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丽娜,女,江苏常州人。先后师从于
萧娴先生、
黄惇先生、沈鹏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毕业于
南京艺术学院,文学学士。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成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供职于刘海粟美术馆。
人物经历
诸葛丽娜八岁的时候,在其父亲带携下,来常州参加少儿书法活动时我认识了她,当时她的一手娟美的楷书,博得众人称赞。不久,经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商方臣先生引荐,拜当代著名女
书家萧娴先生为师,得萧老精心指授,遍临唐碑和北碑,艺事日进。她的天资聪颖和执着的毅力,倍受萧老关爱。以后,她考入了南京艺术学院,又得黄惇、
张友宪、
苏金海等名家悉心培育。于篆隶、于行草、于国画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书画创作和美术理论上夯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毕业后,入常州刘海粟美术馆工作,从事她心驰神往的书画艺术创作和研究。大师的精湛艺术、海老的开拓精神,无不激励着她不断发奋;展览的频繁和名家的交流,使他不断开阔眼界,也催化着她艺术的升华,尤其在书法创作上成果迭出。她的作品先后参加了《全国第一届大字书法艺术展》、《全国第三、第四届妇女书法展》、《中日女书家代表作品展》、《全国首届草书展》及《第二届中国书法 “兰亭奖”》等重大展事,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成为了中国书坛很具创作实力的女书家。
荣誉记录
作品获奖
1999年《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书法比赛》三等奖(教育部)
2001年《西泠印社首届青年篆刻书画展》铜奖(西泠印社)
2003年《中国首届粉画展》铜奖(中国美协)
2004年《林散之奖·书法传媒三年展》佳作奖(中国书协)
2008年《全国首届册页书法作品展》二等奖(中国书协)
2009年《中国书法翁同龢奖》翁同龢奖(最高奖)(中国书协)
2011年《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书协)
2011年《全国风云榜书法大奖》金奖(《书法》杂志社、《书法报》社)
2012年《2011中国书法年度佳作奖》佳作奖(最高奖)(中国书协)
作品入展
2000年《民族魂·国土情中国书画展》(中国书协)
2002年《全国第三届妇女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
2004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法展》(中国书协)
2004年《全国第一届中日女书法家代表作品展》(中国书协)
2004年《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中国书协)
2005年《江苏书法篆刻精品晋京展》(江苏省书协)
2006年《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
2006年《中国书法青年百强榜》(中国书协)
2006年《全国首届草书大展》(中国书协)
2006年《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国书协)
2007年《全国第二届中日女书法家代表作品展》(中国书协)
2007年《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
2008年《全国第二届草书大展》(中国书协)
2008年《全国千人千作展》(中国书协)
2009年《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展》(中国书协)
2009年《全国五百家书法精品展》(中国书协)
2010年《全国第三届扇面展》(中国书协)
2010年《北京·四川双年展》(中国书协)
2010年《中国女性艺术大展》(中国文联、全国妇联)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名家书法展》(中国书协)
2011年《全国第二届书法批评家提名展》(中国书协)
2012年《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
2013年《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特邀作品(中国书协)
2013年《全国第二届翁同龢书法奖》特邀作品(中国书协)
2014年《传承与创新·全国名家邀请展》(中国书协)
2015年《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展》特邀作品展出(中国书协)
2008年度中国书法家论坛评选为年度十佳最受欢迎书法家。曾在北京、上海、大连、杭州、兰州、苏州、无锡、常州等地举办书法展;应邀赴日本、韩国、荷兰、新加坡访问交流。作品文章见诸《中国书法》、《中国书画》、《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专业刊物。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出版有《诸葛丽娜书画集》(中国文联出版社)、《诸葛丽娜书法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诸葛丽娜卷》等。
个人成就
2016年度被《中国书法报》评为“当代十大女性书法家”。
创作感受
书法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是主观性的写性达情。古人讲“诗言志”,我觉得书法不仅是一种情感的自由表达,同样也表达着作者的审美追求,甚至传达着作者的学识修养、人格特征。因此,书法首先是情感的,然后是技术的。没有情感的技术表达就是工匠的制作,同样,没有技术含量的性情书写就像是一只无头的苍蝇。不过,在具体的书写实践中,我们往往缺少书写的技术,所以,平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和掌握这一技能。为此,我平时主要的工作就是临帖,临得越像越好,但一旦进入创作状态,就是心无旁骛,一鼓足气书写完毕。创作往往需要一个人的想象力,也正是因为想象力的驱使,书写技术就在脑海里保持较为模糊的状态,而这种“模糊”状态就是我的书写状态。古人讲,书法就是六个字“练、练、练,胆、胆、胆”。
诸葛丽娜
自序:
写字、画画可以说是最为“懒散”的“生活”了。写累了,徜徉于庭园、小溪,一时间,倦意顿消。偶有数点桃花、几处水鸟,令人神往而不可止。醉心其间,去拾捡起在现代节奏中渐已消失的点点滴滴,那可真是一种闲趣。我想,在这种心境下的挥毫,一定妙笔飞动、神会意得。
于是,我总爱逛幽静的园林,寻找创作中缺失的灵性,那种莫可名状的书写之境。这里有着古雅的气息,清幽的景致,云墙黛瓦、小桥流水、古木参天,真让人好生醉意,性情使然,下笔无不合情调于纸上。每当春风徐来,暗香浮动、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浸淫其间,无不“神怡务闲”、下笔有由。夏天,曲池风荷、“好鸟相鸣”,这里常常是避暑的胜地,气定神清,每每下笔,线性翻腾,思逸神超。秋天的院落总是我伤感的由来,山空翠老,风荷败落,偶有孤鸿轻影,如寂寞、飘逸的神灵,游弋着、拨弄着……如诗如梦,如觉如幻。然毕竟情随事迁,不禁触景生情,“生成变坏一弹指,乃知造物初无物。”空阔、简淡的寂寞之境与我们的“书境”看来是何等相似。虽笔不由衷,却梦寐以求。秋去冬来,枯寂、萧索的荒寒,除了寂静还是寂静,但每时每刻都在净化着我早已俗透的心灵。
潜心书艺,也更迷恋园林,园林中的每景每物,皆由心造,曲径通幽,正如古帖中精巧、雅致的点画,每一个细节无不暗合着自己每一刻心灵的脉动,隐而不露,藏而不显,内蕴高远。
由此,我并不喜欢苏州的园林,那里已掺杂了过多的尘嚣。相反,常州的园林,虽问津者少,但娇俏玲珑,意纯养性。犹如山中流水,恬淡自清。这种自然、恬淡和养性,真是书法的无上境界。
二零一一年三月于燕京借月阁
作品欣赏
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
绘画作品:
名家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