐燕鹱一年中地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距离海岸和大陆很远的地方,除非在繁殖期间才会聚集成群。多为
留鸟,少数在非繁殖期常向南北海区游荡。喜集群,常成群活动,平常甚活跃,长时间地在海上飞翔,飞翔时两翅朝前弯,头稍朝下低垂,尾常呈扇形短暂的散开。飞行较海燕更强劲有力,常慌乱振羽往下猛扑及高高在上作环形盘旋。
在温和的天气下,褐燕鹱会在海浪上方非常低的高度呈之字形飞行。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会交替进行短暂的滑行和几次翅膀拍打。在暴风雨时期或强风期间,它们滑翔的次数较多,拍动翅膀的频率较少。卫星追踪显示,从
加那利群岛向南迁徙的鸟类在四天内飞行了1200多千米,这明显少于
黑鹱的行程。
主要以小鱼和鱿鱼为食,也以少量甲壳类动物和盐类动物为食。在夏威夷,猎物分布如下:鱼类71%,鱿鱼22%,甲壳类4%,其余3%。在
亚速尔群岛,饮食几乎相似,捕获猎物是在潜入2-4米深的水中进行的。
分布范围
非繁殖地: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和东帝汶;
留鸟:佛得角、中国、法属圭亚那、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圣赫勒拿岛、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塞内加尔和中国台湾省;
游荡:澳大利亚、巴巴多斯、法国、印度、爱尔兰、意大利、马尔代夫、荷兰、南非、斯里兰卡、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起源不确定(繁殖地):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起源不确定(季节性不确定):美属萨摩亚、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巴西、英属印度洋领地、柬埔寨、圣诞岛、科科斯(基林)群岛、库克群岛、科特迪瓦、多米尼克、厄瓜多尔、斐济、法属南部领地、冈比亚、瓜德罗普岛、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提尼克岛、毛里求斯、墨西哥、瑙鲁、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皮特凯恩、留尼汪岛、圣卢西亚、萨摩亚、塞舌尔、塞拉利昂、所罗门群岛、索马里、苏里南、泰国、托克劳、汤加、图瓦卢、越南、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撒哈拉沙漠西部。
繁殖方式
在大多数地点,繁殖期是4月和5月开始。雄性和雌性在产卵前进行一次迁徙,持续约28天。产卵高峰出现在5月底和6月期间。然而,佛得角的族群会在12月底抵达筑巢地。至于其他地区,马克萨斯群岛的繁殖地建设时间为8月,印度洋的繁殖地建设时间为12月,日本的繁殖地建设时间为9月。在朗德岛上,一年中的所有月份都可以进行繁殖。如果当年的资源不足,多达22%的成鸟有能力跳过繁殖年。褐燕鹱实行一雄一雌制,并建立持久的配偶关系。然而,在
马德拉岛,筑巢地点和交配保真度不如其他地区那么高,因此对育雏成功率的影响并不大。
褐燕鹱有时在被
暴风鹱遗弃的洞穴中、裂缝中、植物残骸下筑巢。在亚速尔群岛,洞穴深36厘米,彼此相距0.9米。每窝产一枚白色的卵,大小为40-47毫米x30-33毫米,平均43x31毫米,平均重22克。孵化时间为44或45天。
刚出生时,雏鸟的绒毛呈烟熏色或灰棕色,60天后长出羽毛,重量在90-110克之间。它们在59天时达到最大脂肪含量。雏鸟成活率各不相同,从63%到97%不等,但当雌雄双方有经验时,雏鸟成功率仍然很高。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褐燕鹱在2004年估计全球数量约为500,000-1,000,000只,其中包括:约100-10,000个繁殖对和约50-1,000只在中国迁徙的个体;在台湾迁徙数量小于约100对繁殖对和约1,000-10,000只个体,在日本迁徙约100-10,000个繁殖对和约50-1,000只个体(2009年)。欧洲种群数量估计为6,100对,相当于12,100只成年个体(Bird Life Inter national 2015年)。
趋势理由:在没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胁的证据的情况下,认为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欧洲数量趋势未知(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