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素辨证
中医名词
“证素辨证”新体系,整合八纲脏腑、六经辨证等实质内容,提出中医辨证的思维规律是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组成证名。
渊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朱文锋教授从1976年开始潜心探讨中医辨证方法。1978年研制成“中医数字辨证机”,将辨证基本内容归纳为48项,进行辨证定量刻画,建立了“加权求和浮动阈值运算”数学模型。1985年研制成“中医辨证论治电脑系统”,编制病状近1000种,标准证型模式1500个,演绎证型模式5000余个,构建起了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所列疾病、证候、治法,于2002年研制成“WF文锋-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增加460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辨证治疗,病、证、症结合,理、法、方、药俱备,形成了10种诊疗方案。2003年申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中医辨证论治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构建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体系”,建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证素辨证研究平台,采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准确提取证候辨证诊断的权值,制定出证素、常见证诊断标准,建立起完整的证素辨证体系。2008年出版《证素辨证学》专著。
内容简介
“证素辨证”新体系,揭示了辨证的普遍规律、实质与特点,为灵活复杂的辨证方法找到了执简驭繁的要领,更符合临床辨证的实际,学习时容易掌握,临床时便于操作,能灵活地辨别处理各种临床证候,克服了以往古今诸法混用,概念欠确切,内容不完整,甚至相互矛盾、错杂的弊端,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科学性,是对中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辨证新体系。
体系
“辨证”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对证候进行分析,认识其病理本质——证素,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思维认识过程。由于任何复杂的证,都是由病位、病性等证素组合而成,因此准确判断证素,便抓住了疾病当前的病理本质,并可执简驭繁的把握灵活复杂、动态的证。在辨证思维过程中,应突出3个环节,即证候(症状、体征等临床信息)的获取,然后是证素的识别,最后判断出证名。这一过程重点清楚(病位和病性),层次清晰,要素明确。当在临床收集了四诊资料,得到病人寒热、疼痛、汗出、饮食、睡眠、大便、小便、舌象、脉象、声音、神色等信息资料后,首先进行证素的定量判断,确定病位(如心、肺、脾、肝、肾、胃、胆等)、病性(如寒、热、湿、痰、气虚、血虚、阴虚等)后,然后再经过模式识别,而诊断为脾气亏虚证、肝阳上亢证心肾不交证、肝火犯肺证、肝肾阴虚证等。在确定思维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对症状与证素之间的计量关系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即明确每一症状在不同证素中的贡献度。将病人所出现症状的贡献度权值之和(以100作为通用阈值,根据病情的轻重与复杂程度进行调节),作为确定各证素(如心、胃、气虚、血瘀等)是否成立的依据,最后将达到诊断阈值的证素进行有机组合,从而构成完整的证名诊断。基本证素包括病位、病性2大类,共63项。
其中病位证素30项,分空间性位置和层次(时间)性位置。
空间病位20项:心神(脑)、心、肺、脾、肝、肾、胃、胆、小肠、大肠、膀胱、胞宫、精室、胸膈[上焦]、少腹[下焦]、表、半表半里、肌肤、经络、筋骨[关节]。
时间病位10项:卫、气、营、血、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病性证素33项:(外)风、寒、暑、湿、(外)燥、火[热]、毒(疫疠),脓、痰、饮、水停、食积、虫积,气滞、气脱、气闭、气虚、气陷、气不固、血瘀、血热、血寒,血虚、阴虚、亡阴、阳虚、亡阳、阳亢、阳浮、津液亏虚、精髓亏虚、动(内)风、动血
根据辨证思维的认识过程,形成“证候一证素一证名”的辨证新体系,其中“证素”为辨证体系的核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13 17:46
目录
概述
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