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化全川
四川省巴中市境内红军石刻标语
“赤化全川”是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红云岩上的石刻标语,是红四方面军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大创举,在通江还完整的保存着1700多幅红军时代的石刻标语,其中以“赤化全川”最著名,被专家学者誉为“石刻标语之王”,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錾刻背景
1934年春,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錾字队来到景家塬,原准备在石壁上刻一条“国民党是帝国主义的走狗”的石刻标语,当在石壁右侧刻好“国民”二字时,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刘瑞龙到此巡察,认为此标语字数太多,镌刻在崖壁上不壮观,显示不出气势,便把标语内容改为“赤化全川”。
刘瑞龙之所以这样改,是因为早在1933年8月,中共中央在《致红四方面军的信》中指出:“赤化四川的任务很迫切的摆在你们面前……你们有伟大的前途,全党都注视你们,你们应采取积极进攻的路线,在巩固原有阵地基础之上,来迫切的争取苏维埃首先在四川全省的胜利。中央向你们和红四方面军全体战斗员致极热烈的革命敬礼。”因此红四方面军把“赤化全川”作为土地革命时期开创、巩固、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战斗目标。
錾字队重新搭架,请巴中恩阳河一名姓张的小学教员书写“赤化全川”四个大字。石匠们坐在背篓或箩筐里,从悬崖上面用绳子放下,人悬在半空中作业……20多名石匠经过40多天的紧张工作,终于完成了这幅巨幅的石刻标语。
四个大字终于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为防止敌人破坏,每个字刻得非常深,字刻好后,再涂上白色的石灰水,使之更加醒目。
1935年红军北上后,当地乡绅闫升平、闫际风等人以一石二升小麦为赏,由甲长闫成文买墨汁、收集锅烟墨欲将“赤化全川”四字涂抹掉。由于崖高字大,字迹难以毁去,“赤化全川”才得以保留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著名诗人梁上泉以此为题材,写成长篇叙事诗《红云崖》之后,诗人又将《红云崖》改编成同名五场歌剧上演,从此,“赤化全川”闻名遐迩。
标语保存
1935年红军离开通江北上以后,当地恶霸地主闫升平、闫际风等人以12石小麦为赏,欲将“赤化全川”4个大字铲去。当地群众为保护红军石刻标语,组织人员趁夜间搭架,用糯米加炭灰泥浆将4个大字的笔画填平,最后报告闫地主已将字处理,才使这幅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保存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群众将填在笔画中的泥浆炭灰清理出来,使得“赤化全川”4个大字重见天日。如今,历经80年,“赤化全川”4字一如当年,数十里外清晰可见。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将石刻标语“赤化全川”纳入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内,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9 21:08
目录
概述
錾刻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