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觫,汉语词语,拼音是hú sù,意思是指恐惧得发抖,恐惧颤抖的样子。出自《
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该词在2015
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
复赛第六场上被选为全民焐热
冰封汉字。该词在山西方言里属常用词,均发
入声。
明
冯梦龙 《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二回:“公子宋随班行礼,全无觳觫伏罪之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 曾 觳觫哀啼,窜迹无路。”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一:“俘虏是一位青年人,三十岁左右,一眼看去,倒也并不怎么猛恶,反而有点觳觫的神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锦秋亭辨》:“人行其中,宛若画图,时见牧人簑笠御觳觫归村落间,邈然有 吴 越 间意。”
《韩非子·
初见秦》:“乃复悉士卒以攻 邯郸 ,不能拔也,弃甲负弩,战竦而却。”
《晋书·羊祜传》:“常以智力不可顿进,恩宠不可久谬,夙夜战悚,以荣为惧。”《
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遥见 四郎 ,戢毒栗立,惕伏战悚而拜。”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恐怖战悚之状,不可忍视。”
清
朱彝尊 《秋泾行寄吴秀才周瑾》诗:“吾今妻子返里闾,明年归乘觳觫车。”参见“ 觳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