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夏人(Saisiyat),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分布在台湾北部中央山脉西侧,新竹、苗栗两县交界的山区,受泰雅人以及客家文化影响很深,以矮灵祭闻名。以鹅公髻山和横平背山的脊线分为南北两群:北部群与泰雅人杂居(新竹县五峰乡);南部群与客家人杂居(苗栗县南庄乡)。
基本概况
简介
赛夏人(Saisiat、Saisiyat)是
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约有7000人,在新竹和苗栗县交界的山区。赛夏人又分为南北两支,各有一名头目,各家族的长老地位崇高。族内盛行以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定为姓氏。宗教信仰是超自然神和祖灵、矮灵,两年一次的矮灵祭是主要宗教活动,其它不同的祭祀由不同的姓氏主持。他们在建筑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竹制品,形成了鲜明的竹文化。
居住地
赛夏人居住的
海拔高度约五百米至一千五百米间,人口约五千余人,是台湾山区各族中人口最少,分布范围最狭窄的一族,以矮灵祭闻名。
传说赛夏人的祖先发源于大霸尖山,洪水时期南下到达阿里山附近,沿着海边到达后来的居住地。赛夏人对外自称“Saisiat”古称狮设族,分南北二群:北赛夏自称(Sai-kirapa)又称大隘群,分布于鹅公髻山麓一带;南赛夏自称(Sai-waro)又称东河群,分布于鹅公髻山麓附近。
语言
赛夏人的语言分南北二
方言群,据
语言学家推测是较古老的南岛语言,可能出现在台湾的时间较早。为了适应当地社会环境,赛夏人大部份会讲国语、甚至以此种语言为日常用语,自我族群的
语言反而日渐淡忘,但因政府意识到各族群语言之重要性,开始推动“族语认证”才逐渐复原本赛夏语的使用人数。
衣饰建筑
衣饰以麻布自己纺织为主,背心由两张麻布二折而缝成,前后夹织花纹(在织的过程中,夹入不同色彩的织线,构成几何形花纹)头上有黑
头巾,上衣为长达膝部的对襟上衣,由两幅麻布对折背部缝合,前面对开。腰裙男性为丁字带,女性则以深色棉布制成的绑腿布,通常会在下缘缀以小铃。其他还有臂、腿、腕、头饰、腰饰等。
赛夏人的住家多位在山腹坡地或小台地上,因为居住在树木和
竹林盛产地,因此建筑材料多为竹、木为主树藤为辅。
民族历史
赛夏人早期也是事游耕、山地烧垦及山区狩猎。后来受到周围强势民族的压迫,土地利用范围逐渐狭窄,而转变为定耕农业和林业的型态。面对强势的外在文化,老一辈的赛夏人对于传统祭典就更加珍惜,排除了许多外力使赛夏人的祭典完整地保留下来,是台湾少数能保有祭典原味的族群。赛夏人属于
父系社会,以地域和图腾氏族为社会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三五同姓(同
图腾)家族聚居为一聚落。聚落又联合成一个
村落,村落中同姓家族则组成各姓之氏族祭团,是各姓耕地渔区的互助单位。在联合成一个部落联盟,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南赛夏或北赛夏。
历史传说
赛夏人本无
