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需求动机是金融领域术语。
理论的观点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首要发展是围绕
交易动机所做出的更加精细的研究。原则上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币的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规模变量,虽然凯恩斯并不否认交易需求同利率有关,但他并未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关系。围绕这一问题,鲍莫尔(1952)和托宾(1956)结合库存的费用模型给出了一般的回答。鲍莫尔(1952)和托宾(1956)假定,人们持币与否包括两种相关的费用:持有现金的机会损失和处置有价证券的佣金
支出,由于这两种费用互为消长,个人决策将面临选择和权衡,并使得总费用最小,由此可导出鲍莫尔有名的平方根律:M=(2bT)/r式中b代表每笔交易的佣金费用,r代表有价证券利率。该式表明货币需求同收入T和利率的弹性均为1/2,这意味着货币不是奢侈品,其更深一层次的含义是,收入分布越是平衡,货币总的需求就越大,或收入分布越是不均匀,货币总需求就越低。
谨慎动机主要取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正如
凯恩斯所指出的,“由此动机持有之货币,乃在提防有不虞之支出,或有未能逆睹之有利进货时机。”但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货币需求,凯恩斯的分析未见细致,致使后来的经济学家分别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拓展和进一步规范,最有名的拓展之一是托宾的货币需求的象限分析,托宾巧妙地将谨慎需求和交易需求与
投机需求置于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并将谨慎动机限定于利率的不确定性这一范围之内。谨慎需求模型有关不确定性的其它发展是直接基于收入或
支出的不确定性,如惠伦(1966)所提出的谨慎性货币需求模型就属于这一类型。该模型假定:收支相抵后的净支出服从以零为中心的某种概率分布,σ为净支出的标准差,通过设定适当的风险概率,惠伦导出了立方根律的货币需求公式:M=2σ2br13。
投机动机是
凯恩斯最为关注和重视的一个动机,它是
凯恩斯货币理论区别于其它货币理论的一个显要特征,不过凯恩斯的投机模型是一个纯投机性的货币需求模型,在该模型中,
投机者面临的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借助预期利率,个人要么全部持有货币,要么全部持有债券,个人是个盲目的投机家,而不是多样化的投机家。为克服这一缺陷,托宾(1958)根据马克维茨(1952)的
资产组合理论发展了
凯恩斯的纯
投机性货币需求模型。这一理论可通过可
分离定理加以说明。第一,投资者根据各种
风险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确定资产的
有效集或
有效边界,这一边界与个人的偏好无关,引入无风险的货币后,投资者的有效集变为由原点出发与有效边界相切的一条直线。第二,个人选择直线上的哪一点作为最优决策点,取决于个人风险——收益的
无差异曲线,个人的无差异曲线与直线的切点即为投资者的最优选择,该点决定了在所有
金融资产中货币所持的比例,投机性货币需求由此比例确定。
三动机说
经典的货币需求
动机说指的是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三动机说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由三种动机决定:分别为
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和
投机动机。所谓
流动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它缺乏
流动性资产的欲望。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那么人们为什么
偏好流动性,为什么愿意持有货币呢?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出自于以下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⑴交易动机(Transaction motive)
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他把
交易动机又分为所得动机和业务动机二种。所得
动机主要是指个人而言,业务动机主要是指企业而言。基于所得动机与业务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
凯恩斯称之为货币的交易需求。
⑵预防动机(Precautionary motive)
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凯恩斯认为,出于交易动机而在手中保存的货币,其
支出的时间、金额和用途一般事先可以确定。但是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未曾预料的、不确定的支出和购物机会。为此,人们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货币在手中,这类货币需求可称为货币的预防需求。
⑶投机动机(Speculative motive)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
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因为货币是最灵活的
流动性资产,具有
周转灵活性,持有它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随时进行金融投机。出于这种
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之为货币的
投机需求。由于
交易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加上出于
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构成了货币总需求。
投机动机是指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
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
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凯恩斯认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随利率的变动而相应变化的需求,它与利率成负相关关系,利率上升,需求减少;反之,则投机动机货币需求增加。
三动机说发展
凯恩斯的
流动性偏好理论分析了人们持有货币的三大
动机,即
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种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对
交易媒介的需求,可合称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后一种动机的货币需求则是对闲置的货币余额的需求,即对资产形式的需求,可称为“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凯恩斯认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而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则是利率的减函数。
