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华,分析化学和化学史家。早期研究分光光度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致力于世界化学史和中国古代化学史研究,特别是中国炼丹术的化学研究,方法别致、论述严谨、有众多重要发现,对弘扬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做出了显著贡献。
人物简介
1932年8月30日 出生于北京。
1951-1955年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
1955-1987年 北京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88年至今 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
1984-1996年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兼化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
1986年至今 北京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主任。
人物生平
赵匡华祖籍
浙江杭州,1932年8月30日生于北京。父亲赵乃抟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曾任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母亲骆涵素为中国第一代营养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因此他自幼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1945年,赵匡华考入北平辅仁大学附属中学。在那里他最喜欢的课程是国文和历史,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广泛。1948年他转入北平师范大学附中高中部学习。这所学校是中国著名的培养理工科学子的摇篮。三年的教育使他萌生了在科学上创新的强烈意愿,希望有朝一日能跻身科技行列,为振兴祖国,建功立业。尤其是受了著名化学教师符绶玺老师的鼓励和启发,使他在毕业时选择了攻读化学的方向。
1951年赵匡华考入
清华大学化学系。次年院系调整,他转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在大学的四年里,很幸运,所学各门基础课程都是由当时中国化学家如
张子高、
黄子卿、
邢其毅、傅鹰、
唐有祺、
徐光宪、
严仁荫、
高小霞等教授讲授的,加之他个人勤奋努力和社会环境的平静,使他在化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上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对他以后研究化学史极为有利。1955年他在严仁荫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题目为《亚硒酸钍均匀沉淀——钍的容量测定》的毕业论文,该文于1958年在
《化学学报》上发表,1959年又刊载在英文版《中国科学》上,通过这项工作使他在化学实验方面受到了严格的训练。
工作经历
1955年北大毕业后,赵匡华一直任教于母校。在1956-1964 年间他曾讲授分析化学、光度分析;1971-1974年曾讲授基础化学和稀有元素化学与工艺等课程,并编写有关教材4部,在科研上从事光度分析法的研究,率先开展了催化法和胶束增溶法的试验。1975 年北京大学化学系与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议定合作编写了一部《化学发展简史》,北大负责世界化学史近、现代部分。赵匡华被安排为写作组的主要成员,并成为最后的全书统稿人(该书于1980 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个机会使他能安静下来系统地研读了前人的化学史专著,统观化学发展的全貌,寻找新的研究方向;又有幸时常能向编写组中的黄子卿、张青莲两位老师求教,并在学风上得到他们的感染。从那时,他在研究ICP光谱分析之余逐步开始了化学史研究,经常与老同学
郭正谊一起切磋化学史研究中的问题,探讨研究的新课题。到1982年,他终于给自己制订了开展化学史研究的规划。鉴于此研究课题的广泛性和艰巨性,他只得先做“票友”而后“下海”,最后毅然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化学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化学的研究上。
从1983年开始,他在北大化学系为大学生、研究生开设化学史课程,同年又开始招收化学史硕士研究生。在众多老教师的支持下,1986年他终于争取到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建立自然科学史—化学史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在全国,迄今仍然是首例。从此,使他更快、更有成效地开展了中国化学史研究,并得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赞助。特别是他开拓了中国炼丹术化学研究的新领域,考证严谨,论述博恰,成就斐然。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著5部,成为中国当前化学史界造诣很深的学者。在此期间,他积极参加了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活动,广交科学史界的学友。自1984-1986年,他连任该学会的三届常务理事兼化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并在1985年主编、出版了《中国古代化学史研究》,汇集了1978年以后中国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了全国的化学史研究。
出版图书
方法
赵匡华借鉴、综合了前人的经验,全面应用了各种科学的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研究中国古代的化学:①广泛严谨的文献考查和考证。为此,近20年来他广泛阅读了诸家经典、古代
工艺技术著述、多种类书、历代本草方剂著录、笔记小说、古代方志。而且每遇别人的引文必检索
