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特殊设计的高透氧硬镜,通过机械压迫、镜片移动的按摩作用及泪液的液压作用,使角膜中央压平,达到暂时减低近视度数的作用。
发病原因
验配人员的技术问题或指导力度不够,或因自身对镜片护理和使用上的误解,不能做到定期接受规范的复查,镜片的使用不在有效的监控之下。任何一个环节把握的不严格,均有可能产生各种与
角膜塑形镜相关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多发生于眼表面。
病理生理
如果角膜需氧量降低到临界水平以下,角膜糖代谢则转为无氧酵解途径。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然后形成乳酸。乳酸不能迅速从角膜扩散出,因此有氧代谢降低的结果是乳酸在角膜中的蓄积,角膜酸化,角膜基质PH值降低。另外眼睑闭合使CO2堆积,PCO2增加,引起泪液和角膜基质酸化,泪液渗透压降低。
临床表现
疾病症状
眼干燥不适或轻度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痛,戴镜和裸眼视力下降,有少量分泌物;眼疼痛、有分泌物。
疾病危害
虽然某些常见的并发症发生时,通过及时的治疗可以不产生眼部严重后果,但是多种并发症的合并存在,轻者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戴用,干扰戴镜者的学习和生活,重者会造成严重不可逆的眼部病变,需要长期接受治疗。
检查诊断
裂隙灯检查。
符合
角膜塑形镜的人群:一般7岁以上,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有家长监护;角膜曲率范围在41.00D~45.50D为好,过大过小矫正困难 ;近视度数在-0.75~-6.00D左右,散光低于-1.750D,并为顺规散光,逆规散光效果一般差;特别推荐-4.00D以下的患者。需要很好的裸眼视力的低度近视患者。 理解角膜塑形镜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的并发症和矫治的局限性; 动机明确并有非常好的依从性;无角膜异常,如炎症、变性等,无眼睛其他疾病;持续近视进展的少年儿童。
1、对角膜塑形治疗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如不切实际地认为该方法能将近视治愈的患者;
2、期望值过高,与角膜塑形镜的实际作用效果不符合;
3、眼部疾患,如眼表面有疾病的患者,上皮细胞基质膜退化,内皮细胞退化,复发性上皮细胞点染和严重干眼的患者,感染、炎症眼病者等;
4、
屈光不正大于-6.00D,散光为逆规,散光度数大于-2.00不适合夜戴;
5、有明显眼内散光的患者,以及那些屈光不正中的球镜与柱镜比小于2的患者都需要谨慎考虑;
6、瞳孔大的患者,特别是夜间瞳孔较大者;
7、年纪小,自理能力差,个人卫生习惯差;
8、不能完成随访操作者,配戴和随访依从性不良者;
9、眼压超出正常范围。
疾病治疗
手术治疗
其它疗法
停戴、药物治疗、调整镜片、更换护理液。
疾病预后
通过及时的治疗可以不产生眼部严重后果,但是多种并发症的合并存在,轻者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戴用,干扰戴镜者的学习和生活,重者会造成严重不可逆的眼部病变,需要长期接受治疗。
疾病预防
在角膜塑形技术的应用中,镜片质量、验配质量、患者使用的正确性等均是不可分割的安全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安全问题。
并发症
角膜上皮损伤、镜下气泡与角膜微凹、无菌性角膜浸润、Ortho-K CL镜下异物侵入、镜片异变、结膜炎性反应、过敏反应。
细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阿米巴性角膜炎、病毒结膜炎等。
疗法沿革
20世纪60年代初就有报道,配戴接触镜特别是硬镜,会导致角膜的弯曲度的改变,产生2.50-6.0D的散光;第一代角膜塑形术就是基于以上的临床现象,Neilsen采用比角膜最平坦径线平坦0.20mm的硬镜,这样镜片中央与角膜接触,对角膜产生顶压作用,而使角膜变平坦;当时多采用
PMMA镜片,由于此种镜片透氧性能差,故不能长时间配戴、效果不显著。20世纪90年代初,角膜接触镜的材料的突破性进展,出现了透气性
硬性角膜接触镜,不仅具有良好的光学矫正特性,而且具有高透氧性,DK/L值可超过100,能使镜片较长时间配戴而不影响角膜的正常生理功能。1997年初,出现第三代
角膜塑形镜,其主要设计是角膜塑形镜基弧比角膜中央曲率平4-6D,旁中心弧比基弧陡,可有4-16D的差别,因此只需1-2副镜片,能迅速降低3-5D的近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1998年5月批准日戴型角膜塑形镜的临床应用。2004年12月3日批准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临床应用。
历史危害
1998-2001年期间,角膜塑形镜配戴者出现了不少并发症,配戴单位陷于医疗纠纷。2006年多名新加波儿童感染了
假单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