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斯大厦
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大厦
威利斯大厦(Willis Tower)是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一幢摩天大楼,又译韦莱大厦,原名西尔斯大楼(Sears Tower),在1974年建成,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现名威利斯大厦)从1974至1998年享有世界最高大厦的称号,但近几十年来,高楼记录已被打破。
建筑历程
大厦在1974年落成,超越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大楼。落成至2009年7月16日前命名为“西尔斯大楼”(Sears Tower)。2009年7月16日正式更名为“威利斯大厦”。
建筑设计
韦莱集团大厦是由建筑师布鲁斯·格雷厄姆(Bruce Graham)和结构工程师法兹勒汗(Fazlur Khan)所设计。由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大厦结构工程师是1929年出生于达卡的美籍建筑师F.卡恩。他为解决像西尔斯大厦这样的高层建筑的关键性抗风结构问题,提出了束筒结构体系的概念并付诸实践。整幢大厦被当作一个悬挑束筒空间结构,离地面越远剪力越小,大厦顶部由风压引起的振动也明显减轻。顶部设计风压为305千克力/平方米,设计允许位移(振动时允许产生的振幅)为建筑总高度的1/500,即900毫米,建成后最大风速时实测位移为460毫米。所有的塔楼宽度相同,但高度不一。大厦外面的黑色环带巧妙地遮盖了服务性设施区。
大厦的造型有如9个高低不一的方形空心筒子集束在一起,挺拔利索,简洁稳定。不同方向的立面形态各不相同,突破了一般高层建筑呆板对称的造型手法。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创新相结合的成果。
大厦采用由钢框架构成的成束筒结构体系,外部用黑铝和镀层玻璃幕墙围护。其外形的特点是逐渐上收的,即1~50层为9个宽度为23.86米的方形筒组成的正方形平面;51~66层截去一对对角方筒单元;67~90层再截去另一对对角方筒单元,形成十字形;91~110层由两个方筒单元直升到顶。这样,既可减小风压,又取得外部造型的变化效果。西尔斯大厦顶部的设计风压为3千帕,容许位移为建筑物高度的1/500,即90厘米,建成后在最大风速下的实测位移为46厘米。
建筑数据
总高度:442.3米,加上天线高527.3米,地上108层,地下3层,共有111层,建筑面积为416000平方米。
西尔斯大厦用钢材76000吨,即1.62公斤/平方米。每平方米用钢量比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帝国大厦降低20%,仅相当于采用5跨框架结构的50%。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是高层建筑抗风结构设计的明显进展。
安全设备
防火设施
大厦内有两个电梯转换厅,分设于第33层和第66层,有五个机械设备层。大厦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在房间内和各种管井、管道内普遍装设烟感器报警器电子控制的消防中心的消防系统。楼内的自动喷水装置在火警发生时可将水自动喷洒于任何地点。位于大厦不同高度上的屋顶平台在火警时可用于安全疏散。大厦中安装了102部电梯。一组电梯分区段停靠,从底层有高速电梯分别直达第33层和66层,再换乘区段电梯至各层;另一组从底层至顶层每层都可停靠。
防恐措施
在“9·11”事件发生以前,“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曾把西尔斯大厦列为继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之后的下一个恐怖袭击目标。落网的“基地”组织骨干哈立德·穆罕默德在接受审讯时也承认,他和他的侄子拉姆齐·优素福曾通过翻看年鉴类资料来找出“美国经济奇迹的象征”,然后将它们作为打击目标。10年前,他们曾按这种思路策划了世贸中心地下停车场爆炸案。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已经投资约650万美元加强西尔斯大厦的安全措施,其中包括:为大楼安装了更多的数码相机;任何人进入大楼必须持安全卡;警力增加;改善了大楼内部与政府部门及外界的通信联系等
旅游信息
门票价格:$21
开放时间:8:00am-22:00pm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9 15:14
目录
概述
建筑历程
建筑设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