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华
国家一级美术师
许文华,男,(1934- ),笔名白鸥,江西都昌人。诗人作家,香港文学报主任记者,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家介绍
许文华,鄱阳湖文学研究会顾问。中国高级专家协会、中国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会员。曾任《老战士诗文集》江南编辑部常务副总编,九江市老同志书画学会副会长,九江市工艺美术学校校长,江西文化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
作品《货郎带来了春天》、《专业户的亲事》、《落霞与孤鹜齐飞》散见于日、美、两次获《中国青年报》一等奖;《从童话中燃烧》、《杏林回春曲》、《金融魂》、《苦恋》由人民日报、中国经济、中国妇女、江西人民出版社等结集出版;诗集《跋涉》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获“桂冠”奖;长篇小说《湖殇》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中荣获全国征文评比一等奖,并入编大型系列文献《共和国建设档案一书》。
电视连续剧《净土宗师》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电影文学剧本《鄱阳湖情缘》、《彭蠡情》、《慧远大师》正在筹拍中,作者小传分别收入《中国当代诗人传略》、《中华诗魂》、《中国爱情诗鉴赏》、《世界名人录》。
人物故事
为了太行那份情
——青年才俊许文华和他的绘画
结缘太行
许文华是主攻太行的画家,太行山,这座古老的山脉,曾留下了许文华多少脚印,凝聚着许文华多少心血,是他心中神圣的艺术圣殿。在绵延起伏的太行山上,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表达着许文华对太行山的痴迷,对太行人的喜爱,对绘画艺术的执著。
但是,与太行的结缘,其中多少有些无奈的成分。许文华出身农家,在经济很紧张的情况下,能够从事绘画艺术,并得到家人的理解,他已经很感恩,所以,他从来没有太多的奢求。最初的贫困,以及太行山上潜在的精神与他画貌暗合的缘故,使他能从满足感里找到新奇,从此,他选择了太行山。频繁登上太行,与当地人的朝夕相处,日久生情,他逐渐爱上了那里的山,那里的人,那里的空气,那里的一切。
嫁给太行
太行山五龙口(河南济源市)的男女老幼没有不认识那个叫许文华的“大胡子”。许文华对村子也相当熟悉,“村里哪个地方有个石头我都知道,闭上眼睛走路都不会绊着”,这是许文华经常对别人提及的,他把在那里生活当成一种荣耀,他已经和那里的人融为了一体。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婚丧嫁娶,大小事都忘不了告诉许文华,并不是为了让他随份子,而是他们知道,许文华是非常喜欢农村那种热闹场面的。
许文华,像是太行山上嫁出去的姑娘,每年的十月份左右,当地都会有人过来把他接回去。因为,一到秋季,山上的山楂,柿子都红了,满山望去,红彤彤的,格外诱人,此时作画,是再好不过的了。当地人也想让许文华过去,品尝山上的野果。但是,山上一到十月份路就不好走了,当地人担心他的安全,所以每年都会接他。在太行的日子也是许文华最惬意的,远离都市尘嚣,独享那份清静和悠然自得。
许文华忠诚于太行山,忠诚于他的艺术事业。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太行,研究太行,画出有深度有内涵的太行,许文华决定把自己“嫁”到太行去。他憧憬着这样的未来:“三间小屋,建在离村子不远的山腰上;屋前辟半亩薄田,或执笔或把锄,大隐于此,圆他“建一茅庐,得半亩薄田,终生于此山”(《洪谷随笔》许文华)的梦。田园生活虽然是他所梦想的,可他为何如此癫狂,真的在太行建小屋?因为,有几件小事深深地触动了他。有次在太行作画时突然下起雨来,同行的王宝贵(济源市书协)、徐卫伟、崔海洋三人就用一块三合板为其撑起一片天空。当画作完成时,许文华除了激动,感激,还有感动。那是老兄对小弟的关爱,平常人对艺术的尊重。为表达自己的感激,许文华决定复制三幅,每人送去一幅,后来只复制了两幅,因为他们实在不忍心看许文华画得太痛苦,一幅画要复制一个月才能完成。在他们的强烈制止下,许文华只好作罢。经历这件事,更坚定了许文华画太行的决心,他已着手收集所有关于太行山的资料。他正在寻找八路军当年的办公地址,古代愚公移山、鬼谷子教学的地方——古军校的全部资料,作出更加有内涵有价值的作品,来报答所有关注他的人。
