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意识
语言学术语
语言意识是语言学术语,语言意识创造了劳动,劳动进一步开发了语言,语言又促进了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和进化。
概念
这是人类意识循序渐进或曰螺旋式上升的基本形式。在这里,语言开发的程度就是思维形式和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对劳动行为来说,语言意识就是开发者、组织者、实践者。
劳动对象来说,它代表的是人类意识对客体进行的认识、改造过程;对劳动主体来说,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就是思维意识指导下的认识、实践过程。它即是主观思维运动的形式,又是主体自我协调运动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是生命意识接受劳动刺激进行自我改造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三个涵数:
一个是主观思维在创造劳动;
第二个是劳动在改造客观环境
第三个是“思维+劳动”在改造主体(如思维不断改造着人类的语言系统,劳动不断改造着人类的肢体协调能力等)。
从这三个涵数讲,语言就不仅仅是《语言学》所说的只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了。它起码还是人类心里沟通、相互开发的工具、代码和符号,是组织整合社会实践的原动力。人类的思维过程就是运用语言工具进行思维组织、意识架构的建筑过程。
这个过程对大脑来说,就是脑组织细胞和生物电活动中进行形象意识和抽象意识的认知、归纳、综合、分析、理解、记忆、和宣传、组织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和意识主体接受刺激、进行反映反馈、相互适应和自我改造的过程都是一个过程。它说明人类意识的进化和人体能力的发展是协调的。
人类抽象思维不断增加的历史,就是意识从心理向文明不断拓展的历史。而创造这个历史的工具都是语言。我在这样论证的时候,大家要警惕一个误解:不要把语言只作为意识的形式而与意识的内容割裂开来。我们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声像和表象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和实物表象与抽象概念“三者”的统一。所以,人类的语言就是一个多层面建构起来的复合体。
用这个体系解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文艺是影子的影子”的说法,就有了新意:如“表象”是“实物的影子”,“语言”是“表象的声象影子”,故称语言(文艺)是影子的影子。如果这样诠释,我们就能够真正理解古希腊哲人的思维模式中是什么内容了。
因此,《大意识学》对西方《哲学》中原始的有逻辑的内容是尊重的。在文明意识诞生之初,西方哲学和中国史学都有不被理解的地方,但在《大意识学》的解读中,都一个个剖解了。
使用方法
语言诞生初期,首先是在某一群体内部形成并向周围辐射。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局部产生,在不同的局部之间相互辐射,形成早期语言语种的分支。那时,山水阻隔,交通不便,一处环境,一种语言,这该是普遍现象。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地扩张,语种在传播、碰撞、吸纳中相互借鉴、融合兼并,并逐渐建立起了一定范围内的统一体系,这是语言进化的方向。我们可以理解为原始的部落语言发展为部落群语言,再由部落群语言的融合兼并形成民族语言。最后,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各国不同的语系和语种。这就是语言意识从开始出现、形成,到发展融合兼并至今的大过程。
在同一种语言中,意识对同一表象和表象链的命名是统一的,是必须被每一个群体成员都知道和理解的。只有这样,语言才能承担起意识交流的任务。语言从诞生至今,意识的反思是通过《哲学》进行的。因为《哲学》跳不出语言意识的范畴,所以,至今它不知道表象和语词的关系,也不知道心理和文明的关系。这些关系是语言意识链诞生的基础,而《哲学》只是语言的结果。从这个爷爷和孙子的角度理解,《哲学》识物,唯物是尊,《哲学》视“神”(意识),秘不可知。这就是《哲学宗教》诞生的原因。《哲学》看不见语言意识的表象基础性,看不见文明意识的动物心理性。这是它不能摆脱神秘主义的根源。
