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脱石主要是由喷发的
火成岩经
海解作用蚀变成的。斑脱石是一种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的
黏土岩,质纯的斑脱石罕见,一般都含有不等量的杂质,如
石英、
长石、
云母、
沸石等,其纯度因产地而有所差异。
概念
斑脱石又称
膨土岩或
膨润土,是指一类以
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
粘土矿物。人们常说的斑脱石,实际上就是指蒙脱石,
蒙脱石属
层状硅酸盐类矿物,具有阳离子交换性能。在粘土矿物中,以蒙脱石类的矿物种属最多,成分变化也最复杂,而且有许多过渡型的矿物,但它们的
晶体结构基本相同。
形成过程
斑脱石的形成过程,一般认为是火山喷发物质(
玻屑和
灰岩)经脱玻和
水解、蒙脱石结晶化而成矿,天然出产的斑脱石并不是纯蒙脱石,还含有其他粘土矿物和少量非粘土矿物。斑脱石中所含的粘土矿物有
伊利石、
绿泥石和
高岭土等,它们可能与斑脱石混合在一起,也可能与蒙脱石一起构成有规则和无规则的夹层。斑脱石中含有的非粘土矿物,如
石英、
方英石、
长石和
方解石等是斑脱石矿(膨润土矿)的有害成分,在将斑脱石加工成各种工业产品时,首先应将斑脱石矿物中所含有的非粘土矿物除去。
在天然出产的斑脱石矿物中还含有水溶性盐类,如钾、钠、钙、镁的碳酸盐、
硫酸盐、
硝酸盐和
氧化物,在研究蒙脱石的阳离子交换反应和胶体性质时,必须考虑它们的影响。
性质
从矿山开采的斑脱石矿石,一般含有30%-40%的水分,外观呈蜡状或脂状,光泽滑腻,结构致密,颜色多种多样,以白色、黄绿色和粉红色比较常见。斑脱石吸水膨胀和脱水干缩是其重要的特点,但胀缩的程度,不同产地出产的斑脱石差别很大。
斑脱石的组成及性质与斑脱石成矿的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地质研究表明,斑脱石是
火山玻璃在碱性水作用下的蚀变产物,其过程可以用下式表示:
火山玻璃+水→蒙脱石+
沸石+
氧化硅+溶液中的金属离子
根据
火山玻璃演变成蒙脱石的条件,可以将斑脱石矿床分为三种类型:
⑴海相层状斑脱石矿床
海相层状斑脱石矿床的特点是矿床稳定,延伸广,贮量大。世界上主要斑脱石土矿,即膨润土矿,如美国的怀俄明膨润土矿和中国的临安平山膨润土矿都属于这类矿床。这种矿床出产的斑脱石矿石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较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一般认为这类矿床的斑脱石是火山玻璃在岩浆热液作用下蚀变而成。矿体形态不规整,这类矿床分布比较广泛,其矿石品质及工业应用价值仅次于海相层状膨润土矿床出产的斑脱石矿石。
⑶大陆湖相斑脱石矿床地质
大陆湖相斑脱石矿床地质的特征大致与海相层状膨润土矿床相似,矿床呈层状产出且比较平缓。这一类膨润土矿床比较少见,品质虽然不及海相层状膨润土矿床出产的膨润土,但也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斑脱石矿床成因可分为两类:
火山灰沉积在海水中成矿;或是凝灰岩经热液作用而成矿。已知的斑脱石矿床,大多分布在
第三系到
侏罗系的岩层,在更老的岩层很少发现。斑脱石的性质也与形成的地质年代有关,较老岩层出产的斑脱石,其胶体分散性很差,不利于斑脱石矿石的加工。
价值
不同产地出产的斑脱石质量差别很大,即使同一矿床中不同的矿层出产的斑脱石的组成和性质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斑脱石的工业价值来自蒙脱石,因此了解和研究蒙脱石的结构及其特性,是了解斑脱石的性质和在工业上正确选择及应用斑脱石的关键。但并不是所有的斑脱石都具有工业应用价值,选择蒙脱石含量高、非粘土矿物含量低、阳离子交换容量高的
钠基膨润土作生产有机斑脱石的原料,是
选矿的重要指标。
斑脱石除可开采贮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以外,还应对斑脱石矿样进行较全面的矿物学性质评价,包括蒙脱石及非粘土矿物含量测定、
X射线衍射分析、
差热分析、可交换性阳离子类型及
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等。
产出地
由于斑脱石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诸如阳离子可交换性、
膨胀性、
粘结性、水分散性和
耐热性等,因而在工业和农业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世界出产斑脱石的主要国家有美国、中国、意大利、希腊、匈牙利、巴西、日本、西班牙、俄罗斯、墨西哥和罗马尼亚等。
斑脱石资源分布很广,基本上世界各地都有出产,如美国的怀俄明斑脱石,意大利庞扎岛斑脱石,俄罗斯阿斯坎金斑脱石等均以斑脱石矿石质量优良而著称。中国斑脱石资源分布极广,几乎各省都有出产,其中以辽宁黑山和法库斑脱石、吉林
九台斑脱石、浙江
临安和仇山膨润土、河北宣化斑脱石、河南信阳斑脱石、山东莱阳斑脱石、福建连城
膨润土、内蒙白云鄂博斑脱石、新疆托克逊和
石河子膨润土和安徽屯溪斑脱石等的品质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