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外资产指企业所拥有,但没有在财务账上反映,使得企业无法实施有效监督,容易流失的资产。
表现形式
企业由于偷逃税行为而行成的账外资产最初为
货币资金,当又投入到再生产时,就会存在于各个生产和流通环节,表现为不同的资金形态。
1、
账外固定资产。多表现为新上的
固定资产如设备、厂房、土地不在账目上反映。
2、存货溢余。包括
产成品、
在产品、原材料等货物,在实际盘点时实际数量大于账面数量。
3、虚假
应付账款。主要表现是企业账面上的“应付账款”大于实际对应客户的“应付账款”,而实际上已用账外资金部分和全部偿付,原因是企业按约定期限偿付债务时,账面资金没有足够的余额用于支付。另一种情况最常见的是“其它应付款”。企业为防止出现虚假应付款而引起的风险,多采取虚拟人名或以
股东及经营者的身份,做为应付款的对方,并根据账外现金情况转为企业账内资金重新进入
现金流转。
4、隐瞒账户。即将账外的货币资金存放于未向税务机关报告的银行账户,或存放在
个人储蓄账户之中。
5、
盘亏。盘亏做为账外资产存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比如
产成品出售后不计收入,一方面是产成品盘亏,而另一方面则是收入的隐瞒。
账外资产的存在具有周期循环性。一般情况讲当企业的账外资产足够多时,造成实际经营规模与账目反映情况相距甚远,此时,企业有可能采取再次注资等其它合法的形式将账外资产转为账内资产,所以账外资产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时限性,同时,企业如重复以往的偷税行为,则会又出现新的账外资产。但是,任何企业也不可能对账外资产做到及时处置以转入账内资产,由此产生账外资产的周期性。
税务处理
对账外资产处理我们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
核定征收,二是其它证据佐证下,以账外资产金额为根据按偷税处理。
1、账目混乱,不能准确核算应纳税金,按规定核定其
应纳税额。
对企业账目与现有资产严重不符,企业又提不出合理的理由,如统计错误,估计误差等,则可以定该企业账目混乱难以
查账。按照
征管法第三十五条第四款和实施细则之规定进行处理。这种情况一般适用于存货上有出入,不涉及较大其它账外资产并且不能取得账外资产形成的相关证据。此外,这种处理方法只是对检查期的纳税情况进行核定征收,不具有追溯性,相对其他税务处理较轻。
2、与其它证据相结合,形成证据链条,按偷税处理。
一个企业存有账外资产并不能直接证明该企业具有偷税行为,只能做为一种间接证据,按照
无罪推定的原则,在没有其它证据的情况下,仅凭间接证据不能定案,为此要十分注重对其它证据的搜集,就是通过其它证据证明账外资产是由隐瞒收入或
虚列支出而形成,并由于形成完整证据链条以做为定案根据。这些相关证据一般指账外资产资金来源是企业
小金库和账外收入,或证明其隐瞒了实际生产产量,或账面单价与实际售价不符以及
纳税人在询问笔录中承认账外资产资金来源于隐瞒收入和取得虚构支出的行为等有关情况,这些证据的形式可以是签定结论,现场堪查记录,询问笔录、
书证,其它录音录像资料等。
成因
1.成本中列支形成账外资产。
这是形成账外资产的主要原因,并且成本形成账外资产的渠道非常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会计制度改革后,对企业购置资产不再划分资金来源,企业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购置,但必须划清
资本性支出和
收益性支出的界限。在实际运作中,购置固定资产由于受制度的限制而不能实现,部分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违反《
会计准则》规定的要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用各种手段购置固定资产。这部分资产经过变通,没有在财务账上反映而形成了账外资产。如:假发票、假工程结算单等形成的账外资产。
(2)会计制度改革后,取消提取
大修理基金。不再划分大中小修理的范围,发生的修理费用直接在成本中列支,也可采用预提或待摊的办法,这说明企业修理费用的
使用权增大了。《企业财务通则》规定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在核算上属收益性支出。在实际工作中,每年都编制大修计划、并且每年都对大修理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导致一些企业为了完成大修理计划,以大修理名义搞计划外工程、计划外购置。制度规定修理费用是不增加固定资产的。这是不断形成新的账外资产的又一原因。
(3)实行专业化管理后,生产所需物资统一由供应处管理,基层不设仓库,给生产带来一些不便。第一,有些单位为了方便生产,多列材料领用计划,月底多领的材料财务上也不做
假退库手续,以领代耗,造成账外资产;第二,账外资产形成后,这些单位或用来调节
当期损益,或在账外资产上做假,来偷粱换柱,使得账外资产失去了监督;第三,有些单位嫌购置资产的手续繁琐,于是便到供应处领配件,回来组装,从而形成账外资产。
(4)
虚列支出,套取现金。一些单位通过虚列人员工资,开假发票等套取现金,形成账外资产。
(1)有些单位利用往来账户作为截留收入和上缴款项的避风港,各种收入和上缴款记
应付账款或
其他应付款,一旦时机成熟,就将此款转其他地方。或者,对那些
债权不明、无人要的债务,利用年终上下年接转的机会,多次变化户头,一旦时机成熟,便转“
小金库”,形成账外资产。
(2)有些单位为了购买小汽车、移动电话等专控商品,把发生的支出长期挂在
往来账上,甚至通过往来账户把资金转移到可代为购买
专控商品的单位购买专控商品。或者,将本单位的部分收入转入往来账户,用于购置资产,并将转进的收入和支出直接在往来账中
冲销,从而形成账外资产。
3.截留收入形成账外资产
(1)截留对外提供各项服务和
劳务收入,如为油田以外单位或油田第三产业提供加工维修、运输等劳务的收入,由于对这些单位提供劳务,直接收取现金,很容易成为被截留的对象。提供劳务的单位为了截留这部分收入,不惜采取降价、给
回扣等手段,内外勾结,坑害企业整体利益,使应成为企业收入的资金成了账外资产。
(2)截留私自变卖资产收入。有些单位目无法纪,私自变卖报废资产、废旧物资、剩余材料。有的甚至将生产用的紧俏物资私自变卖,如各种油料、钢材等。所得收入流入“
小金库”从而形成账外资产。
(3)截留职工
