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松年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东南水师名将
许松年(1767—1827),字蓉隽,号乐山,浙江瑞安人。嘉庆道光年间东南水师名将。嘉庆十九年至二十二年(1814—1817年)任漳州总兵期间,为维护地方社会稳定,采取非常手段,打黑除恶,严惩绑匪,清剿山贼,制止械斗,使漳城社会秩序焕然一新。后又率部兴修水利,解除旱涝,为民造福。
人物生平
身材高大 相貌英伟
他身材高大,相貌英伟,少年时随兄长们读书,常常逃学去郊外学习骑射。父母也因材施教,干脆让他专心习武。
许松年十七岁应武童试,以第一名入庠;二十岁乡试,中武科举人第五名。二十二岁,参军入营,每战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苦。
在肃清安南流寇,维护海疆安定,打击英船鸦片走私活动等军事斗争中,他多次立功,由千总、参将、总兵而升至福建水师提督。
许松年身材有多高大?据说他第一次在太和殿拜谒道光皇帝时,跪在将相后面,皇帝误以为他不跪。退朝后个别召问,才知道他身材高大,跪着与常人站立高度几乎相等。皇帝赞叹道:“汝身如此魁伟,诚我大清大将军也”。
道光皇帝还询问他的出身、战功、身上伤痕,赐与酒食刀枪等物。以后几次朝见,诏嘉松年奋勇,封振威将军、赐戴花翎,后人世袭云骑尉职。
骁勇善战 捍卫海疆
清嘉庆三年(1798),瑞安标营千总许松年因捕盗有功,被提升为镇海提标参将。浙江水师提督李长庚对他很是器重。
就在这一年,安南(越南)流寇集结船艇二百余艘,联合蔡牵、朱濆等海盗,在浙闽沿海大肆骚扰劫掠。
李长庚奉命率水师进剿,以许松年为先锋,在台湾淡水门外大败蔡牵。流寇盘踞台州大陈岛,李长庚与松年率部昼伏夜行,出其不意夜半袭击,双方在大陈岛洋面展开血战,清军击沉越艇多艘,流寇死伤无数,不得不仓皇逃跑。
清嘉庆十年至十八年(1805-1813),许松年任金门总兵期间,一直随李长庚所部浙闽水师,转战我国南北洋面。他在歼灭安南流寇,打击武装走私洋船,平息蔡牵、朱濆之乱及党羽在台湾“树旗称王”的分裂活动等重大战斗中,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浙闽总督玉德向朝廷奏称他是“两省最为勇干之将”。
据《许松年年谱》记载:许松年所率的水师为国守疆历经大小战斗数百次,累计歼敌两万余,而将士为国捐躯者亦逾数千人。嘉庆十二年(1807),时任金门总兵的许松年为悼念阵亡将士,自捐俸薪在金门西南浦建昭忠祠一座,以慰忠魂。道光元年(1821),许松年晋福建水师提督后,又重修该祠,亲赴金门主祭,并撰写了《金门昭忠祠记》。
创北洋水师之始
嘉庆二十二年(1817),英国兵船突然驶入天津内海,行动诡异,清廷震惊。
清政府于是增设天津水师,调许松年为总兵,组建水师。
许松年营率船北上,驻塘沽口,督造兵船,日夜训练士卒。他督造天津水师同安战舰,被清代学者姚莹和乡贤孙衣言称为“创我北洋水师之始矣”。
许松年先后任广东陆路提督、福建水师提督等职,驻扎漳州,保障海防,打击夷船走私。他率领士卒在漳州开凿河渠,兴修水利,漳州人民作诗成卷,因而刻《漳南棠咏》以赠。
许松年早年在闽,巡视海洋,突遇海寇,激战大胜,俘获甚多。当地文官孙尔准要求上报朝廷时附名报功,许松年以此次捕获海盗与文官无涉,不同意附报,孙因此暗恨在心。
道光六年(1826),松年在福建水师提督任上时,被制府孙尔准弹劾罢官。
福建百姓与军士闻讯,联名申奏,清廷查明冤错,重予起用。但许松年因蒙冤悲愤,旧伤复发,不久即病逝家中。
轶事典故
惩绑匪除恶务尽
据《年谱》记述:许松年自嘉庆十年至十八年(1805—1813),任金门总兵八年间,一直随李长庚所部浙闽水师,转战我国南北洋面。他在歼灭安南夷匪,打击武装走私洋船,平息蔡牵、朱濆之乱及党羽在台湾“树旗称王”的分裂活动等重大军事斗争中,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浙闽总督玉德向朝廷奏称松年是“两省最为勇干之将”,而被清仁宗皇帝(嘉庆帝)所青睐。
嘉庆十九年(1814)正月,松年金门卸任后,被召晋京受赏,仁宗帝曾3次召见他。此次进京,朝廷原议定将他调西北边陲重镇,后因福建漳州一带盗贼蜂起,地方械斗事件频发,须选派一得力干将前去治理,于是又改授松年为漳州总兵。赴任前,仁宗帝再次召见,并亲口嘱咐他:“汝是浙江温州人,久任闽南,故改授漳州总兵,人地相宜。漳州多山贼,汝当留心缉捕……”松年当即向上表示:“臣岂敢不实心实力除盗安民,效忠国家,以报圣恩!”此年4月,松年赴任。为了稳定社会秩序,确保地方平安,许松年决心重拳出手,打击当地的黑恶势力。他周密制订一套惩匪方案,先是自捐廉俸,从金门招募60多名身强力壮,且善水性、能勇战的青壮年,组成一支号称“金门健儿”的专门打黑除恶的队伍。后又亲自督造几艘仿似商船的灵航船,船厢内暗装炮、铳等火器。又针对绑匪时聚时散、行踪莫测的活动特点,采取诱鱼上钩战术,使其就范。“健儿”们乔作商贾和水手,航行在漳州的溪流河道中诱贼。果然,绑匪见有商船,纷纷争登船欲行劫夺。此时“健儿”的火器并发,当场击毙三贼匪,击伤贼众十余人,其余纷纷逃窜。松年继而亲率士卒连日追捕,不到一月,绑匪全部落网,还解救了被掳人质数人。