痴迷绘画
许文华对生活上没有什么奢求,总是很节俭,但是对书画方面的书籍、画册等,却从来不吝啬。刚到郑州拜师学画时,许文华生活十分窘迫,处境十分困难。租住在都市村庄一个不足 10平方米的民房里,一桌、一床、一锅、一灶,便是全部家当。当时许文华受聘于一所民办书画学校,每月的工资二百余元,除去吃饭,作画的材料和其他的开支,每月都是毫无结余。他的朋友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许文华为了买一本黄秋园的画册,去做苦力的事。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他和朋友在一起居住,很晚了,也没见许文华回来。当朋友外出寻他时,在大街上发现了瘦弱的许文华,满身的尘土,一脸的疲惫。朋友很悲痛,他却笑笑,幽默地对朋友说:“弄点小钱,把黄秋园的那本画册买回来,就能和大师多亲近了。”
“我宁愿做精神上的贵族,生活上的乞丐。”许文华不在意生活的艰苦,“还可以画画呀。“他总是很乐观地对自己的朋友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拥有远大的理想,生活只是促进自己前进的动力。许文华心中有一个梦,那就是要做一位具有时代意义的画家,为中国绘画史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许文华常说:“画是走出来的。”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成为一位具有实力的画家,必须走出家门,与自然交流,聆听自然的教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许文华认为,只有通过“走”,对景物的印象才会深刻,才能挣脱别人的束缚,感悟出自己的东西,做出自己的画。因为“走路”,许文华曾经在太行山上迷路几个月,山上的野果是他的食物,山上的美景是他的伴侣,几个月的时间,他将自己变成太行山上的一位苦行僧。在这次“意外”迷失中,许文华收获了许多,大量的写生手稿,对风景的记忆,对绘画的思索,都为许文华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太行奇遇
憨厚,老实,大胡子,这是青年画家许文华给人的最直观感觉了。问及他的大胡子,许文华很是得意,仿佛那是他最美的一幅作品。这样个性的外形,使他特别引人注意,当然,这也给他带来了一些奇遇。大概是1988年的秋季,许文华在河南济源市松树坪写生时,遇到了画坛泰斗张仃老先生,可能是因为样子独特(很年轻,但留着大胡子),吸引了老先生的注意。在许文华写生时,老先生一直在旁边观看。画完后,许文华抬头一看:大师!当时心情别提多紧张了。许文华是用焦墨在写生,而老先生当时也在用焦墨创作,老先生就给了许文华一些很宽泛的指点,虽然不是具体的,但对于一个像许文华这样的后生,那也是受益匪浅。
“很感激,真的。那是一位大师对后生的关爱啊。”谈起这段经历,许文华总是很感动,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就是没有让老先生题个字,或者多问一些自己疑惑。毕竟,那样的机会太难得了。可能太紧张的缘故吧,他当时真的犯了傻,直到老先生离去许久才回过神来。
理论研究
许文华是一个勤奋的人,一有空他就狠嚼书本,苦钻书画理论,所以对传统书画的认识才会深刻,对传统的把握才会准确到位。许文华常说,他是一个怀旧的人,喜欢传统的东西。所以,他的画非常注重传统,将传统绘画中人与自然的美和情感融入心境,尽可能以个性化和风格化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对民族文化传统中精神与人性的领悟。加上多年美院式的严谨训练,技巧上的东西在他心中已经得到升华。看到一个景物,他马上能运用自己特有的表现手法作出来。与有些画家不同的是,许文华作画时不一定非要绝对安静的环境。有时,父亲在一旁讲述生活中的琐事,他边听边画,当讲到童年时,思绪回到了童年,创作也随之而变。但情绪激动时许文华是绝对不会作画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只有情绪稳定以后,才能冷静地思考,情绪亢奋时手是颤抖的,怎么能作成画?
