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芜菁
鞘翅目芜菁科动物
豆芜菁是鞘翅目芜菁科动物。
寄主及危害特点
芜菁寄主较多,除危害豆类蔬菜及豆类作物外,还可危害茄果类的辣椒、番茄、马铃薯;绿叶菜类的苋菜、蕹菜;禾本科的玉米,以及甜菜、向日葵、苜蓿、芝麻、棉花等经济作物。主要以成虫群集危害,大量取食寄主叶片、花瓣乃至果实,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与结实,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形态及习性
芜菁成虫为体中型具有鞘翅的甲虫,但鞘翅较柔软,前胸背板较鞘翅狭窄。条芜菁体黑色。头带红色,鞘翅上各具一黄白色条纹,以豆芜菁[Epicauta gorhami Marseul]为代表。斑芜菁体亦呈黑色,头黑色,鞘翅上有黄黑相间的横斑纹,以眼斑芜菁[Mylabris cichoriiLin.别名黄黑花芜菁]为代表。芜菁年发生世代,华北地区为1代/年,湖北为2代/年,华南地区年发生世代不详,估计2代/年以上。就豆芜菁来说,一代区成虫在6、8月份危害,8月份为严重危害期,大豆开花前后最重;二代区越冬代成虫于5-6月间发生,集中危害早播大豆,以后转害蔬菜。第1代成虫出现于8月,危害大豆最为严重,9-10月间转到蔬菜上危害。成虫多白天活动,活泼善爬,具有群集危害习性,受惊时则迅速分散或坠落地下,其腿节末端可分泌含有芜菁素(别称斑蝥素)的黄色液体,如人体皮肤触及,可引起红肿发疱。成虫产卵于土中,产卵前先用口器和前足挖一产卵穴,每穴产卵70-150粒,呈菊花状排列。芜菁成虫为植食性,但其幼虫则以蝗卵及土蜂巢内幼虫为食,如缺食物,则10天内可死亡。幼虫共6龄,1-4龄幼虫食量渐增,5—6龄幼虫则不需食料,末龄幼虫在土中化蛹。
防治方法
(1)害虫发生严重地区或田块,收获后及时深耕翻土,可消灭大部分土中虫蛹。
(2)人工网捕成虫。可利用成虫群集危害习性,于清晨用网捕杀。
(3)药剂毒杀。可于成虫发生期喷施90%敌百虫结晶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乱油5000倍液,或2.53功夫乳油3000倍液,1-2次或更多,交替喷施,喷匀喷足。另外,鉴于芜菁幼虫在土中活动,笔者建议在芜菁常年严重危害的地区,还可探索土壤灌淋药液,毒杀土中虫蛹的办法进行防治,以减少成虫虫口数,可能减轻成虫危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6 20:50
目录
概述
寄主及危害特点
形态及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