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没,汉语词汇,读作“”fù mò,原指船只倾覆而沉没水中;又指陷落、沦陷;
覆灭;全部被消灭。
《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日忘一日,以至覆没,大兵一放,
玉石俱碎。
晋
陈寿《
三国志·
魏志·
杜畿传》:“故尚书仆射 杜畿 ,于 孟津 试船,遂致覆没。”
明
冯梦龙《
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又有人
传信道:是随 赵指挥 粮船上京,被 黄河 水决,已覆没矣。”
杜鹏程 《
保卫延安》第一章:“有几只小木船……有时候被大漩涡卷起来急速地打转转,像是转眼就要覆没了。”
2. 陷落;沦陷。
唐
独孤及 《唐故右金吾卫将军河南阎公墓志铭序》:“ 天宝 十五载,二京覆没,公为虏所获。”
清
吴伟业 《观蜀鹃啼剧有感序》:“甫自 滇 而入 蜀 ,北都覆没,西土沦亡,身殉封疆,家罹锋镝。”
3. 覆灭;全部被消灭。
宋
司马光 《论召陕西边臣札子》:“ 谔 等乃欲复为前日所为,臣见其无复绥州之功,而必有大败覆没之事。”
明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戊(庚)午,辽师覆没,饷苦点金,公(
袁可立)即
捐资五百两,以为一州倡。”
刘伯承 《回顾
长征》:“要是仍旧采用正面直顶的笨战法,和优势的敌人打硬仗,显然就有覆没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