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掉期交易指两种货币之间的交换交易、在一般情况下,是指两种货币资金的
本金交换。
掉期交易(Swap Transaction)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交易形式。更为准确的说,掉期交易是当事人之间约定在未来某一期间内相互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等价经济价值的现金流(Cash Flow)的交易。较为常见的是货币掉期交易和
利率掉期交易。利率掉期交易、是相同种货币资金的不同种类利率之间的交换交易,一般不伴随本金的交换。掉期交易与
期货、
期权交易一样,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
金融衍生产品之一,成为
国际金融机构规避
汇率风险和
利率风险的重要工具。
1981年,
IBM公司和
世界银行进行了一笔
瑞士法郎和
德国马克与美元之间的货币掉期交易。当时,世界银行在
欧洲美元市场上能够以较为有利的条件筹集到美元资金,但是实际需要的却是瑞士法郎和德国马克。此时持有瑞士法郎和德国马克资金的IBM公司,正好希望将这两种货币形式的资金换成美元资金,以回避
利率风险。在
所罗门兄弟公司的中介下,世界银行将以低息筹集到的美元资金提供给IBM公司,IBM公司将自己持有的瑞士法郎和德国马克资金提供给世界银行。通过这种
掉期交易,世界银行以比自己筹集资金更为有利的条件筹集到了所需的瑞士法郎和德国马克资金,IBM公司则回避了
汇率风险,低成本筹集到美元资金。这是迄今为止正式公布的世界上第一笔货币掉期交易。通过这项掉期交易,
世界银行和
IBM公司在没有改变与原来的债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情况下,以低成本筹集到了自身所需的资金。
1982年
德意志银行进行了一项
利率掉期交易。德意志银行对某企业提供了一项长期
浮动利率的贷款。当时.德意志银行为了进行长期贷款需要筹集长期资金,同时判断利率将会上升,以
固定利率的形式筹集长期资金可能更为有利。德意志银行用发行长期
固定利率债券的方式筹集到了长期资金,通过进行利率掉期交易把固定利率变换成了浮动利率,再支付企业长期
浮动利率贷款。这笔交易被认为是第一笔正式的利率掉期交易。
在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潮流的背景下,
掉期交易作为一种灵活、有效的避险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衍生工具,越来越受到国际金融界的重视,用途日益广泛,交易量急速增加。这种交易形式己逐步扩展到商品、股票等汇率、利率以外的领域。由于
掉期合约内容复杂,多采取由交易双方一对一进行直接交易的形式,缺少活跃的
二级市场和交易的公开性,具有较大的
信用风险和
市场风险。因此,从事掉期交易者多为实力雄厚、风险控制能力强的国际性金融机构,
掉期交易市场基本上是
银行同业市场。
国际清算银行(BIS)和掉期交易商的同际性自律组织国际掉期交易商协会(ISDA),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指引和准则来规范掉期交易,其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交易者和监管者的重视。
中国人民银行在07年8月发布通知,决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
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有交易员对此表示,新产品的推出符合外汇市场的发展需要,并且体现了央行最终建立由市场决定的汇率交易机制的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在其网站发布通知称,决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办人民币兑美元、
欧元、
日元、港元、英镑五个
货币对的货币掉期交易。如
easy-forex易信,
铁汇等具备银行间
远期外汇市场会员资格的境内机构,可以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