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拉尔手稿》是1991年中国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德)费拉尔(Villard,R.A.)。
简介
《费拉尔手稿》是费拉尔1896年8月22日呈报总税务司赫德的有关
清代邮票与明信片的备忘录,另附有摘抄的赫德、葛显礼、贺壁理、费拉尔的一些来往书信。内容涉及“大龙”、“小龙”、“蟠龙”、“慈禧寿辰”邮票及明信片的设计、印制过程,其中详述了邮票设计构图、面值、文字、规格、版式、发行时间,用纸及承印厂家、印刷费用等,内容翔实,文字通俗,是研究我国清代邮政、邮票、明信片、商埠邮票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费拉尔介绍
费拉尔(1860-1904) 法国集邮家。中国清代邮政时期邮票设计人员。1892年9月经海关造册处处长英国人葛显礼介绍,入海关造册处任绘图员。他负责设计的万寿、蟠龙邮票,邮资明信片,以及上海、镇江、重庆商埠书信馆邮票都很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风格。 费拉尔深知邮票的收藏价值和市场行情,曾利用监印邮票之便,将
未发行邮票及故意制造的罕品、变体据为已有。费拉尔因利用职权胡作非为,经人告发,触怒官府,于1897年7月23日被捕入狱,同时将其革职。出狱后,其邮集中的珍品被中外集邮家竞相争购。费拉尔在职期间曾写有《备忘录》,对
中国邮票设计印制情况记录颇详,已译成中文出版,书名为《费拉尔手稿》。 对于中国的
集邮爱好者来说,最为熟知的费拉尔作品便是
红印花邮票了,特别是红印花小字当一圆。在中国早期邮票设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费拉尔,原名Robert Alexis de Villard(即罗伯特·亚历克西斯·棣·维拉德,在早期中文邮刊上曾有“窦维拉”或“棣费拉德”等译名),出生于1860年,原籍德国,后移居巴黎(一说曾改入法国籍),能操德、法、英等多种语言。他自年青时起即善绘图,通音乐,颇有才华(附图1:清末时的费拉尔素描头像及签名式样)。 大约在1890年以前,多才多艺的费拉尔从法国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曾在上海学习中文,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相当的兴趣,并迎娶了一位中国女子为妻。值得一提的是,费拉尔对于中国的阴阳八卦、篆刻书法等都有涉猎。从他后来的设计作品来看,可以想象他在中国的传统图案设计和汉字楷书、篆书等字体的书写方面,曾经下了很大的功夫。
1891-1893年,受上海公共租界(由原英、美租界合并而成)有关当局的委托,费拉尔设计了数种
上海工部书信馆邮票和邮资明信片的图稿,其中的一部分(如“工部局局徽图”邮票)后来得以发行。1893-1894年,他在任职于大清海关上海造册处期间,工作之余又接受重庆英商“利川公司”在上海的代理处“公发洋行”(Rex&Co.,英商)的委托,为“利川公司”创办的重庆信局先后设计了第1版和第2版“江边宝塔图”邮票和“渔舟送鲤图”邮资明信片;1894-1895年,他又受
镇江英租界工部局秘书格里森的委托,陆续为镇江英租界的工部书信馆设计了以“金山寺宝塔”为主图的2套普通邮票、1种邮资明信片及1套
欠资邮票。
在此期间,头脑灵活、春风得意的费拉尔,还欣然接受远在日本东京的新式印刷厂家——筑地活版制造所的聘请,成为该制造所的驻华业务代表,并将他设计的重庆信局第2版“江边宝塔图”邮票和“渔舟送鲤图”邮资明信片、镇江工部书信馆第1、2版“金山寺宝塔图”邮票、邮资明信片和欠资邮票,以及上海工部书信馆“双龙图”普通邮票等,悉数交给了东京的筑地活版制造所制版印刷。想必从这几笔较大的业务中,费拉尔也获取了不菲的个人利益。
1896-1897年,由南京外侨团体主持开办的金陵书信馆,先后4次发行了图案相同的4套普通邮票,有资料显示也是由费拉尔设计绘图后,交由东京筑地活版制造所印刷完成。至于汉口英租界工部局开办的汉口书信馆1896年8月发行的第3版普通邮票(1套5枚),也有很大可能是由费拉尔从中介绍,所以才会交给东京筑地活版制造所印刷完成。
查史料得知,早在1892年9月,已在上海工部书信馆邮票及邮资明信片的设计方面“崭露头角”的费拉尔,就被派驻上海担任大清海关造册处税务司(即处长)之职的葛显礼(Henry Charles Joseph Kopsch,即亨利·查尔斯·约瑟夫·克普希,英国人)相中,招收进入海关造册处的印字房担任绘图师,职衔为“试用供事”(后转正,提升为“供事”职衔),主要负责当时的海关和邮政部门各种印刷品的设计绘图工作。
1894年,费拉尔奉命为海关试办末期的大清邮政,精心设计了慈禧60大寿纪念邮票(即“万寿邮票”)1套9枚,因此而受到其直接上司葛显礼的重用和总税务司赫德的赞许。其后在上峰们的授意下,1896年大清国家邮政“奉旨”开办后发行的第1版蟠龙、跃鲤、飞雁图普通邮票(统称为“
