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果碱蓬
苋科碱蓬属植物
角果碱蓬(Suaeda corniculata (C. A. Mey.) Bunge)是苋科、碱蓬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无毛。茎平卧、圆柱形,微弯曲,淡绿色,分枝细瘦,叶片条形,半圆柱状,劲直或茎下部的稍弯曲,先端微钝或急尖,无柄。团伞花序通常含花,于分枝上排列成穗状花序;花两性兼有雌性;花被顶基略扁,裂片大小不等,先端钝,花药细小,近圆形,黄白色,花丝短,稍外伸;花柱不明显。胞果扁,圆形,果皮与种子易脱离。种子横生或斜生,双凸镜形,种皮壳质,黑色,有光泽,8-9月开花结果。
植物学史
该种分布到青藏高原以后,体态上有些变化。如植株矮小,茎由基部分枝,平卧;叶变得短小,并近于扁平;但花部的特征仍然很稳定。苏联学者 Grubov等人均将这个地区的这类标本定为Suaeda olufsenii Pauls.。《中国植物志》编委们查对了Pauls.的原始记载,其基本特征与该种青藏地区的标本是相吻合的,因此,《中国植物志》编委们认为这个地区的标本应归并于该种,作为该种的变种。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无毛。茎平卧、外倾、或直立,圆柱形,微弯曲,淡绿色,具微条棱;分枝细瘦,斜升并稍弯曲。叶条形,半圆柱状,长1-2厘米,宽0.5-1毫米,劲直或茎下部的稍弯曲,先端微钝或急尖,基部稍缢缩,无柄。
团伞花序通常含3-6花,于分枝上排列成穗状花序;花两性兼有雌性;花被顶基略扁,5深裂,裂片大小不等,先端钝,果时背面向外延伸增厚呈不等大的角状突出;花药细小,近圆形,长0.15-0.2毫米,黄白色,花丝短,稍外伸;柱头2,花柱不明显。胞果扁,圆形,果皮与种子易脱离。种子横生或斜生,双凸镜形,直径1-1.5毫米,种皮壳质,黑色,有光泽,表面具清晰的蜂窝状点纹,周边微钝。
主要变种
西藏角果碱蓬(Suaeda corniculata var. olufsenii (Pauls.) G.L.Chu)植株矮小,茎自基部分枝,平卧;叶片近扁平,长3-12毫米,宽1.5-2毫米。分布于中国西藏,俄罗斯也有分布。生长在河滩、湖边沙地。
生长环境
角果碱蓬生长在盐碱土荒漠、湖边、河滩等处。典型盐生植物,是温带禾与杂类单草的盐生草甸中的伴生植物。例如在中国东北的西部、内蒙古东部星星草草甸,宁夏、甘肃、青海东部的马蔺草甸,芨芨草草甸中均有角果碱蓬:在中国北方沿海和内陆地渍化地区,常与翅碱蓬灰绿碱蓬阿拉善碱蓬为优势种,组成广泛生长在一年生多汁盐生植物群落。在中国东北西部的碱化草原上,有时可形成角果碱蓬纯群落。而在阿拉善高原、柴达木盆地、宁夏北部、甘肃河西走廊等地区,常出现在盐爪爪尖叶盐爪爪细枝盐爪爪、琵琶柴、黄花红砂蒿叶猪毛菜白刺黑果枸杞荒漠中,成为伴生植物。一般地讲,在从温带湿润的落叶阔叶林区、沿海以至内陆半干旱地区的盐渍化生境,均能广泛适应,但主要适宜草原地带的盐渍化土壤上;在更严酷的半荒漠地带,则被前述各种荒漠盐生灌木所替代。角果碱蓬适宜的土壤为沙质盐渍化草甸土或草甸盐土。在青海湖海拔2600-3200米的冲积一洪积平原上,土壤pH9.0,全盐含量22.74%,角果碱蓬无论在海滨、内陆平原、高原平原都有其生长,在青海昆仑山山前地带的山坡上,其生长环境上升到3900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西部、青海北部、新疆,也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及俄罗斯西伯利亚。
生长习性
角果碱蓬每年的4月出苗,8-9月开花,9-10月果实成熟。
主要价值
角果碱蓬为低等饲用植物,青鲜状态家畜一般不吃,羊、骆驼偶尔稍吃。秋季降霜后植株变为红色,适口性有所提高,骆驼和羊乐意吃,马、牛也吃,此时放牧骆驼、羊有利于抓膘。入冬后植株变黑色,除骆驼采食外其他家畜都不吃。除饲用外,种子含油,可供食用,制肥皂、油漆、油墨和涂料。植株含碳酸钾,可做多种化工原料。
角果碱蓬因为经常生长在盐渍化生境中,在元素化学成分含量类型方面属于富集钠、氯、硫的植物,其钠、氯、硫的含量分别为2.368-15.265%、5.26-24.565%和0.43-1.97%。
参考资料
角果碱蓬.中国自然标本馆.
角果碱蓬.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西藏角果碱蓬.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23 04:58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