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汉语
词语,拼音:jǐn shèn,指对外界事物或自己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
谷梁传·桓公三年》:“父戒之曰:‘谨慎从尔舅之言’。”母戒之曰:“谨慎从尔姑之言。”
东汉·
班固《
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朝廷大臣以谨慎不言为朴雅,以时进见者不过一二亲信。”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倘吴兵度我无备,乘虚攻击,何以应之?今夜防备,当比每夜更加谨慎。”
明·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爽字昭伯,自幼出入宫中,
明帝见爽谨慎,甚是爱敬。”
丁玲《母亲》一:“他也不禁有一阵凄凉之感,当然下药是更谨慎了。”
谨慎是处世之道,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倾向。持有此种态度的人,会对事物做整体的、细节性的考虑,小心评估利弊得失,并且反复思量自己的决定和行动所造成的结果,他(她)们经常是深思熟虑的,注重长期、实质的结果,远超过短期、表面的利益。谨慎往往给我们带来利益,是做人的优秀品质,但是如果过于谨慎,则会引起问题,如丧失机会。
谨慎是优秀的品质,它的意义在于很多
职业需要这种素质,缺少这种修养必然引起问题。例如“一招出错,满盘皆输”;
银行业稍不谨慎就会账目错乱;警察稍不谨慎就会出现错案;医生稍不谨慎就会出现人命。生活中需要这种素质。吃鱼不谨慎会扎刺,签合同不谨慎会丢钱,交友不谨慎会掉入深渊,过马路不谨慎健康受损。谨慎常常带来利益:“谨慎使得万年船”,“多一份谨慎,少一份损失”。
(1)做事
三思后行,思考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深入、仔细思考问题,反复核实,查找资料,咨询专家,确实无误再进行。(2)放下利益,放松心态。(3)必须考虑后果。(4)急则无智,不要急忙处理事情。(5)如果可能引起问题,要申请领导指示,否则推迟进行。(6)怎样谨慎讲话:多多观察生活,看看别人是怎样说话的;说话前想一想啊,没事模拟一下某个场景,然后思考一下其中所用的话。
过于谨慎,则引起问题:谨慎过度转而变为怯懦、畏首畏脚、战战兢兢;“穷死胆小的”说明很大一部分穷人就是过于谨慎;勇敢,为气魄,为胆量,勇敢过度则变为鲁莽有余。没有了勇敢,则不再有谨慎。勇敢是谨慎的生命!我们做事应该胆大心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