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乌头
毛茛科乌头属植物
西南乌头(学名:Aconitum episcopale Leveille)是毛茛科、乌头属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植物。根为多年生直根,块根倒圆锥形,茎缠绕,茎中部叶的叶片圆五角形,基部心形,中央全裂片渐尖,近羽状深裂,总状花序,苞片线形;花梗斜展,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线形,萼片蓝紫色,花瓣无毛,子房被淡黄色柔毛或无毛,种子三棱形,密生横膜翅;7-11月开花。
形态特征
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根为多年生直根,块根倒圆锥形,长约5厘米,粗约1.8厘米;茎缠绕,长,上部疏被伸展的或反曲的短柔毛,分枝;茎中部叶的叶片圆五角形,长达7.5厘米,宽达10厘米,基部心形,三裂达基部或至距基部约1.5毫米处,中央全裂片菱形或卵状菱形,渐尖,近羽状深裂,二回裂片3-4对,斜三角形或近线形,全缘或具1-3小裂片,两面疏被短柔毛或几无毛;叶柄与叶片近等长,被反曲的短柔毛或几无毛,无鞘;叶有时掌状分裂不达基部。
总状花序有4-8花;轴和花梗密被伸展的淡黄色微硬毛;苞片线形;花梗斜展,长1.5-3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线形,长3-8毫米,宽0.3-0.5毫米,密被伸展的短柔毛;萼片蓝紫色,外面疏被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或圆筒状盔形,高2-2.4厘米,自基部至喙长1.4-1.6厘米,下缘稍凹,外缘直或在下部稍缢缩,并与下缘形成短喙,侧萼片长1.2-1.4厘米;花瓣无毛,唇长约4.5毫米,距长约3毫米,向后弯曲;雄蕊无毛,花丝全缘或有2枚小齿;心皮(3-)5,子房被淡黄色柔毛或无毛;果蓇葖长1.1-1.4厘米;种子三棱形,长约2.5毫米,密生横膜翅。7-11月开花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生境海拔2400-3200米的山地。
近种区别
西南乌头(Aconitum episcopale Leveille)与黄草乌(Aconitum vilmorinianum Kom.)的区别:叶分裂程度较大,一回裂片近羽状深裂,末回小裂片狭卵形或披针状线形。叶有时掌状分裂不达基部。花序的毛贴伏。
繁殖方法
块根整播繁殖法:用野生或人工栽培的草乌块根播种,做种的块根单个重量以2-3克。根据多年的试验结果,播种块根以400-450个/千克为宜,每亩播种量以50-70千克左右,种块过大或过小产量都不理想。种块过大虽然收获时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减去播种量,其产量反而下降;种块过小虽然单位面积的播种量减少,但由于母体养份供应不足,幼苗细弱,长势差,产量低,经济效益也不好。块根过大,用种量增大,成本增高;过小,虽然用种量减少,成本低,但出苗生长差,经济效益不好,草乌块根的大小关系着产量的高低。
块根切芽繁殖法:在收挖后,用酒精或草木灰消毒后的刀具,将较大的草乌块根上部顶芽2-3厘米左右切下做种用,切口上洒上草木灰或用杀菌剂表面消毒,晾干表面待下种用。切除的块根下部做商品加工。试验证明,对产量无明显影响。
腋芽果繁殖法:通常采用撒播,以400个/平方米为宜,播后覆土3厘米左右,播种后90-120天即可移栽,移栽时苗高15-20厘米。
栽培技术
苗期管理:播种后土表需覆盖遮阴物,出苗前一定要保证土壤湿润,避免出苗时的阳光灼伤,出苗15-20天需浇稀淡肥料提高苗的生长速度和抗性,逐步剔除地表覆盖物,当苗出齐后每隔一段时间追施一次肥料,施肥的原则是少量多次。
播种与施肥:每亩以14814-22222株为宜。具体方法是:每墒墒宽1.2m,每行8塘,株行距15×20厘米,过密或过稀都会影响产量。一律采用开沟条播,沟深视种块大小而定,按块根大小分开播种。依据先播种后盖土的原则,每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千克,磷肥40-50千克,硫酸钾20K克,均匀施于墒面,浅锄,做到土肥融和。然后再盖上一层2-3厘米厚的细土,盖土过深影响出苗率。
追肥:幼苗有6-8片叶子时,第一次追施充分腐熟的厩粪水或人粪尿,具体方法是:先把优质的羊、猪粪泡成的粪水或人粪尿,以50千克水兑8-10千克粪水或兑尿素0.8千克施用。为促使茎叶快速生长,施用的原则是:浓度要稀,次数要多,施用量要大,使施肥的同时还可以保墒。第二次追肥应在植株生长至1m左右,开花前20天进行,此时块根已进入生长膨大的关键时期,每亩用2‰尿素,1.5‰的磷酸二氢钾兑水浇施于植株的根部。开花结子期用2‰尿素,1.5‰磷酸二氢钾兑水浇施,做到每平方米浇施肥液2-3K克。