文字,都由长辈口传,赛夏起源传说依居住的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
1.东北部的赛夏人口传传说:洪水发生时,仅存于
大霸尖山(papak-waka,或oppeh-naboon)之夫妻为
始祖,其子孙到大湖、苗栗后再向南庄,到目前居住之地。
2.中部的赛夏人口传传说:与东北部一样是从大霸尖山的洪水传说开始,他们南下到达tamari或tamei(据说是阿里山附近),再沿着
海边到达竹南、后龙一带居住,按着再往山里走,竹北、北埔部曾经居住过,目前分布于台湾北部中央山脉西侧新竹县五峰乡五指山区与苗栗县狮潭、南庄大东溪一带,夹杂于泰雅人和
客家人之间,深受汉人和泰雅人习俗影响。
3.西南部的赛夏人口传传说:洪水传说的地点为附近的加里山(rainainura或pencon)后移至沿海的后龙附近,居住甚久以后逐渐往山脚地带移住。
文化艺术
舞蹈
赛夏人的
社会中所见的舞蹈主要项目仅有矮灵祭。矮灵祭呈现了矮人与族人相处的情形(如矮人拉着懒惰的赛夏人去看丰收的田地,以快舞步的方式呈现),到哀泣之处,舞步缓缓前进,快速的旋转与定点跳跃呈现了族人驱赶矮灵的心里反映。会使用“臀铃”(tapangaSan)作为
舞蹈道具。
音乐
赛夏人除了一般所唱的歌之外,矮灵祭的祭歌最为重要。一般的歌流传不多。矮灵祭的歌,由于每二年一次祭典中,由集体一起歌唱,且祭歌需要很长的时间吟唱,所以在族人中广受流传。除迎神歌之外其余都伴有舞蹈。而祭歌歌词内容非常具文学价值。
赛夏人两年一度的
矮灵祭,对赛夏的
音乐文化十分重要。矮灵祭有一套完整的祭歌,以十五曲祭祀为中心,曲谱有十六种,歌词四十八章,每章若干节,矮灵祭歌唱法并不像其他族群或现代歌谣的唱法,而是重覆着几段音节。要将全部的祭歌唱完、跳完,必得通宵达旦,几天几夜才会结束。和邻近的泰雅人互相影响,使用的音阶la、sol、mi、re四音阶颇为相近。
矮灵祭歌词包括《招请歌》、《出草歌》、《行乐矮人故地》、《雷女之歌》、《送神之歌》等,祭歌幽雅悲凉显露出对矮灵的那份恩怨交错及原始部落
巫术的神秘气氛。以歌曲而言,追述了矮人的教诲与祈求农作物的丰收。
乐器方面主要使用膜笛、杵、竹筒、臀铃。臀铃(tapangaSan)又称背响,是赛夏人特有的乐器,主要由竹管与薏仁的果实穿缀而成,目前有些臀铃用铜管代替竹管。
典礼
祭典:赛夏人对于祭典的分工非常清楚。如祈雨祭由潘姓主持。祈睛祭由夏与蟹姓主持。镇风祭由风姓长老主持。敌首祭由豆姓长老主持。这些规范,来自族里的神话传说与历史经验。
出生礼:以前的赛夏人在生子三日后,必须派人通知母家,因处于强大汉族与泰雅人之间,故极望多产而重男轻女。生女(Mingsarapaang,意为尘土般的),生男(Imapahksahabuhiol,指多一张弓)带箭镞、
糕饼至母家门口通报,母家则由一青年持镞与饼与通报者互换。
成年礼:15岁时要打断两颗牙齿,表示长大成人。成年仪礼与祭军神一并举行。祭军神常用敌首,参加祭仪的青年,要饮祭敌首的酒,用以取得成年资格,但现在已无此仪礼。
婚礼:男子二十至三十岁,女子十七、八岁至二十岁为适婚年龄,原则上男女年龄相彷或男长于女数岁,男方便可请氏族长辈至女家
求婚。女家如表同意,便会和求婚者互换烟斗完成许婚仪式。成婚前需先订婚,订婚后二、三年择期结婚。
丧礼:赛夏人认为衰老疾病死者为善终,死在床上、横死与战死者都算恶死。横死者就地掩埋并举行火祭,并且在掩埋的地方放置石堆表示禁忌。衰老疾病的族人在弥留时,家人将他移至地面后净身,等亲人断气后帮死者盛装打扮,接着将死者扶起并把两腿曲于胸前,以布包裹。