蟠龙邮票”),以及第1版蟠龙图邮资明信片等邮品的设计,也全部出自于费拉尔的如花妙笔。此时,费拉尔的邮票设计生涯可谓达到了“巅峰”时期。
为联系印制第1版“蟠龙邮票”等事务,1986年10月上旬,费拉尔曾远赴日本出差,在东京等地停留3个月,并在此期间设计、订制了已由海关试办的30处通商口岸邮局将要使用的英汉大圆戳。1897年1月上旬返华后,他又在海关造册处负责监督、办理了将小龙邮票、万寿邮票和
红印花原票加盖改为“暂作洋银”邮票之事(附图3:费拉尔设计的第1版蟠龙图邮资片,加贴
红印花加盖邮票,销盖“宜昌邮政局”英汉大圆戳实寄瑞典)。
此后不久,费拉尔根据上峰的意见,又在上海完成了第2版“蟠龙邮票”图案的修改、设计工作。可惜好景不长,1897年7月,自认精明的费拉尔因两年前承办镇江书信馆加印改值邮票的过程中,多有“伪造”和“营私舞弊”之罪而遭人告发,随即被捕入狱,并从此被海关除名,结束了他参与设计、印制中国各种早期邮票的职业经历。
出狱后的费拉尔在其中国籍妻子的陪伴下,继续在他早已熟悉的上海寓居,并凭借着此前保留下来的大量邮票藏品及相关设计图稿,与当时上海和欧美各地的许多华邮爱好者及外籍邮商颇有交往,直到后来因病双目失明。到了1904年,费拉尔的身体每况愈下,最后终于一病不起,在其上海的寓所内寂寞地死去,年仅44岁。
在中国早期邮票的设计、发行史上,作为目前唯一知道姓名的邮票设计者,费拉尔在清末时期的上海长达6年的邮票设计经历,直至今天,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继续研究、探讨的课题。
对介绍清朝有关的书籍及资料都进行了查阅,如:《
中国清代邮票目录》、《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国集邮百科全书》、《中国邮票史》、《实用集邮大辞典》等,从中也粗略了解了一些中国早期邮票的诞生情况。要想全面了解清朝邮票,不能不提到德国人费拉尔,费拉尔所著的《费拉尔手稿》一书,是一座里程碑,较全面记录了我国“大龙”、“小龙”、“蟠龙”、“慈禧寿辰”邮票等的设计印制过程。费拉尔虽然比起赫赫有名的赫德、德璀琳、葛显礼(H.kopsch)、帛黎,可谓一个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小人物,但费拉尔却是中国邮票史上第一位知道姓名的邮票绘图员,他在中国清代邮票史上虽曾有过不光彩的一面,但其对邮票的记载和设计等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书评
很长一段时间,我很想查阅《费拉尔手稿》一书,但苦于找不到书源,也买不到此书,因此这也成了我多年来的一个梦想。机会终于来了,2001年11月8日,安徽省马鞍山市发行《采石矶》普通邮资信封,近在咫尺的芜湖离马鞍山只有45公里路程,我在首发当日坐车赶到了马鞍山,直奔号称长江三矶之一的马鞍山采石矶,参加了《采石矶》普通邮资信封首发纪念活动,实寄了多枚邮资封。回来的路上,我到该市集邮专柜购买邮品,突然看到了梦寐以求的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费拉尔手稿》一书,我眼球为之一亮,当即欲购买。然而,营业员解释说柜下书柜门锁着,没有钥匙,开不了门,我只能作罢。后由于工作忙,就没有专门去马鞍山了。2005年10月25日,马鞍山市举办第一届
中国诗歌节,为此,国家邮政局特发行JP.133《第一届中国诗歌节》
纪念邮资明信片,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于当日上午赶到马鞍山市参加了首发式并购买了相关邮品;后又专门到那家邮局,看看是否还能购买到曾经见过的《费拉尔手稿》一书……当我透过玻璃橱窗往里看时,啊,《费拉尔手稿》还在!只是已积满了厚厚一层灰,可能是从没人过问,多年没人动过。但让人遗憾的是,我去的当日是星期六,正好是该集邮门市部休息日,我只能打道回府了。
购买此书,一直是我的心病。2006年高考,女儿考上了东北某高校后,我和爱人于2006年8月20日送女儿到学校,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到马鞍山段下高速拐进马鞍山市内,再次来到该邮局集邮专柜,欲购《费拉尔手稿》一书。可营业员告知,此书因长期无人购买,已交集邮公司入库了。经过这一波三折,我的锐气大减,怕与此书无缘了。我找到芜湖市邮资票品局孙大庆局长,讲明了我求知的愿望和购书的经历,孙局长是位十分善解人意、通情达理、为人热情的好局长,经他帮忙联系,很快就收到了马鞍市邮票公司寄来的两本《费拉尔手稿》书,圆了我多年的“费”梦,我如饥似渴地阅览此书,珍藏此书,走近费拉尔,更透彻地了解了“大龙”、“小龙”、“蟠龙”、“慈禧寿辰”邮票的真面目,也激发了我将清朝邮票研讨下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