我们今天的教育,因为在给孩子教语言的时候,因为缺乏《大意识学》的深度,只在哲学层面教语言,没有着重强调语言和表象的关系;没有将清文明意识和动物心理的关系,所以,不能学以至用。就象多数教师给学生教礼貌语言那样:“课堂上会背诵,生活中不会用,心中没表象,语言没感情”。语言的感情教育必须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就是说用“影子的影子”教学是空洞无物的。就算在课堂上拿不出实物,起码也应该把表象交代清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生活。
如果能把语言所指的实物拿来,帮助孩子建立真实的心理表象意识。那么,教育就是教之有物的了。人的心理是用表象充实起来的。单纯的词语教学,就是空洞无物的,是不能满足学生求知欲望的。学生厌学,主要是这个原因。特别是中小学教学,那些抛开实物表象的抽象语言教学,是把学生送进虚拟世界的错误道路。只有把语言建立在实物表象基础上,语言才能在儿童心理保留真实的认知,构建与现实相符合的心理机能,使语言意识在形成中,就带有“务实”的心理素质。这样的教育就不会使“学生厌学”。
现代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厌学者”,有的甚至患了厌学症,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偏向了“抽象的语言”,疏远了“表象实物”,造成了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使学生的“抽象理论”越学越多,而“实物心理”却相对薄弱。这种理论与心理的差距越拉越大,心理的危机感就诞生了。这样,“厌学症”或“心理疾病”就同时找上门来。所有的心理学家都知道,心理疾病应该重视预防。所以,我们应该改革《哲学》教育。
关于语言的使用,在不同的语种中相同的表象有不同的命名,所以甲国说话乙国不懂,需要懂两国语言的人进行翻译,这是语言造成的隔阂,不是表象造成的隔阂。语言虽然不通,但他们心里的表象则是相通的。
语言是从表象中概括抽象出来的,它不能离开表象而独立存在,我们要遵守语言意识形成的这个规律,在学习和接受语言时,要领悟语言的内涵,就要具体探求语言所指的实物表象;要明确语言的概念,就要研究事物表象所具有的外延形式和内涵性质。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关键。
传播和发展
语言意识的传播途径是随着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大概有三条语言传播途径。
(1)、口对耳的声象传播。
这是人类在创造和使用语言过程中一直运用的方式。这是一种最原始的由人类的器官做主体,由空气做媒体,以语言为声象进行的意识传播方式。这是人类意识最基础的传播方式。它是继承动物生理性功能进化发展出来的,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最方便、最简单、最快捷、最有表现力的传播形式。因此,自古至今,它保持了永久持恒的生命力。数百万年以来,人类的语言器官越用越发达、越用越灵活,每个人都离不开它。离开这个传播方式的,不是聋子就是哑巴。
(2)、手对眼的文字传播。
用书写文字的物象代替语言的声象对意识进行传播,这是人类打破了意识的生理传播方式之后,创造性地运用实物书写代替器官进行意识传播的一种新形式。这种新形式使人类的主观意识有了客观寄托。若把最早的“岩洞壁画”也看成原始文字的话,人类文字的出现大概在10000—5000年前,这是人类第一张跨越时间传递意识的底稿;但它不能跨越空间进行传播。“书稿”文字意识的出现,把山崖书画意识变成了有形的甲骨、竹简、纸张艺术,使意识的传播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两界的界限,使人类的主观意识走向了客观形式,于是,人类就有了“客观意识”了。“客观意识”一诞生,它就可以漂洋过海,传承万代了。文字终于帮助人类建立起了一座客观的文化意识殿堂。它把人类分散的极易丢失的意识用文字固定下来,使人类出现了可圈可点的客观的文化历史。这部历史,就是“文字文明”铸成的。它流传至今,完成了人类继口耳语言传播之后的一次“客观意识”诞生的大革命。它构造了人类意识发展史上的巨大丰碑。文字创造的文明集成了人类历史意识客观的典籍,孕育了人类独有的《史学》和《哲学》文明。使人类的智慧停留在了自然的发展状态。这既是文字的功劳,又是它的局限。当后人进入文字文明学习的时候,因为文字记录的是语言,它把表象丢了。所以,对古代经典词语的释译就有了分歧。“客观意识”中的分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制造了《哲学》和《史学》的矛盾;制造了《哲学》内部的矛盾;制造了《史学》流派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相互矛盾的流派,在历史的教学中,又各自培养着自己的接班人。教育的结果,教育面越广,知道的矛盾越多。越视矛盾为长物。原来和谐的自然,被人类歪曲了。今天,当我们再提和谐社会的时候,理论界人士反而感到陌生了。
