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汉语词汇,拼音:zhèng míng,释义是指根据确实的材料判明人或事物的
真实性。
宋 ·
张载《经学理窟·义理》:“《家语》、《
国语》虽于古事有所证明,然皆乱世之事,不可以证先王之法。”
2、参悟。唐 · 慧能《坛经·忏悔品》:“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
知识!”
清 · 刘鹗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又问道:‘你是几时
澈悟到这步
田地的呢?’逸云道:‘也不过这一二年。’德夫人道:‘怎么便会证明到这地步呢?’”
宋 · 洪迈 《夷坚乙志·疗蛇毒药》:一道人方傍观,出言曰:“此人死矣,我有药能疗,但恐
毒气益深,或不可活,诸君能相与证明,方敢为出力。”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世间有此
薄行之妇!官府不知,乃使鬼来求申,有媿民牧矣。今有烦先生做个证明,待下官尽数追取出来。”
设定证明事项,应当坚持确有必要、从严控制的原则。对通过法定证照、法定文书、书面告知承诺、政府部门内部核查和部门间核查、网络核验、合同凭证等能够办理,能够被其他材料涵盖或者替代,以及开具单位无法调查核实的,不得设定证明事项。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公布证明事项清单,逐项列明设定依据、索要单位、开具单位、办理指南等。清单之外,政府部门、公用企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不得索要证明。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应当加强证明的互认共享,避免重复索要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