许文华主要研究五代及宋代的理论,古代画评论,和现代国际上的理论。他认为,现代画界百花争鸣,思想比较解放,理论比较杂乱。多读书,会读书,以及对书本的敏感,他往往从书里就能抓住创作的灵感。书里的某个细节,或音律或是节奏,或诗歌或绘画,经常能与他的心灵产生共鸣,使他兴奋得手舞足蹈。也许这是他能够在青年画家中迅速脱颖而出的一个原因吧。
文华的画
丰富的阅历,深厚的文化修养,加上许文华独特的文人气质,使他能把太行山的巍峨苍茫雄浑,或疏林古道,或断溪小桥表现得具有浓厚的书卷气息。许文华的画,走的是以人文为本,以古出新的路子,他很注重通过文化精神内核来表现文化的张力。著名山水画家刘万年说:“他(指许文华)的作品不太好看,但很耐看受用。”从笔墨和构图来看,许文华的画确实“不太好看”,像丑女无盐;从内在精神来看,真的很“耐看受用”。
现在再来看许文华的作品,较之三年前有了很大的突破,技法上更加奇肆纵逸,不再拘于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打破传统的造型,技术的运用不会在作品中能够很自然地运用绘画语言,用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宋郭熙的磅礴,黄宾虹的浑厚华滋,石涛的大气以及石溪的沉静各取一点,揉成自己的东西。许文华的画,延承了以往厚重华兹的风貌,造型更严谨,更合乎法度,在笔墨上更加沉着大胆,表现出超越年龄的老成沉稳。
受老师吴建潮的影响,许文华也喜欢在时断时续的勾勒中,添加局部性的淡墨皴染,以突出物象的结构感与厚重感,将多画种的体面关系和谐地融入传统的表达之中,努力实现画家对主体物象的审美改变,使笔下成为画家独特创造的审美造型,成为画家自己审美感受的物象效果。
许文华有时也画花鸟,西画等,但许文华认为那不是自己的主业,只可做调解之用。许文华希望亲身体会大自然的无穷变化与永恒生命,将大自然铸造成自我情感的化身。把自己的血液融入太行山中,籍此来表达他对故乡的情思,实现他的梦想。他的画,总是以最自然的创作状态,写最自然的,最熟悉,生命中最感人的事物,用现实主义造型的方法去表现象征主义,同时采用现代形式的视觉效果。能够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视觉震撼力,是许文华一生的追求。
“有实力才会有魅力。” 许文华这位具有实力的青年画家和他的画,多次受到媒体的关注。
2003年12月份,《河南画报》封刊,之后创立了今天的《今日消费》。最后一期在编辑时,面对大量的画家作品和各种推荐,总编很是为难。当看到许文华的作品时,总编眼睛一亮:就是他了!在封刊之时,推出一个有实力的青年画家,不是很好吗?这也正符合《河南画报》的办刊宗旨啊。最终,总编力排众议,选择了许文华。许文华也没让总编丢脸,当画报发行后,许多知名画家和出版商把电话打到河南画报社,了解许文华的具体情况。
诚实的话
作为一位严肃的画家,许文华对待画坛上的事情实事求是,就像他对绘画本身一样一丝不苟。许文华性情豪爽,说话从来不遮遮掩掩,把事情弄得很玄乎。他说的话,把许多人气得“脑门疼”,他为此也付出来一些代价,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坚持说真话。每个人都想出名,许文华也不例外,只是他说出来了。一些教条式的介绍诸如勤奋刻苦呀、“幼承家训”呀之类的,许文华说,纯属扯淡,每个画家都勤奋,但并不一定要“幼承家训”,这样说的话,农村的孩子岂不是都不能搞艺术了?如果具备“爱好,恒心,机遇、经济、文人不相轻、政客提携”六个条件,谁都会出名。
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许文华笔下的作品一点也没有浮躁的感觉,像他的老师吴建潮罗镜泉一样,出淤泥而不染。许文华说,很多人都在批评商业化的炒作如何的不正当,而背后却做出一些连自己都觉得羞耻的事,当了婊子还立贞节牌坊。对于商业化的趋势,他有自己的想法:商业化的运作是很正常的,甚至炒作都是正常的,只有这样,才会突破“以买画为荣,卖画为耻”的心理。死要面子活受罪最要不得,画家也是要生活的,关键是把握住自己的底线,不能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宣传、吹捧。所以,看待自己的画,许文华从来不做评价,他最厌恶的就是,为了名头不惜一切代价自吹自擂的做法。社会有标准,群众的眼光是最亮的。
“昨天取得的成绩将由种子变成一棵小草,我渴望社会老前辈能像春风春雨一样滋润我一下,我会茁壮成长,将来我也会开出一朵花,结出一粒子来报答社会。”自己强大了,帮助更多的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深藏在许文华的心中,这与他的老师吴建潮、罗镜泉的教导有很大的关系,二位大师不仅绘画造诣精良,为人处事更是高风亮节,这些深深地感化着许文华,使许文华放下年轻人那颗浮躁的心,脚踏实地地勤学苦练。就让我们一起我们祝愿许文华,让更多的大师关心他,使他能够得到更多大师的指点,让他早日开花,结子。(李海洋)
