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得驴
选自《三国志·吴书十九》中的一篇文章
诸葛恪得驴》是出自《三国志·吴书十九》中的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
原文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乃以驴赐恪。
译文
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进来,贴了一张长的标签在驴的脸上,写着:诸葛瑾。诸葛恪跪下来,说:“我请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孙权于是就听从了他,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之驴”。所有人都笑了起来。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赏赐给了诸葛恪。
简要评析
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父亲的窘迫转危为安的故事。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从侧面衬托出诸葛恪的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的人。
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心烦气躁地面对,换一种方法或方式,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词解
1.瑾:指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
2.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3.会:聚集,会合.
4.题:书写,题写.
5.听:听从.
6.举:全部.
7.以:相当于“把、拿、将”
8.使:让.
9.益:增加.
10.因:于是.
11.与:给.
12.益:在本文中指增加 还指好处.
13.举:全.
14.坐:同“座”座位.
15.乞请笔益两字
诸葛恪跪下来说:“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
运筹帷幄:曾经指在帐篷筹划计策,后指在后方指挥
优势求稳,劣势求爆;当自己处于优势的时候千万不要冒险,应稳打稳扎。
文章解析
诸葛恪
诸葛恪(203-253)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臣,蜀丞相诸葛亮之侄,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从小就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赏识,弱冠拜骑都尉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都尉,为东宫幕僚领袖。曾任丹杨太守,平定山越。陆逊病故,诸葛恪领其兵,为大将军,主管上游军事。孙权临终前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继位后,诸葛恪掌握吴国军政大权,初期革新政治,并率军抗魏取得东兴大捷,颇孚众望。此后诸葛恪开始轻敌,大举兴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军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后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
选自
本文“诸葛恪得驴”选自《三国志·吴书十九》,一说《古今谭概》。
《三国志》
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东晋〈汉晋春秋〉以刘备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睿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刘禅为先主传、后主传。记孙权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可读性极高。
《古今谭概》
古今谭概》又名《古今笑史》、《古今笑》、《谈概》,是明朝著名小说家冯梦龙写的笔记小说。内容大多是历代的典故,如著名的“州官放火。 本书是一部笑话集,也是一部幽默小品集,共分36部。作者冯梦龙从历代正史及野史笔记中搜集了大量可笑和有趣的故事,揭露社会丑恶现象及各种怪态、病态,既可使读者消遣自娱,也可以益智自警,是一部很具启发意义的读物。 以通俗文学创作著称于世的冯梦龙,留给后人的不仅有“三言”,还有不少用浅近文言文写成的名篇侄构。《古今谭概》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汇集历朝历代的上千则故事传说,涵盖了世间百态。这些故事传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可笑可乐,往往诙谐中带着机智,幽默中不乏哲理,而且多数故事都有事实依据。可以说,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它接近《聊斋志异》,而在内容上更像《笑林广记》,但比之深刻得多。读此书如人宝山,金玉琳琅,美不胜收。愿大家在恣情赏览之后,都有所斩获,携得几件宅贝归来。 《古今谭概》取材历代正史,兼收多种稗官野史、笔记丛谈,按内容分为36 类,一卷一类,所取多为真人真事,它们经过冯梦龙纂评,组成一幅奇谲可笑的漫画长廊。李渔为此书作序,称“述而不作,仍古史也”。 梁守中在《“辛未状元”三道试题的出处》中写道,“其中第四关书生(即‘辛未状元’)所出的三道考难黄蓉的试题,就来自明人冯梦龙的《古今笑》”。现存最早的是明代苏州阊门叶昆池刻36卷本。 本书小说简练、生动、幽默、但意义深远。由于其出版后没有引起反响,所以万历庚申 (公元1620年) 春重刻,改名《古今笑》,增“韵社第五人题于萧林之碧泓”的《题古今笑》和冯氏自叙》,《自叙》署“吴下词奴”、“前周柱史”。 清康熙丁未 (公元1667年) 仲春,朱在钟、朱姜玉、朱宫声昆仲三人,对该书复加删削,分为34 卷,改书名为《古今笑》,由李渔作序刊行。现即据叶昆池刻本影印。原书“不韵部”第15 和16 页“酬嘲部”,第22 页下半页,“微词部”目录第3 页,均据《古今笑》配补。另将《古今笑》冯氏《自叙》和“韵社第5 人”的《题古今笑》以及《古笑史》的李渔序,均附于书后,以作参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7 14:55
目录
概述
原文
译文
简要评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