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区
2015年,国务院批复(国函【2015】135号)同意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之后,国务院批复的第9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意味着西安高新区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可以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
国家批准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根据批复,国务院同意西安高新区享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同时,结合自身特点,西安高新区在税收减免、股权分红、激励等多个层面给予支持。在科技成果转移与转化、科技金融、军民融合、统筹科技资源、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人才聚集、土地集约利用、产城融合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国务院同意将西安高新区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统筹指导,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陕西省人民政府要结合各自职能,在重大项目安排、政策先行先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共同开创西安高新区发展新局面。
部署要求
当前,按照陕西省、西安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西安高新区正在制定“十三五”经济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了“1235”发展战略,即围绕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明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创新中心和“一带一路”创新之都的战略定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国际化提升和产城融合三大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主导产业跃升、高端人才跨越、国际化水平提升和环境承载能力改善五大工程,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努力实现在全国从跟踪、并行到领跑的跨越,推动西安高新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根据批复,下一步西安高新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西安创新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把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的引领区、创新创业的生态区、军民融合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模范区。
社会意义
这是继陕西省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省份,西安获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后,在陕西省、西安市落地的又一个国家战略。
西安高新区创新发展有了顶层定位,即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成为我国创新驱动的引领区、创新创业的生态区、军民融合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模范区。
西安高新区之所以能从上百家国家级高新区中脱颖而出,是因为西安高新区有强大的创新资源与基础,有强大的统筹科技资源能力,并已形成创新文化,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赋予西安高新区在科技成果转移与转化、科技金融、军民融合、统筹科技资源、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人才聚集、土地集约利用、产城融合等方面先行先试。
前8个国家创新示范区为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苏南、长株潭、天津滨海、成都。
建设动员
2015年12月15日,国家科技部、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在西安召开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动员大会,会上明确指出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旨在进一步探索具有时代特征、陕西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和“向西开放”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西安自创区实现全口径营业收入2.5万亿元。
——率先形成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创新创业激励和响应机制逐步健全,创业人才高度流动、创业资本高度聚集、创业活动高度活跃。
——率先形成一流的产业发展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到50%以上,形成2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成为我国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策源地。
——率先形成一流的开放发展水平,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引领“一带一路”创新发展,集聚辐射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显著提升,聚集世界500强企业200家,实现进出口总额3000亿元人民币。
——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数达到5万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超过100家;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6%以上。
——率先形成一流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科技成果转移与转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科技金融结合、军民融合、人才聚集、产城融合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到2025年,西安自创区实现全口径营业收入5万亿元,成为全国一流的创新中心、引领“一带一路”的创新之都、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
顶层定位
西安高新区要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的生态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
定位解读
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抢占先进制造业制高点;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设立全产业链条;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持西安自创区实施2025先进制造攀登计划。发展创新型服务业;支持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引导龙头企业开展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
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培育创新创业生态,在西安自创区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大力开展“双创”活动等。推动多层次人才创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建设科技金融中心。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新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支持在西安自创区开展国防专利解密与权益归属试点。强化军地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建设西安市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国防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市场化进程。
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充分发挥西安自创区作为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核心区和陕西创新型省份先行先试区的作用,辐射带动关中区域创新示范带发展。引领“一带一路”创新发展。大力开展全球链接,鼓励西安自创区与世界级创业团队、资本、技术的双向流动。打造辐射全球的创新服务网络等。支持建设“人才特区”。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综合服务平台。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06 08:17
目录
概述
国家批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