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曦台位于
岳麓山禹王碑下偏北方向的山谷中间。 赫曦台景区位于
岳麓山风景区东北部,
森林覆盖率达90%,是一处难得的生态绿地。开放时间5月1日至10月31日 07:30-18:00;11月1日至4月30日08:00-17:30。
简介
台的左右壁上有“福’、“寿”二字,字高丈余。其中“寿”字写得 龙飞凤舞,相传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罗典“重赴鹿鸣”(清代考举人,主考举行宴会称“
鹿鸣宴”,六十年后,举行纪念,称重赴鹿鸣),有一远方来的道人,用竹帚蘸黄泥水写的,后由罗典另写“福’字,置于左壁。台后即古桃李坪,“五百天桃”源出于此。
1167年(宋
乾道三年),
朱熹自闽来访张,讲学岳麓、
城南书院,停留二月,常晨起登麓山观日出。在《云谷山记》文中说:“余名岳麓山顶曰
赫曦。”张筑台,朱熹题额“赫曦台”。后废。 1528年(明
嘉靖七年),知府
孙存乾隆五十年),山长罗典在书院大门前坪建一台,曰前亭,又名前台。
1821年(道光元年),山长
欧阳厚均发现赫曦台原碑刻,为存
朱子故迹,改前亭名赫曦台。1868年(同冶七年),巡抚刘昆重修时,台前更置石柱一对,坪铺麻石,增建围墙。 台为湖南地方戏台典型形制,前部单檐歇山与后部三间单层弓形硬山结合,青瓦顶,空花琉璃脊,弓形
封火山墙,挑檐卷棚,呈凸形平面,前后开敞,可登石级而上。
地理位置
赫曦台位于
岳麓山禹王碑下偏北方向的山谷中间。 赫曦台景区位于
岳麓山风景区东北部,
森林覆盖率达90%,是一处难得的生态绿地。原址为岳麓山顶,朱熹称岳麓山顶为“赫曦”,后来建造了“赫曦台”,清朝时期被毁。重建于岳麓书院台前,称为“赫曦台”。
发展历史
建筑特色
赫曦台为湖南地方戏台典型形制,前部单檐歇山与后部三间单层弓形硬山结合,青瓦顶,空花琉璃脊,弓形封火山墙,挑檐卷棚,呈凸形平面,前后开敞,可登石级而上。
关于赫曦台的传说
台上左右壁上分别有“福”、“寿”二字,各高1.3米,据传1807年(嘉庆十二年)罗典
重赴鹿鸣仙迹现台中置双面屏风一块,一面绘有修复后之岳麓书院平面图,另一面录
朱熹、
张栻、
王守仁、
毛泽东之题诗。
荆江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为了感谢陶侃为民除害,将他立足发箭的射台,称为射蟒台。
相关文学作品
赫曦台四景·鸡鸣出日
神龙飞上使人惊,烁眼祥光成五色。
扶桑欲出升何难,认取真情凝太极。
赫曦台四景·中夜白云
朝代:宋 作者:熊禾
赫曦中夜真奇绝,起视茫茫大瀛渤。
风涛雪浪无际涯,绝岸时看孤岛出。
洪炉巨甑如蒸炊,囿形宇宙非金石。
直凌倒景窥三光,俯视尘寰如超越。
赫曦台四景·中宵皓月
朝代:宋 作者:熊禾
赫曦日夕真奇绝,最好中秋看明月。
竦身飞上第一峰,不觉清寒近天阙。
今宵端正照山河,长笛一声愁欲裂。
赫曦台四景·薄暮明霞
朝代:宋 作者:熊禾
赫曦薄暮真奇绝,初到残阳复西没。
仙霞山外何处山,五彩云霞互明灭。
须臾群阴解剥尽,雨脚如麻渐开豁。
冥冥勃勃不可留,空有残霞半天赤。
望赫曦台
明朝 王守仁
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
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
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
1955年10月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赫曦台”说
台,在新版《辞海》中解释的第一义为:“高而平的建筑物,一般供眺望或游观之用,如暸望台、亭台楼阁。”最初由人工建筑的台,除烽火台外,乃是供皇室祭拜天地神明或游观远眺之用。后来称台而最有名的,如西汉长沙王刘发因思母而登高远望的定王台,传说就是他每次派员送米到长安,再由长安取土回长沙所筑成的。杜牧的名诗《赤壁》中所写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深锁二乔”的铜雀台,则是汉建安十五年曹操所筑的晚年享乐之地,死后仍遗令歌伎们定期在台上为他表演歌舞,本身就是舞台。其他如后来所称的戏台、舞台、点将台、阅兵台、观礼台、观景台以及望仙台、望乡台等等,或露天或上有盖顶,高度不拘,但都只有一层,多层的便被称为楼或阁与塔了。还有因山体的自然形态而称作台的,乃高山之顶或山上有一块较大的平地,尤其是巨石平台,如著名的山西五台山,就是因为“五峰耸立,峰顶平坦”而得名。在全国各地大小山上因此而被称作台的比比皆是,特别是寺院因山就势而建,必选较平之地,尤多以“南台寺”“东台寺”“西台寺”“天台寺”等来命名。
朱熹(1130-1200年)是一位与长沙有密切关系的历史名人,既于宋乾道三年(1167年)自福建武夷山来长沙与张栻(1133——1180年)会讲,逗留两月有余,此前还曾任过潭州南岳庙监;又于绍熙五年(1194年)以荆湖南路转运副使(或曰安抚史)出知潭州,有旨以“长沙巨屏,得贤为重。”(《宋史·列传一百八十八》)因之,凡属他在长沙的所有行踪,皆为后世所有闻必录。《一统志》载“朱子尝改岳麓山顶曰赫曦,亦以名台”,便是今岳麓书院大门内有一座赫曦台的最初来历。
赫曦,即乃辉煌明亮的阳光,原本并无典故。屈原《离骚》:“陟升皇之赫戏(同曦)兮,忽临睨兮旧乡。”就是说“在东方初升起的明亮的阳光里,我一下子看到了故乡”。《初学记》载晋夏侯湛《大暑赋》云:“何太阳之赫曦,乃郁陶以兴热。”更是形容这日光是火热的了。
朱熹与张栻其时尚是盛年,两人与随从登上顶峰之后,发现有一平坦处可供小憩,时正艳阳高照,朱熹便称此处为赫曦台并两人联句以纪游踪。传说张栻因之于此建台,恐怕只是今人的一种揣想,实际或只是立了一块碑以纪之,并非建有可称之为榭的建筑物。
可列举的理由不止一条,最主要的一条是:如果由两位大理学家联手在山顶兴建有建筑形态的台,便是千秋名胜,后人的题咏和碑刻必多,历代的州、府、县志以及《岳麓志》、《一统志》和
野乘等必然有详尽的记载,为何皆付阙如,连原址在何处都不知道?明嘉靖戍子(1528年)的长沙知府孙存也就应该将山上的台重建或重修,而不会在山下去建亭了。实际上孙存所建的亭子,当时亦并未以“赫曦台”正式命名。立于岳麓书院大门内的赫曦台,是清道光元年(1821年)由山长欧阳厚均改建的一座真正可供演出的戏台。毛泽东主席于1955年10月写的《和周世钊同志》诗中的“卅年重到赫曦台”亦即提此。
如果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罗典初建时算起,这座建筑已经有200余年,无论从历史意义与建筑美学的角度,皆是岳麓书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