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共写了四百七十四则,分成十卷,第一卷按顺序讲各个
朝代的碑刻,第二卷按地域讲各省以及五岳四渎和外国碑刻,第三、四、五卷讲
碑刻的种类和形制,并分述其著名的实物,第六卷讲碑刻文字的体例和有关
刻石等事顶,第七卷按时代讲碑刻的书写者,第八卷按身份分别讲各类书写者以及书写的各种字体,第九卷讲碑刻文字的各种情况和格式,第十卷讲
拓本、装潢 、收藏,最后还附有几则石刻以外的
铭刻。这种既分类又系统的进述,是颇为科学的。尽管《语石》问世后碑刻又陆续地大量发现,后人也撰写各种讲述的书籍,但都没有能脱离《语石》建立的框架,《语石》一直是要懂得我国碑刻的基本的读物。
叶昌炽,字鞠裳,清江苏省
苏州府长洲县(今入苏州市)人。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选
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侍讲、提督甘肃学政,任满退隐不出,
民国六年(1917年)去世。他学问渊博,晚年写成两部不朽的名著,一是广搜五代以来世故书家故实的《藏书记事诗》,再是给读者 校点的这部《语石》。原来叶昌炽青年时就喜欢收集碑刻拓片,《
语石》的自序中说他“访求逾二十年,藏碑至八千余通”,在此基础上撰写出这部讲碑刻的专著《语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他五十一岁时创稿,第二年完成初稿,以后又陆续增改,到
宣统元年(1909年)在苏州 府城刊刻问世,前后经历了十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