手对眼的文字传播,真有些“兵在外,不用帅”的职能。文字一旦传出,如何理解,就成了读书人自己的事了。所以,读书是与读者心理结合在一起的。要想使文字传播不走样,这就要求著作家少玩弄些手法,多注重些科学。真实而科学的表象才是强大学者心理的基石。人类的“客观意识”已经形成强大的文化环境,文字的记录已经成了后人学习、研究得巨大平台,它越来越丰富的内容成全了人类不断教育、影响、强化后来者的思想形态。我们如何评价这个平台,利用这个平台,依然是《大意识学》研究的范畴。
(3)、电波对意识的传播。
意识的电波传播是指人类进入公元20世纪之后普及电话电视的意识传播方式。自从艾氏发明电话以来,人类就有了用电话、电报、电波进行意识传播的新方式。这种新方式已经发展为庞大的信息产业,它以通讯卫星、广播、电视构成了全球一体化的传播网、通讯网、媒体网,使人类社会的信息,在时间上,得到最快速度地传播;在空间上,不但满足了地球生物圈之内的人类需要,而且把探索的目光送入了茫茫的宇宙太空。意识的电传播,打开了人类意识传播的一个又一个窗口,从此,一个声音、一条消息、一幅图像,可以在几秒之内传遍全球的各个角落。一部手机、一部电话,便可呼唤全球。
意识的电传播是人类最新的意识传播方式,它不仅传播抽象的语言意识,还传播具体的图象,这是一种多媒体传播手段。这是继文字传播之后,出现的最伟大的传媒里程碑。这种文图声像并茂的意识传播方式,已经超越了文字在空间的传播速度,成为整个人类交往的意识强音。电传播,在媒体速度上获得了一次大革命。但是,在历史保存上,电传播还没有超越书籍的永久持恒和方便耐用的特点。因此,它还不能代替书籍的作用。有生命力的意识著作还得谋求书籍的出版保存。
术语简介
世界语言,如汉语、英语、俄语、法语等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语言,是由多元体系形成的。这些语言的形成,都是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各民族人民在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具体认识自然、对抗自然和适应改造自身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当今的世界形式,开放、交往、互通互联、互利互惠已是大势所趋,语言障碍已引起各国关注,留学生日增,外语热升温,各种语言都在接受着交往的考验。未来的语言是个什么样子,人们做着种种猜想。其实,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具有先进意识的民族语言的新词汇,必然会超越民族语言的界线而被其它民族语言所吸纳。各民族共同关注的新事物将采用统一的命名。如病毒“萨斯”即是各国都听得懂的同一个声音。未来的语言将通过两个渠道交汇:一个是先进的语言词汇在渗透中普及,在各种语言中渗透增多,逐渐趋向一体化。二是对新事物采用世界统一的命名,建立统一的语言。这样,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融汇磨合期,历史上陈旧的、各种相对落后的语言会在意识交往、竞争、淘汰和融合中淡出,科学的进步的意识创造的新语言会得到全人类地吸纳和采用,形成大同语言。未来的语言不是哪种语言战胜别种语言,而是各种语言中所表示的独特的表象和概念,都会在大同语言中保留下来。
人类的语言肯定是要走统一之路的,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这绝不是哪个民族能够用野心或强力可以办到的。只有用经济的强大,政治的开明,社会的富足、科学的进步,文化的凝聚,吸引周边的民族前来学习。这才是语言向外辐射和发展的基础。但不管怎样辐射,未来的语言也不会以一代之,它必须是集聚各民族语言之精华,以九九归一的形式融为一体的。这个融合过程在今人的想象中是很艰难、很漫长的。但在意识进化史上,则是短短的一瞬间。从21世纪开始,再用三五百年的时间,这种语言就会在一部分国家的精英中帅先形成雏体。这种语言雏体将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因为学习这种语言将关系到每个人三性追求的理想,所以,语言的统一并不象想象那么困难。只要它成为意识三性追求的目标,符合人类进化方向,它就会成为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相信,人类的语言,只要符合人类整体三性利益共同追求的目标,它发展的方向就是不可逆转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2 09:52
目录
概述
概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