女子把刚煮好的饭放几粒在死者口中当作辞食,男子去野外找合适的埋葬地点,掘三、四尺左右宽的洞穴,将尸体抬至墓旁后,由最近亲属背向墓穴,以左脚蹴尸入穴(如尸体入穴面东为吉,面上或向西为凶)。接着以包裹尸体的布覆盖,然后在尸上洒
盐巴并把
茅草和泥土分次覆盖在墓穴上,最后用短竿插于墓穴四周,以石块围砌便完成埋葬。
埋葬时同一氏族的人必须参加,死者生前的遗物除武器外一律陪葬。葬第三天,家人蒸糯米饭、杀鸡到墓旁祭亡魂,然后家人全体食分,隔天一起把打猎回来的猎物吃掉,即解除丧服。
祭祀
播种祭(Pitaza):定期在四月举行,由主祭一人在某一天的午夜十二点过后,独自在预先选好的一块地上插上一根儿茅(茅草的一种),按着闭上眼睛,将小米种籽洒向田地,仪式就算结束。主要是祈求今年的农作丰收。目前只有
向天湖还保有此祭仪。
祖灵祭(Pas-vake):主要是祭祀去世的列祖列宗。举行的时间不一定,由二位长老主持,将插有猪肉、黏糕的供品及酒携至屋后空地行祭。祭品分为二份,向东的给善灵,向西的给凶死的灵。祖灵祭的另一个目的是家族成员的认定,透过仪式成为家族的一份子。
祈天祭:祈天祭为赛夏人与自然对话的祭仪,一年一小祭,隔年一大祭,祭拜神祇为天帝、天后,目的为祈雨、祈晴,或为镇风、驱疫。主祭为潘姓宗族担任,祭场坐落着竹编的灵屋、祭屋。第一天南北各姓氏代表聚集于山下河畔集会,次日宰杀猪只作为祭品,最后一天开始祭神仪式。
每年的3月13日至15日连续举行三天,整天不能进汤水,直到仪式结束才一起分享饭团。期间不得折损植物,祭品不可见天,须在房内用手吃饭。据说祭典期间必定放晴,十分灵验。
祖灵祭和矮灵祭:赛夏人除超自然信仰外,以祖灵祭和矮灵祭最具代表性。
为了适应当地社会环境的需求,赛夏人受泰雅人和客家人的影响很大∶从服饰形式与脸部刺青来看,深受泰雅人的影响;从宗教观念看,该族深受客家人的影响;若从语言现象看,则该族的语言几乎行将消失∶目前北部群以泰雅语为主,南部群以客家话为主。社会结构是以父系氏族组织为主。虽然赛夏人在文化的认同上有着严重的危机,惟该族两年一度的矮灵祭仍加强了两群的认同感。矮灵祭是赛夏人特有的宗教仪式,根据传说,这个仪式也是与外界接触后的产物。矮人虽非赛夏人的同类,但常造访该族部落,并传授农业技术,使其族人获益。惟因矮人好色,常调戏赛夏妇女,族人在爱恨交织下,乃设计杀害矮人。矮人罹难后,该族妇女虽免于骚扰,然农作物却歉收而酿成饥荒。在祈求矮人谅解的心情下,遂发展出矮灵祭。矮灵祭由南群先举行,再由北群接着举行。赛夏人善用仪式来加强人际关系∶家庭、氏族、村落、地方群、整个民族群的成员均由不同的仪式加以整合。此外,还有一种相当特殊的“麻斯巴络祭”,是女儿回娘家祭祀娘家的祖灵,禀告祖灵出嫁的女儿已有幸福的家庭,所特别举行的礼俗。其他重要祭典还有播种祭、祖灵祭。
特殊文化
赛夏人的氏族姓氏大都以动植物及自然现象作为氏族名号,如:风、根、
夏、
蟹、
日、
章(樟)等15个姓氏
文面与纹身:男女皆有,纹身则是猎头勇士的专利,通常刺青于胸前。男子成年时在上额及下颚各刺一列纹饰。女子仅刺在上额。和泰雅人在双颊刺上宽边的V形纹饰不同。猎过二个人头的男子则在胸前左乳肋骨刺第一道纹,猎三个首级者在右乳肋骨刺一道纹,往后如有收获依次再加刺纹。
肩旗(kilakil)又称“舞帽”、“月光旗”,是各氏族的代表。南、北群的造型不同,肩旗上面写有家族的姓氏,在矮灵祭时独立绕行于祭场,通常由族里的男子负责扛旗。
