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孔从1976年开始从事
摄影创作,他的摄影方式有别于通常意义上捕捉现实瞬间的手法,他自己先行构筑场景,安排情节,摆布人物,然后再以照片的形式加以再现,他用经过精心打扮的人体模型来还原出一个个存在于他的童年记忆中的场面,同时,他还在这种场面中加入真人的少年,融合了他的文学幻想与童年记忆,贯穿于这些想象照片的主题多是宗教、节日、游戏、还有流逝的时间,弥漫着一种忧郁、感伤的气氛,真切地传达出他对过往时光与风景的乡愁。他的作品饮誉国际,被视为当代摄影从“照相”走向“造相”的典型,开了后现代摄影之先河。
油漆工出身的弗孔本身就是一个传奇,1975年他回收废旧人体模特,经过修整和再创造以高价卖给巴黎大型零售店。他迷恋上这种人形玩偶,开始用它们来充当演员构筑他奇特的空间剧幕。
弗孔作为
法国第2代摄影的代表人物,影响很大。但是弗孔在1995年停止了他的摄影创作,对此他的解释是:“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高峰,摄影在这个时期已趋于成熟。当这样一个时代结束后,随着摄影设备的普及,人们随时可以拍摄大量图片,进入了一个纯图像时代。我们就生活在一个被图像包围的时代中,很难分出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家了。我想自己要表达的已经完成,不想再重复自己。相对于摄影,我对诗歌、小说更有兴趣。”
从不拍摄生活现实状况的弗孔,在被问及对于美国摄影家南戈尔丁的“私人纪实摄影”看法时说:“这就是美国摄影,很贴近生活,但是也只是这样了。”正如他始终不肯被相机捕捉,他也不肯放弃对于内心梦想的坚持。在他看来,琐碎的生活现实永远不会进入他镜头中那个空灵的舞台。
国内摄影爱好者早已通过各种印刷品和文字对“
贝尔纳·弗孔”的名字耳熟能详。他犹如一位电影导演,在布置影片的场景、演员、服装、道具,并用摄影的手段把自己的梦幻封闭在画面之中。弗孔的所有作品都没有把镜头对准“活人”,他的“演员”都是回收的
废旧塑料模特。生活中的弗孔也拒绝相机的捕捉,当记者把镜头对准这位温文尔雅的摄影家时,他立刻敏感地闪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