灌溉:黄草乌怕旱又怕涝,不同季节,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有不同要求。播种后出苗困难的,要合理灌水才能保证苗齐苗壮,出苗以后,整个生长发育期都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过干或过湿都会使草乌生长不良。草乌生长前期正处于干旱季节,特别是在春旱严重地区,为了保证草乌生长发育,应适时灌溉,但不能渗灌;夏季应注意排涝,土壤相对含水量70%左右较合适,这样才能保证稳产、高产。
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前,应将墒面上大的土块抓入沟内,用锄头打碎,然后把沟内的泥土完全提到墒面上。“雨水”节令前后,幼苗全部出土,如发现病株,应拔出烧毁,利用预备苗带土移栽,时间宜早不宜迟。草乌属深根作物,中耕时要根据黄草乌的根系生长的情况、范围、变化掌握先深耕后浅耕,远深耕、近浅耕的方法。搭架前培土,促进不定根生长。
雨水落地以后,杂草易于生长,应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地无杂草,沟无积水。开花前结合施肥中耕1次,使块根在短期内迅速发育膨大。黄草乌属藤蔓形植物,为了高产,必须进行搭架。
封顶打杈:除需要留种子以外,为了抑制草乌地上部分徒长,让养份集中于地下块根发育膨大,一律实行封顶打杈以提高产量。其具体方法是:一般在植株现花蕾时开始打尖,最迟在开花时必须打尖,一般每株留叶25-30个,打尖15-20厘米,经过打尖后的植株,叶腋又会长出腋芽消耗养份,应随时摘除,但摘芽时不要伤害老叶,以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如藤蔓上长出腋芽果也应摘除。一般要进行2次打尖和摘芽,以免影响块根的生长发育。总之应做到地无乌花,株无腋芽。
收获贮藏:
病虫防治
黄草乌的病害、虫害很少。发现的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和根腐病。在药物选择上应确保生产的药材原料无污染,农药残留保证在十分安全的范围内,严格按照GAP要求标准用药,同时积极开展生物防治,推广有机肥,提倡生物性农药及低毒易降解农药,注意保护生态及生物圈。
霜霉病
苗期危害较为普遍,植株发病时,以叶片背面有一层霜霉层为主要特征。霉层初为白色,后变为灰黑色,致使叶片枯黄而死。一般常见于晚秋低温多雨、多湿时,发病迅速而严重,造成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苗期及时拔出病株烧毁,病窝用石灰消毒后补苗,可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喷施预防,初发病时可用50%的多菌灵,有效浓度1‰兑水浇施或者用有效浓度1‰的雷多米尔兑水浇施,25%的瑞毒霉,有效浓度1‰兑水浇施,50%的甲基托布津有效浓度2‰兑水浇施进行防治。
白粉病
植株叶片受害时,初期出现圆形白色绒状霉斑,使叶片布满一层象白面状的霉层。此霉层为病原菌的菌丝或分生孢子,霉层中的小黑点为病菌的子囊壳,破裂后散出子囊孢子危害植株。此病常在高温干燥季节或施氮肥过量,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的环境发生。
防治方法:发病前,用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发病后,用25%粉锈宁和50%的甲基托布津等,按有效浓度1.5-2‰喷施防治。
根腐病
主要与温、湿度、土壤、病原物有关。由于高温、高湿引起须根支根腐烂,逐步感染主根,导致全株死亡,发现时应及时连根挖塘清除。
防治方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选择75%多硫600倍液灌根或50%甲托500倍液浇灌,特别是发病初期效果较好。
地老虎
地老虎危害块根。
防治方法:一是用毒饵诱杀;二是早晨或下雨后人工捕杀;三是用敌杀死,有效浓度0.3‰液喷施塘,效果最好。
主要价值
块根供药用,可解草乌中毒(云南鹤庆)。从块根中提出的紫草乌碱有较好的局部麻醉作用(药学学报,5卷1期,1957年)。
参考资料
西南乌头.植物智.
个旧野生黄草乌无公害人工栽培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西南乌头.图片检索 | 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12 14:4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