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对凯恩斯
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发展是围绕着三大动机的货币需求理论展开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鲍莫尔的
存货模型和托宾的
资产选择理论。前者是对凯恩斯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提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不仅是收入的增函数,而且也是利率的减函数。后者则是对
凯恩斯投机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在维持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呈反向关系的基本结论的前提下,分析了人们在同一时间同时持有包括货币在内的多种不同
收益率的
金融资产这一客观情况。
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说也是在凯恩斯三动机说的坚持上发展而成的,并包括了凯恩斯的三个货币需求动机,在分析方法上也采用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分析方法,对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的不同动机分别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再将相近动机形成的货币需求进行分类,研究它们不同的特征以及影响所在。
七动机说
新剑桥学派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仅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
投机动机等三种动机不能说明全部现实状况,应该予以扩展。英国经济学家西德尼·温特劳布(Sidney Weintraub)提出了
货币需求七动机说,认为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需求的动机可以扩展为七个。
七动机说内容
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说:
⑴产出流量动机;⑵货币——工资动机;⑶金融流量动机;⑷预防和投机动机; ⑸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 ⑹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⑺政府需求扩张动机。文特劳布认为,由于某些货币需求的目的、用途、特点基本相同或相近,并且其决定因素和影响面也大致相同,可以简要地将上述七个动机归纳为三类:
1、商业性动机。
它包括产出流量动机、货币—工资动机和金融流量动机。由于这三个动机都与商业性有关,故可归结为同一类。商业性动机是与生产或流通活动相连的。这种生产流通活动主要是企业家发起的,其流量是整体
经济活动、工资率和产出价值的函数。在
发达国家,由于工资的年增长率比就业的年增长率高得多,因此货币-工资
动机在其中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由商业性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可以称之为商业性货币需求。这部分货币需求主要有三个特点:
⑴商业性货币需求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商业性需要,媒介商品交换;
⑵商业性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取决于人们收入中的
支出部分,包括实际的消费支出和实际的投资支出;
⑶商业性货币需求引起的货币流通,其变动影响的主要是商品市场的价格。
2、投机性动机。
它包括预防和投机动机、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以及弥补
通货膨胀损失动机。由投机性
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可以称之为
投机性货币需求。这部分货币需求的特点主要有:
⑴投机性货币需求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
投机性需要,通过各种金融活动,使现有资产得以保值和增值。因此,这部分货币需求形成的
货币流通,是货币的金融性流通。
⑵
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而这种预期将直接影响其经济决策和行为。
3、公共权力动机。
这是因为政府干预经济时需要一定的货币量,尤其是在实施
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时,货币需求就会加大。由公共权力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可以称之为权力性货币需求。其特点主要有:
⑴权力性货币需求虽然主要为满足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动机,但并不形成独立的货币流通范围,其最终流向将融入商业性货币流通或金融性货币流通。
⑵权力性货币需求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经济政策,当政府实施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时,权力性货币需求就会增大,反则反之。
⑶权力性货币需求对经济的影响及其波及面是不固定的,并且最终通过商业性货币流通和金融性货币流通对经济发生影响,其影响的大小及其波及面主要取决于政府如何分配这些货币。
联系与区别
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说与
凯恩斯的三动机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主要表现在它是在凯恩斯三动机说的坚持上发展而成的,并包括了凯恩斯的三个货币需求动机,在分析方法上也采用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分析方法,对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的不同动机分别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再将相近动机形成的货币需求进行分类,研究它们不同的特征以及影响所在。
其区别主要在于:
一是论述的角度不同,文特劳布的七动机说从现实经济中经常存在的现象入手进行分析,更为关注货币需求与商品市场、货币市场的关系;
二是货币需求七动机说提出了一个
凯恩斯没有分析过的动机,即政府的货币需求动机,这个动机的提出与分析对于解释当代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不同程度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变动及其影响有较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