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此诗明活字本题作《赠别沈四逸士》。《全唐诗》“人”字下注:“一作士。”沈四逸人:即
沈千运。吴兴人,后迁居汝北。家贫,性行端直。《箧中集序》《书史会要》载其“工文,善八分”。
元结《箧中集序》:“近世作者,更相沿袭拘限声病,喜尚形似……吴兴沈千运独挺于流俗之中,强攘于已溺之后,穷老不惑,五十馀年,凡所为文,皆与时异,故朋友后生,稍见师效。能侣类者有五六人。呜呼,自沈公及二三子,皆以正直而无禄位,皆以忠信而久贫贱皆以仁让而至丧亡。”《
唐诗汇评》:“沈千运,生幸年不详,吴兴(今属浙江)人,居于汝北(约今河南临汝).家贫,天宝中屡举进士不第,游襄、邓间。又游濮上,与高适交游。年已五十,尚无寸禄,遂归隐。人称沈四山人’或沈四逸士’。肃宗时,备礼征召,辞不应,卒。千运工旧体诗,气格高古。乾元三年,元结编《箧中集》,以千运诗为首,赞其能“独挺于流俗之中’。《全唐诗》存诗五首。”
③独坐:《
晋中兴书》:“陶淡字处静,年十五,便服食绝谷……设小床独坐,不与人共。”此指沈千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得世人理解。
④蹈沧海:隐逸逃世之举。《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彼秦者,弃礼仪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田单)归而言鲁连,欲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买剑:谓沈千运不惜重金买剑习武。
⑨孤琴:《
唐文粹》作“孤吟”,《全唐诗》“琴”字下注:“一作吟。”
高适于天宝九载(750)秋到濮上拜访沈千运,诗当作于此时。沈千运和高适是好友。天宝九载高适任封丘县尉时,专程造访沈;沈隐居汝北之后,又来看望高适,并有《
山中作》诗送给高适:“栖隐非别事,所愿离风尘。不辞城邑游,礼乐拘束人。迩来归山林,庶事皆吾身。何者为形骸,谁是智与仁。寂寞了闲事,而后知天真。咳唾矜崇华,迁俯相屈伸。如何巢与由,天子不知臣。”高适赋《还山吟》赠行,对他的隐居表示理解和支持。
此诗前八句写沈千运与众不同的修养,总括为“不可测”,其表现为独坐静居、乘舟蹈海、黄金买剑、耕田西山等,总之是我行我素,孤高自许,“独挺于流俗之中”(
元结语)。“我来”以下四句追忆ニ人交往情景オ一相见便成知己,开怀畅叙,越发亲近,无意之间得一挚友,相处虽短,感情却有如江海之深。“疾风”以下六句叙赠别,疾风、秋树、鸣砧、雁声皆为衰飒秋景,渲染别情,结尾二句直接抒情。沈氏独特的行事作风为高适所欣赏,但自己终究不能如此洒脱,赠别之中有欣赏羡慕对方之意。
高适(约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
岑参齐名,并称“
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
高常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