歼山贼制止械斗
漳州府城经松年一番整治后,社会渐趋安定,然而它所辖各府县的山乡,治安形势仍十分严峻。诸如山贼行劫,地方姓族、村庄之间聚殴械斗时有发生,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当时有一名叫林花鼓的贼首,纠集盗贼数百,昼伏夜出,劫杀行商,荼毒山民历十余年,罪恶累累,积案如山。由于这伙山贼熟悉地形,隐没山林,昔往官兵屡剿未果。于是,松年采用“购眼线”(派卧底)打入山贼内部,摸清他们的活动规律,作案时间、地点,及时提供情报,然后派精兵埋伏,一举而歼。
嘉庆二十年(1815),贼首林花鼓、吴午、詹集等十余人被擒。次年春,松年身为一州最高军事首脑,身先士卒,跋山涉水,继续追剿围捕,将另一逃逸的首恶徐乌丽缉拿归案。其余贼众慑于军威,纷纷自首投案。
漳州之漳南地区,素有姓族、村社之间聚众械斗的恶习。嘉庆二十二年(1818)漳浦乡发生大规模械斗,造成数起命案。松年闻讯,即同郡守薛凝度亲往捕治,将首恶者抓捕,对受蒙蔽者则从轻处罚或教育释放,化解了矛盾,制止了械斗。地方父老对他益加敬重。
许松年在漳州历3年时间,打击黑恶势力,清除山贼,制止了械斗,为漳州人民营造一个安宁的社会环境。尔后,为确保长治久安,松年又捐俸在漳州各险要之处建戍堡、暸楼,又修建卡房(营房),增设巡兵,并在四乡张发禁赌盗、禁械斗文告。从此,赌盗之风遂绝,民风遂好。地方父老对他感激不尽。是年秋天,时值他五十寿日,漳州耆老为他“置幛为寿”,“城厢小民皆燃烛为他古叚(寿)”。松年见此十分感动:“余除盗安民,职在当为,何劳乡亲为此器重。”
修水利为民谋福
漳州系闽南海防重镇,松年作为州军事首脑,竭尽自己职能,练兵除盗、守疆卫土之外,还十分关注民生。嘉庆二十年(1815)秋,一场大水后,漳州城内河渠淤塞,污水坑积,百姓饮之,多患脚肿泄泻之疾。此事引起松年关注,他知会文武官员共议浚河之策,以解除民间苦疾,并在会上倡议捐资浚河,得到各级官员和社会人士广泛支持。他率先捐俸一半,其他人士也纷纷解囊捐助,又公推致仕(退休)的原广州太守李威长总领其事,负责整个疏浚工程。松年则率驻军会同当地民工一起清淤泥,筑渠道,修堤堰。历半年多,漳城终于重现昔日清水环境的景象。
嘉庆二十一年(1816),浚河工程刚竣工,又有漳南县民众反映:明末有势之家在龙溪源头开凿筑馆,改变了山形,截断源流,后于乾隆年间旧馆已废,改建为火药局(军火库)。由于历史原因,龙溪之源的生态遭破坏,因此,这一带村居常常是遇雨则涝,晴久则旱,当地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深受困扰。他们纷纷请求移局,恢复山形,让龙溪源头之水顺其自然流畅。
此举事关重大,因火药局系军事措施,须呈上司批准方可迁移。松年会同文武官员和地形家赴现场勘测考察后,证实民众之议颇合情理。另一方面,他亲赴福州总督府取得移局批文。地方耆老及当地慈善人士闻讯后,愿出资赞助。松年则派左、右营士卒百余人,日夜奋战,将原火药局移至磨房山下,既不动国库分文,又为百姓解除旱涝之患。
嘉庆二十二年(1517),松年奉调天津新设水师总兵,组建水师营。但漳州人民对他念念不忘,将他在漳州的功绩编撰成名曰《漳南堂永》诗集赞颂他。松年观后,尤为感动。《松年自序》里就有一段记述:“余惟练军治盗,洁己奉公,皆分之宜。乃蒙诸君子称扬,殊觉过情。然亦可见诸君子爱我之深,而励我晚节也……”于是,松年受皇命日夜操练水军,督造同安战舰,遂成北洋水师之劲旅。清代著名学者姚莹和我市先贤孙衣言先生在评述许松年功绩时,均称他系“创我北洋水师之始矣!”
个人作品
遗著有《海疆利弊》等。
主要成就
许松年,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东南水师名将,从事南北洋水师四十多年,官至福建水师提督,为保护东南海疆安全立下奇功;
他曾督造天津水师同安战舰,使之成为北洋水师之劲旅,被清代学者姚莹和乡贤孙衣言称为“创我北洋水师之始矣”;
他还与乡贤林培厚等人一起,在京筹建了“京师温州会馆”,为温州的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1 18:1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