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异思迁
汉语成语
见异思迁(拼音:jiàn yì sī qiā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管子·小匡》。
成语出处
桓公曰:“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奈何?”
管子对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今夫士群萃而州处,闲燕则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长者言爱,幼者言弟”。旦昔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管子·小匡》)
“见异物而迁”后来演化为成语“见异思迁”。
成语故事
管仲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被誉为“春秋第一相”。齐国国君齐桓公即位后,听从管仲好友鲍叔牙的举荐,诚心拜管仲为国相。
齐桓公以重礼将管仲接来,迫不及待地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他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管仲都耐心地解答了。最后,齐桓公问起怎么才能让人民生活安定,管仲说:“要划定好人民的住处,给他们安排好职业。士、农、工、商这四种身份的人,不能安排他们住在一起,否则就会混乱,无法各司其职。所以圣明的君主都会让士人住在清净的地方,让农民住在乡间田野,让工匠住在城市里面,让商人住在市场附近。”
管仲又进一步解释说:“让士人住在清净的地方,他们就能专心研究学问,不会被纷扰的俗事干扰;让农民住在乡间田野,他们就能根据四时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不会养成懒惰的习惯;让工匠住在城市里面,他们就能比较和了解工艺的水平,不会故步自封;让商人住在市场附近,他们就能根据人们的实际需要来做买卖,不会投机取巧。只要每个行业的人都安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因为见到别的事情而放弃自己熟知和掌握的行业,社会不就稳定了吗?”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连连点头称是。后来,齐国在齐桓公和管仲的共同治理下,果然越来越强大。国家更加繁荣昌盛,百姓安定团结,军队兵强马壮,到处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成语寓意
“见异思迁”的典故本是与古代士农工商的阶层有关,也代表一种管理国家的思想和方案。士、农、工、商这四种身份的人,是国家的基石,不可以使他们杂处在一起;杂处,就容易引起混乱,人们就会不专本业而见异思迁。在现代看来,不过是寥寥数语,而在当时却是一项了不起的改革。
该成语尽管源于齐国的政治改革,但是对于今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依然具有警示意义。见异思迁的现象在当代学子中不同程度地都存在着,而且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其或者表现为在实现目标中的游离不定、前功尽弃,或者表现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自暴自弃,或者表现为在创新活动中的缺乏毅力,或者表现为实际学习和工作中的虎头蛇尾,或者表现为在交友和恋爱中的急功近利、三心二意等等。而这些都会导致人们难以从一而终。宋代大诗人苏轼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见异思迁,三心二意。在追梦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忠贞专一,一心一意,惟其如此,志向才能坚定,也才能够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
成语运用
“见异思迁”原意指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主意,后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七回:“因此满胸抑郁,终不免宗旨不定。见异思迁,是个自然的道理。”
清·李伯元《文明小史》:“怕的是他们小孩子们,见异思迁,我这个馆地就坐不成了。”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黎汝清《冬蕾》:“他也知道,方芳并不是那种见异思迁的轻浮的姑娘,要夺取她的心,那是要花大力气的!”
老舍《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这可并不是说我们应当见异思迁,看到哪门发财就换到哪门去。”
成语辨析
见异思迁—三心二意
“见异思迁”与“三心二意”都有不专心的意思,但有区别:“见异思迁”强调的是意志力不坚定,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三心二意”强调的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
参考资料
见异思迁.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3 08:30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