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02年,成立陕西大学堂史地科。
1937年,成立西安临时大学地理系。
1992年,原地理系顺应学科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求,更名为城市与资源学系。
1996年,在原有环境地理和环境生态方向的基础上,吸收化学、化工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人员,建立了环境科学系。
2009年10月,成立城市与环境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4月,学院有本科专业6个,教学系5个。
本科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城乡规划
教学系:自然地理与资源系、经济地理与规划系、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城市规划系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4月,学院有教职工119人,其中专职教师97人,正高级职称27人,副高级职称41人,博士生导师24人;其中,国家级人才3人、省部级人才23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宁练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王宁练、宋进喜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王宁练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宋进喜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4月,学院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点1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地理学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理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区域经济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城市规划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环境工程
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点:地理学
教学建设
根据2023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陕西省精品课程2个,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陕西省教学实践平台4个。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国家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自然地理学方法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城乡规划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类)
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
陕西省教学实践平台: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资源环境与区域规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城市资源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23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国家生态站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研究中心1个、校级科研平台2个。
国家生态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陕西西安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省级研究中心:陕西省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校级科研平台:
西北大学地表系统与灾害研究院、西北大学陕西省情研究院
科研成果
根据2023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2016年以来,学院获批各类科研项目177项,合同金额9767.7万万。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课题)58项,资助额度3018万元;获批省部级、厅局级和横向课题119项,资助额度6749.7万元。
2020年度,学院实验室获得各级科研奖励14项,其中省部级奖励1项,厅局级奖励1项,国家级学会奖励3项,国际学会奖励2项,省级学会奖励5项,校级奖励2项。
文化传统
根据2023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曾举办主题演讲比赛、越野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流浪动物救助活动、地理知识竞赛、寺健步走活动、心理讲座等学生活动。
现任领导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