水电费收入。将职工水电费从成本中列支。职工个人交纳的水电费存入账外,不冲减费用 。另外,还有一些截留收入的现象。比如,截留
保险公司保险赔款,截留各种形式的回扣佣金、截留单位公房、场地、仪器设备等出租收入,截留职工罚没收入等。
审计方法
这是核查账外资产最主要的一种
审计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复核查对,用来审查
会计资料之间是否相互符合的一种审计方法。核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资料核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账外设备的审计。这些设备使用比较分散,不适合盘点法。这种方法是用实物统计资料与
固定资产明细账、卡进行核对。进驻被审计单位后向实物使用、管理部门索要实物统计资料。然后于财务、资产部门的固定资产明细账、卡进行核对,如有出入,就要进一步审计。
(2)支出核对法。成本支出明细项目较多,来源渠道复杂,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善于在盘多的支出项目明细中进行归纳分析,寻找线索。具体检查时从各项支出入手,看有无报支而无物资,有无虚报临时工工资、加班、夜班等虚假开支。对于是否存在账外车辆、手机的审查,还可以从成本中列支的
养路费、燃料费、水电费中进行审查。如汽车养路费凭证中注明车牌号、出厂年月、购买日期;电话费中注明手机使用人姓名、号码、月租金;修理费报销凭证通常注明所修车辆型号、修理部位及更换的零部件;燃料费则反映设备、交通工具的多少,据此以成本支出明细核对固定资产明细,如果账面固定资产寥寥无几,则说明是账外资产。被审计单位若以租用固定资产搪塞,再查资产租赁协议,其账外资产就会不攻而破。
(3)
银行对账单核对法。主要是将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明细账进行核对,以核对企业
银行存款的真实性,看有无将货币资金转出到其他银行,有无存在
对账单上有支而不记银行账的现象,重点检查银行对账单上一进一出而企业银行账上未反映的事项。
(4)银行账号核对法。审计前预先调查被审计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号。进驻审计后,要求企业提供与其相关的资料进行核对,如果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账号比审计掌握的账号少,那么未提供的账号则是被审计单位
账外账的账号,据此进一步要求企业提供账证,进而顺藤摸瓜掌握账外资金的活动情况。
(5)收入
核对法。一是通过查看被审计单位的
营业执照,了解被审计单位的
经营范围。二是查票据购买登记簿,掌握企业对外所开具的
发票、
收据的种类和数量。通过核对发票、收据
存根联与收入账所附记账联是否一致,审查有无将收入放在账外。三是审查企业的收入项目,如
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房屋出租收入、出售废料收入、
利息收入等,看有无体外循环收入,有无截留某项
经营收入。
(6)
往来账核对法。主要是通过应收
应付账款、其他应收
应付款与业务往来关系的审核,看资金
往来账户是否真实存在,有无将资金转到
账外经营购置资产,有无利用往来账购买专控商品等情况。
此方法适用于
审计计划外工程和账外材料,以及以各种名义购置的固定资产。账外材料及固定资产一般都是以实物形态出现在审计人员面前,只要到现场观察,就可收集到书面资料外的
审计证据。亲临现场进行实地观察,一是能了解到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貌,二是能发现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观察中对其所看到的建筑物、设备、仪器、材料进行记录,然后与基建项目计划、设备购置计划、
固定资产明细账、材料明细账进行核对,看是否有计划外工程、账外材料以及用各种名义购置的固定资产。
函询是通过向有关单位发函来了解情况取得证据的一种
审计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
往来款项的查证。通过函询可较为有力地证明
往来账的真实存在和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的可靠性,发现和揭示有关人员在销售、收款业务中发生的错弊行为。函询是对客户是否存在、资产是否存在的最好证实。
4.盘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账外资金和材料的审计。盘点是在单位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通过
盘点现金和材料,看账实是否相符。如有差错,就要追根求源。另外,通过盘点及有可能发现该单位截留收入情况及用
小金库购置资产的情况。
5.计算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账外材料的审计。到被审计单位后,对被审计单位的领料、生产用料进行统计,再根据一定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该材料的库存余额,再通过盘点该材料,如该材料账实有差额,就应对其差量部分进行追踪审计。
6.分析法。
这一方法适用于大修理形成的账外资产。审计时了解一下近几年的大修计划。再核实单位每月领用的大宗材料,询问太宗材料的用途。如果是修仪器、设备的,再询问本单位有没有修理部门,如果有,其大修理计划就是虚列的,有可能就是大修名义购置资产。
另外,在审阅凭证时发现设备大修理的价格跟设备价格差不多,这说明大修的发票是假的。有可能是以大修名义购置账外资产。
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
审计项目、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
审计方法。如果方法得当,便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账外资产是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它的存在一是容易导致资产流失;二是影响了资产存量的统计;三是成本的真实性受到影响,损害了所有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