神鞭(Patbutu)是南赛夏人南祭团举行矮灵祭时使用的法器,北赛夏的仪式祭典中并不使用。神鞭由南赛夏朱姓的男性负责使用,若朱姓以外的人挥舞赛夏人认为会遭受天谴或不幸(若朱姓的妻子怀孕也不能碰,否则会对胎儿不利)。神鞭制作使用约二米的鹿仔树皮结索作成,根部留二十厘米,制成百步蛇头形做柄,其余除去木材部分,将树皮切割成三片交互编织成一条索,尾端在绑上八条约三厘米的藤条制作而成。传说神鞭象征百步蛇,有制煞避邪作用。神鞭的功能和意义在南赛夏人的眼中是一种传统信仰又可以抚慰他们心灵。早期的矮灵祭典中月光是很重要的,南赛夏人相信挥舞神鞭可以将乌云带走,为族人带来光明和平。所以南祭团在进行矮灵祭典若雨雾不止或乌云遮月的时候,认为矮灵作怪,这时由朱姓主祭者从祖灵屋里拿出神鞭,在舞场对着空气抽打,使神鞭发出“咻!咻!哒!哒!”声响,打的愈响亮,天气就会愈好。在矮灵祭典的时候,会有许多病患、小孩、妇女和老人都会上前去触摸舞鞭者的背部,据说这样可以扫除邪魔,祈求诸事平安。
手工艺
赛夏人的传统手工技术以纺织与编篮的
工艺在各族中最具特色。
纺织
纺织材料大多是由妇女自行种植的苎麻,晒干作为麻线,以织布机织成服饰。也会使用狩猎后经揉制处理的皮革。近代渐为
棉布所取代,通常和汉人购买棉布制作。
编织工具为水平背带织布机,主要用具有:
经卷:不织布时收藏其他工具和未完成的布料(三角形长筒状,为整块木头中间挖空)。
布夹:使用时放在腹部上,和背带绑在一起(两块长方形木条组合而成,扣合面有凹凸的榫接点,用来夹紧经线或织好的布)。
打棒:每穿入一条线便以打棒打紧使布更紧密(状似刀两端尖中间宽,用密度较高的木材制作)。
隔棒:用来区分线的奇、偶线。
固定棒:固定棒置于经卷后方,主要将经线固定。
综絖棒:综絖棒则配合所织花纹,使用不同数量以分出梭路。
桃花棒:主要是织花时挑起经线使用。(把竹子一端削尖而成)
梭子:两端都有凹口,让纬线绕在梭子上面,穿梭入经线内(扁长的棒状物,竹或木制作)。
背带:将布夹绑系固定于腹部(粗麻线编成的长带子)。
纺织的过程步骤如下:种麻→抽麻线→
纺线→框线→漂白→染色→打蜡→整经→织布。
纺织技巧
Hinippalatan:最简单的平织法,织出规则性十字形交叉的无纹饰布。
Hinihalos:无夹织花纹,以不同的挑线法穿梭经纬线制出有菱形浮纹的布。
Hinihoan:艳丽纹饰的布料,主要用来制成祭典穿的服饰。纹饰的织法利用提经挑花夹织的方式,以及赛夏人广泛使用的浮织或双层织法,搭配组合织出各种华美的纹样。
传统织纹图案常见的有菱形纹、卍字纹、○Ⅹ纹、线条纹等。主要由红、黑、白三色交错变化而成。以图案元素来说,和泰雅人的织布非常类似(菱形纹、线条纹)。赛夏人多将织纹图案视为是代表个人及家族传承的智慧与殊荣;每家有其熟练的图纹织造技术。
编器
常见的编器有米笾、米筛、种子篮、背篮、提篮、线篮、
便当、食篮、置物盒、藤帽、甚至放置祖灵象征物的神圣小藤篮等。赛夏人传统编器有特殊形式和技法,例如背篮为双肩带式的背篮,不像泰雅人或平埔人是额带式背篮,传统的背篮形式是喇叭型,上为呈圆椎状、下为图柱状,多以斜纹法编成细密无孔。现在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主要以六角形编法制的透孔背篮(Takil),用来装置各种杂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