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国昌
清朝官员
贺国昌(1856-1919年),字相吉,号奉生,青山镇葡萄村龙塘冲人,1856年(清咸丰六年)3月出生。出身书香世家,祖父贺澍恩是清道光进士,曾任山西省曲沃、太原知县,永亭知州。其父贺培桢为清同治拔贡,曾任河北省永清知县,均为官清廉。贺国昌1881年参加县学考试中秀才,后在族学私塾执教12年。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中举人,旋任湖南沅江县知县,后任祁阳、浏阳知县,清正爱民,百姓尊称为“贺青天”。
个人履历
贺国昌1856年(清咸丰六年)3月出生。出身书香世家,祖父贺澍恩是清道光进士,曾任山西省曲沃、太原知县,永亭知州。其父贺培桢为清同治拔贡,曾任河北省永清知县,均为官清廉。
人物生平
贺国昌1881年参加县学考试中秀才,后在族学私塾执教12年。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中举人,旋任湖南沅江县知县,后任祁阳、浏阳知县,清正爱民,百姓尊称为“贺青天”。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贺国昌被派往日本警官学校读书,其间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1905年回国,任湖南警官学校监督,湖南省矿务局提调,1907年任直隶(今河北省境内)知州,同年奉调入京师 ,任民政卫生处签事。不久托辞请求外调获准,派往贵州省任巡警道道台,旋任贵州提学使
1911年(清宣统三年),贺国昌官衔由三品升二品,他不为清廷的高官厚禄所动,明察清廷败亡在即,思想已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武昌起义胜利后,贺国昌以贵州省代表身份参加南京会议,发言中提出强军。建国、重视农桑、兴办工商、助民为学、用人取贤、提倡节俭、统一中华等10项主张,深为孙中山先生赞赏,手书“发言可隽”相赠。1911年贺国昌回到江西后,任萍乡保安会第一任会长,旋任袁州(今宜春市)知府。1912年2月,任江西省政事部长,后任民政长(省长)。
1916年,袁世凯复辟称帝,贺国昌积极参加讨袁斗争,并被江西省议会选为省长。袁以重金缉捕贺国昌,得友人相助,贺国昌东渡日本暂避。黎元洪当总统后,委任贺国昌为福建省省长,贺坚辞未就。1916年回故乡龙塘冲倡修族谱,修谱完成后返京。尔后闲居京城,潜心佛学。1919年贺国昌病逝于北京,享年64岁。 贺国昌逝世后,国民政府派专车将其灵柩和家属护送回萍乡,发给木制抚恤证,刻书“贺国昌先生不幸病故,其生平事迹保存在国史馆,现给抚恤金叁仟银元整。大总统徐世昌、财政部长龚心堪”。在京友人所赠挽联祭幛一同送至龙塘冲家中,赣西镇守使方本仁率萍乡官员出城迎接灵柩,湖南省数县派员来萍参加葬礼。安葬之日送葬人流达3华里之长。葡萄村民众后将安葬他的山岭三田岭改称“国公岭”,以示怀念。
贺国昌的后代
贺国昌的女儿贺黔云(1907-1973)生于萍乡。由于义宁陈宝簪任职湖南巡抚时,曾奏掉贺国昌任职湖南,故两家也系世交。1932年经贺鹏武(贺国昌之侄)妻子喻筠(萍乡喻兆藩之长女)牵线搭桥,贺黔云与义宁陈三立之五子陈登恪(1897-1974)在江西庐山成亲。陈登恪为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新中国成立后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右下照片为1935年摄于北平。前排右起第一人为贺黔云,后排右起第三人(戴眼镜者)为其丈夫陈登恪,时在武汉大学任教。旁边老者为其父亲陈三立老人。照片最左边是陈登恪的哥哥陈寅恪夫妇。
参考资料
贺国昌.安源区政府门户网站.2010-12-20
最新修订时间:2022-02-13 13:46
目录
概述
个人履历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