洪谷随笔
许文华
洪谷,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角,与著名的王屋山相邻。这哩的景色,自古就吸引着大量文人墨客,他们赋诗填词于斯处,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华丽篇章与传奇故事。
“ 济源山水好,老伊知之久。常日听人言,今日入我手。”这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游枋口悬泉偶题》赞美的是太行洪谷的美丽与神圣。合缘的很,是秋、吾亦儒雅一番把洪谷神游了一回。果然名不虚传,这哩山势陡峭,古柏老松遮天蔽日,悬瀑出溪让人惊叹不已。看那高入云端的山峰,好似当年后羿挽弓射日之神态,那幽谷拂须而吟的老者,不就是当年隐居于此而成为了北派水墨山水画鼻祖的荆浩公吗?听向导讲述着每一处的美丽传说,我沿着当年文人墨客的足迹走进了太行深处,走进了洪谷的历史之渊
一路拾阶而上,边走边画着速写,说也奇怪今天每一根线条都准确地表达了我的心意,莫非一路上有荆公助我乎!不知不觉我们行至一片古老的松林,这里林深道幽,哗哗的流水声,合着百鸟的低鸣轻唱,让人忘计了时空,恍惚置身于神境。听向导说这里原是当年荆浩公隐居的万亩松林,看着这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古松,荆浩公于斯处隐居一生终成一代宗师,留下《笔法记》与《匡庐图》等万世传扬的艺术珍品。我心潮澎湃急取纸墨欲给古木写照,向导却说上边美景更多更好我只好向上走去。
出了松林,我不由得回头望一望那养育了画祖的圣地。此时的松林已由一片薄雾笼罩让人不能得其全貌了,凭地给这一片圣地增加了许多神秘。
你看那座山像什么?向导的一声呼唤把我从遥远的历史时空中拉回了现时。我顺着向导手指的方向望见一座形似雄鸡的山峰,我兴奋地脱口而出:“雄鸡”!向导说那是桃都山金鸡岭。天庭玉鸡一叫金鸡则在下和鸣,天下群鬼皆惊,忙回桃都山接受“神茶”、“郁垒”二神检阅,延时不回者要受重罚。我无心考问这“神茶”“郁垒”二神近况如何,只关心这一片秀色。你看那一泓清泉如王带般从悬崖上落下,在岩石上激起朵朵浪花既光润美丽文颇为壮观,跌跌宕宕趾高气扬的从高处落下,溅起的水雾被阳光一照形成条条彩虹。我又仿佛进入了一座七彩的水晶宫里。这情景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趣与气势。我凝视良久急展纸将其揽入画卷,虽不逮意却也为画增色不少。我待再细写深入时向导却又催着赶路啦,无奈只好随着向导前进,但飞瀑难舍忍不住数步驻足回眸。
峰回路转,向上数里路边有一凉亭,依山而建于一块向外突起的巨石上,四周烟雾缭绕、怱隐忽现好似九天宫阕。有一红衣少女在亭内卖茶,手托托盘穿行于客人与云雾之间,红衣与白云相映,似仙女舞于仙宫天府甚是美丽动人。我们在亭内稍事休息喝杯茶又向上行去。
终于到达了这里的最高峰--金鸡岭止。回首瞭望来时的路已如细带般在山腰缠绕迂回了;放眼望去只是一片云海汹涌于蓝天之下;白的制眼并随风向变换着形态,真个是瞬间万变,让人目不暇接。偶尔在云海仍缝隙中露出块黑色峰顶像一头骆驼候缓缓移动、有时像一头奔跑于雪原的雄狮、有时又像一只灵巧的猴子上下蹿跳有时像……。此时白云中的山峰如同画家在洁白纸上创想着千姿百态的形像,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是美的无与伦比的风景画。此时域内的“特产--”太行弥猴顽皮的穿行于游客之间,或立于树上、或坐于石上或戏耍于绝壁之上,叽叽喳喳为游客增添了不少笑声,也给美丽的风景增添了几分灵气,看之让人心旷神怡。难怪荆浩公一生长居斯处,又创下那么多骄人业绩原来山水之灵气使其然也。此时此刻我倒恨己非太行人了,若于斯处建一茅庐、得半亩薄田终生于此山此景死而无憾矣!我本想再细品行“群峰无语立斜阳”的滋味但回去仍路还很长且危险,向导又开始催着下山啦,吾也只能留诸多遗憾随向导而下。 归途中,向导告诉我这里不仅山清水秀、文化气息也非常浓厚。史载唐代的韩愈、诗仙李太白、画家兼诗人之王维都于此地提诗壁上、可惜年代久远己无迹可寻。现存的只有宋代之文彦博和明之王凤所题诗文方、但亦经千百年之风吹雨打早已斑驳陆离实难再现往日风采。!
“公门欲返驾,溪路犹回首。早晚重来游,心期罢官后。”我吟诵着这首白居易先生之千古绝唱,早己沉迷于这天、地、人、诗、画的意境之中了。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古稀作家 笔耕不辍.九江日报.2009\u5e744\u670829\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6 15:02
目录
概述
作家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