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国枢,男,1949年生于
四川西昌,
汉族,老三届高中生。1969年赴四川会东县下乡插队,后任县
文化馆干部、副馆长。1974年9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1978年至1982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后到
经济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主任、高级记者、编委委员、副总编辑。2006年到
人民日报社工作,任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现已退休。
人物经历
1978年至1982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
1982年分配经济日报社工作,历任国内部记者,主任记者,主编;
1985年任经济日报社国内部主任,工交部主任,编委会委员,副总编辑;
2006年12月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
2010年3月,从岗位上退下。
社会兼职
第二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
新闻视角
关于写博客
一是练笔。写博非常随便,也很轻松,文字也就流畅自然。经常写博,手就不生,再给报纸写文章、写评论,那就快多了,也容易多了。
二是练脑。人的脑子,越用越活,写博必须动脑子,提炼你的观点,使你的想法往深里走,往精里走。所以,多写博客,你的脑子也就更加灵活,思想也更深刻,见解也更犀利。
三是沟通。人是群居动物,不沟通就会孤独寂寞,就会单调无聊。博客上了网,沟通无障碍。不但可以在海外版内部沟通,在人民日报社内部沟通,还能与过去的同事沟通,与远在家乡的老朋友沟通。
此外,
博客还可用作资料库。有些什么想法,随手记下,存放起来,以后使用,非常方便。所以,在报社,喜欢写博的人,越来越多。
第一,当今世界,媒体竞争非常激烈。尤其咱们搞报纸的人,特别担心被网络淘汰。依我看,无论网络如何发达,技术怎样先进,“渠道为王”也好,“技术为王”也罢,九九归一,还是得“内容为王”。因为,这渠道那技术是拿来干什么的呢?不还是要用来搭载内容吗?说到底,不也还是要靠内容去竞争,去取胜,去吸引受众,不还得是“内容为王”吗?
第二,既然“内容为王”,我们当记者编辑的,换个角度看,不也正是做内容的吗?记者编辑所从事的工作,其实就是“信息的采集、加工、评述、整理和发布”。一个能干的记者编辑,也就是一个能干的信息采集加工者。所以,我曾对一些年轻人说,你们不必想得太多,担心太多,你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多长本事,扎扎实实提高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又好又快地采集、加工、评述和整理信息。有了这能力,你就有了立身之本。至于今后发布的渠道是纸媒体还是
网络媒体,你是在这单位还是那单位,那已经不重要了。古人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一条真理。
第三,既然要培养的是自己采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那么,开博写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了。善写博者,可以从每天纷繁杂乱的信息汪洋大海中,将有价值的信息拎取出来(采集),重新表述(加工),加以评点、整理(评论),成为一篇有意思有价值的博文。有了这本事,你这记者编辑,也就算得上称职了,当然也就不愁没饭吃了。甭管以后纸媒体存在不存在,不都需要能干这活儿的人吗? 微博作为网络写作一种新样式,已经显现出其方便快捷、轻灵生动的特点和优势。尤其它可以在手机上随时随地现场发布,这一优势是其他媒体写作形式所不具备的,因而也是无可替代的。网络时代的一大特点是,人人都是
麦克风,个个都可当记者。微博的出现,将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我想,今后,或许微博就会扮演这样一个人人都随身携带着的“微型麦克风”的角色吧。它将对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参与民主政治的方式带来一个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化。
记者的本事
第一句话,带着问题写新闻。我认为,这是我们新闻从业者脑子里必须牢牢记住的一个“总纲”。我们分到一新单位,会发现这个记者本事很大,那个记者本事也很大。甭管这本事那本事,记者最大的本事是什么呢?我认为,记者最大的本事就是提问。无论采访一个人物还是采访一个地区,采访之前,都要先问问自己,读者对这个人物、这个地区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写文章前,不妨先设好靶子,给自己提几个问题,然后再回答这些问题。
再说第二句话,水平高低在选择。人生其实随时随地都在选择。说到一篇报道,究竟怎么选择的呢?大体可分为五个部分:对象的选择、角度的选择、结构的选择、材料的选择和文体的选择。倘若您能做到每个选择都高出别人哪怕是一点点,最后,整篇文章肯定就比别人高出一筹了。不细说了吧。这五句话,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到网上查当时的视频。搞新闻各有各的体会,我说的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就适合其他人。
报纸与网络的博弈
詹国枢对纸媒体的前途,确实并不悲观。因为世间事物,只要有特点,具备哪怕一点点方便之处,便有生存价值,便能立足于世。而报纸具备以上三大特点,所以报纸不会消亡,不会被网络打败。经济学有一条颠扑不破的基本原理,需求决定价值。即,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价值。我认为,在可以预料的几十年内,虽然不是所有的人,但毕竟还有相当多的人,对纸媒体还会继续有需求的,所以,报纸绝不会因网络的兴起而灭亡,就像当年电视没有打败广播,电视兴起电影也不曾消亡一样。这些天
南非世界杯非常热闹,按说比赛结果人们从电视、网络和广播中早知道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等着看报纸?这不也证明报纸的无可替代性,证明报纸不会消亡吗?
关于新闻
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确实是网络时代的一大特色。这是谁也阻挡不住,谁也改变不了的趋势。但是,即便人人都是记者,毕竟还有专业与“票友”之分。新闻这个行当,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因为,人一睁开眼睛,就有获知新闻的欲求。必须有一批专门人才,去满足这个需求。
网络时代的媒体从业者,较之过去不但数量多了,而且要求更高了,他得随着人们需求的转变以及获取新闻的方式的转变,转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但恰恰因此,富于创新精神的媒体人,一定能够在新的挑战中找到新的乐趣,也一定会比老一辈干得更棒,更有意思。
人物语录
记者这个职业,在中国,在当前,诱惑还是不少的。市场经济初起时期,什么都可以作为资源,互相交换。
如果记者将手里这一点小小的权力和资源,用作交换其他资源的手段,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话,那就不但从道义上有违记者的操守,而且从人格上也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品味。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气方能成大器》,这是有感而发,也是针对一些年轻记者的品性作为而作出的善意提醒。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每天在做一些什么事情,你就会逐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人这一生,说到底,最后的竞争,比的还是做人。
相关新闻
人民网“2012年度十大个人微博”
人民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贾玥)“责任中国·人民网2012年度评选”揭晓仪式今天上午在人民日报社举行,毛新宇、陈光标、巩汉林等人获人民网“2012年度十大个人微博”。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陈俊宏为获奖者代表颁奖。
获奖者及理由如下:
詹国枢。获奖理由:坚持“正义”、善良、智慧、幽默之宗旨,笔耕不辍,长期居微博个人关注排行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