原著核对。②尽可能地设计、进行模拟试验研究。而为冲破古代炼丹术的迷雾,则非此途径莫属。③充分利用考古和文物检测所揭示的关于古代化学的发展信息。例如他自己就分析检测了千余枚中国历代钱币,从而使他能判断出宋代胆铜的质量及其工艺衰亡的原因,又使他为论证嘉靖年间开始用金属锌铸造黄铜币找到了有力的旁证。④努力开展对现存中国传统工艺的社会调查,这项调查也是他所指导的研究生的必修科目。例如他们调查过
山西土硝和池盐的生产;
安徽、
湖北的土法染布;
西藏的土法炼铁、百科工艺和藏医方剂。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炼丹术化学研究
赵匡华指出:炼丹术是古代方士自觉的应用化学手段制造药剂的活动。这种试图用人工的方法制得可令人长寿不死、可点化铅锡为金银的神丹,其目的在古代固然都不可能实现,但他们在炼矿物原料的活动中观察到很多化学现象,研究了化学变化的条件(所谓掌握“火候”)和规律,制造出了许多新的化学物质或模仿出了一些天然物质,取得了很多提取、精炼和制造药剂的经验,也研制了一批最早的化学实验仪器和反应器,试探了这些药剂的医疗作用符合生理效应。而且这些成果最终并未随着炼丹术活动的消亡而被抛弃,却为医药学家所继承并发扬光大。他们虽未能点石成金,可是确实炼制成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合金,丰富了炼制合金的经验。所以炼丹术是真正的古代化学实验活动,是化学的原始形式。赵匡华选择了这个被长期禁锢、又都知难而退、但却很有意义、不应该回避的重大课题,作为研究的一个主攻方向。
赵匡华曾从“假求外物,以自坚固”、“变理阴阳,运用五行”、“金石自然进化”和炼丹术火候易学基础四个方面首次全面、透彻地剖析、阐解并评述了中国炼丹术的思想和理论。他的主要长篇论文“中国炼丹术思想试析”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977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华文化奖。赵匡华对数部汉代丹经反复研读破解,参照对比,终于拨开迷雾,去伪存真,辨明了早期炼丹术中的“还丹”与“金液”;又确认了《周易参同契》中的黄牙为氧化铅,而非硫磺,进而透彻论证了《参同契》所论为铅汞大丹说,而非硫汞大丹论,澄清了长期的混乱。此外,他还驳斥了长期以来国内外某些学者对《三十六水法》的错误解释。赵匡华通过对历代丹经的考证、辨析和系列的模拟试验,探明了一系列药金(用药剂点化的“黄金”、“白银”)的实际成分,澄清、修正了李约瑟(J.Needham)的臆测。赵匡华进一步论证、剖析了黑火药的发明与中国炼丹术的相互关系。赵匡华提出了中国炼丹术在世界上最早发现了单质砷的论断,准确的提供了有关历史的完整记载,并以模拟试验做出确证。赵匡华基本上考证、判明了炼丹术和本草方剂中各种汞制剂、铅制剂和砷制剂的升炼工艺演进情况。犹如披沙拣金,他全面地揭示了中国炼丹术的化学内涵和科学成就。
中国古代冶金化学的研究
赵匡华重点研究了中国冶炼倭铅(锌)的历史,判明最迟冶炼成功于
明宣德年间,嘉靖年间则开始大量用于铸造流通币。他又曾对前人的各种论点逐个进行了剖析,辨明了是非。与此相关,他首次考证了中国历代的“黄铜”的内涵,也澄清了不少混乱。赵匡华据文献考证和模拟试验首次判明了中国古代有两种白铜,即冶金工艺中的镍白铜和源于炼丹术的砷白铜。既考证了它们的工艺过程,又澄清、纠正了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普遍发生的判断错误。这项成绩得到科技史界的极大兴趣和高度评价。赵匡华全面考证了中国古代的金银分离技术及其化学成就,并对古代硝与矾的化学作了全面清晰的考证,澄清了历史上长期混乱的描述。
中国古代陶瓷化学的研究
赵匡华曾对中国古代传统铅钡玻璃和钾玻璃的发明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它们分别来自冶炼中的经验和炼丹术中人造玉石的方术。
中国古代染色化学的研究
赵匡华系统地考证过中国古代植物、动物染料的品种及历史,探讨了染料加工工艺及染色工艺中的化学过程;特别是他首次论证了中国在先秦时便已确立了关于“色”的基本理论——正色与间色之说。近年赵匡华与自然科学史研究员周嘉华合作完成了百万余言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巨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化学的面貌。它几乎包容了他们的全部研究成果,体现了他们的科学史观和学风,当然也综合了近20年来其他中国化学史、冶金史学者的新成就,因此可以说它又是对中国化学史研究的一个大检阅和全面总结。
著书成就
赵匡华力主高等学校化学系的大学生应该学习世界化学史,尤其是应熟悉近现代史。他在很多场合广泛议论过学习科学史的各种意义,而且有独到之处。例如他曾指出:大学生学习科学史的主要意义还在于提高科学素质,它不仅激励青年学子科学上艰苦奋斗、勇于攀登、坚毅不拔的精神,而且更能帮助青年人借鉴前辈科学家的科学品质:他们如何选择关键的科研课题;他们如何在纷乱中找出行进的方向;他们如何运用想象力,提出科学假设;他们如何求证和设计实验,并提高实验效率;他们如何敏锐地抓住机遇;他们如何归纳实验结果,又进行推理;他们如何与同行共事,如何组织研究集体等等。这些归纳起来可以称之为科学研究的艺术。
赵匡华从1983年到1993年连续10年没有间断地为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大学生开设了世界化学史课程。他每年都要修改一次讲稿。1989 年他完成了《化学通史》的编著,该书于1995年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赵匡华在准备和讲授世界化学史的同时,也曾对近代化学史中的某些重要专题进行过深入研究。例如他早在1982年就对
化学元素发现史提出了有创见的论述,撰写了“107种元素的发现”。又如1987年他首次揭示了牛顿的微粒说对化学原子论的重大启示作用,确立了牛顿在近代化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再如,1989年他和曾敬民率先在中国澄清了波义耳关于化学元素的见解,指出:他并没有提出科学的
元素概念,近代元素学说的真正奠立者是拉瓦锡。再者,《化学通史》对近代化学家们如何从原子量与当量的迷乱中走出来,完成了原子量的测定;对立体有机化学的建立过程;对放射性与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等等有十分引人入胜、极富启发性的描述。
赵匡华为人忠厚谨慎,澹泊谦让;待人正直宽容,崇尚信义。在40多年的教学、科研中一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执着追求,力争创新。他的兴趣相当广泛,喜欢欣赏古典文学、京昆戏曲、中国书画、古币陶瓷,而且在玩赏中也充满了“书生气”,总要追究一下它们的原理、源流,颇为“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