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无疑是代表了科学界的最高学术水平,多少年来没有真正的中国籍科学家获此殊荣,很多国人在失望之后就开始习惯性的对诺贝尔奖加以讽刺和淡化,并将人们对诺贝尔奖的重视和期盼讥讽为所谓的“诺贝尔奖情结”,并认为中国人应该抛弃这种有害的情结。
目前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在诺贝尔奖中榜上有名,但中国本土科学家仍在榜外游离。这一事实也导致中国民众有很强的“诺贝尔情结”,“中国距离诺贝尔奖究竟有多远”之类的话题不时见诸于媒体。许多科学家也在探讨中国获奖的可能性、已具备的条件和某些方面的劣势,一位著名科学家认为:中国离这个奖只有一步之遥了。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则宣称:中国在20年内一定能得奖。
中国人的“诺奖情结”可谓源远流长。上世纪初诺奖初创,获奖对于贫弱的中国来说还很遥远。直到1913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第一位亚洲人获此殊荣。
囿于当时的客观条件,中国无力竞争
自然科学方面的奖项,自然就特别关注与科学水平没有直接关系的文学奖。很多人认为,作为一个饱受欺凌、内忧外患的 “诗歌国度”,如果能够赢得一项国际荣誉,无疑是赢得尊敬和证实自我的捷径。邻邦印度既然能够获奖,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于是,中国人的心头就开始有了 “结”。自此,无论是拒绝参选的
鲁迅,还是此后因过早辞世而与诺奖失之交臂的
老舍、
沈从文,都没能够让这个在期待和挫折中一再郁结的“诺奖情结”消散。
可为例证的是,2000年
李敖“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新闻轰动一时,他的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因此洛阳纸贵。李敖后来却半带自嘲地解释,任何大学的文学教授都有资格向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推荐人选和作品。而就在几年前,“安徽诗人叶文斌将角逐诺贝尔文学奖”这一近乎恶作剧的消息,仍然在同一时间占据了众多媒体的头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更是将国人的“诺奖梦”暴露无遗。
美籍华裔,因“将
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应用于一般的化学反应,以此控制化学反应的类型”获得诺奖
中国的著名作家对诺奖话题讳莫如深,和他们明了诺奖的评选原则及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差距有关,更和诺奖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无边非议有关。换句话说,这些中国著名作家本身都已经对获诺奖不抱什么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