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怀(?-1603年),字宁宇,巴县(今重庆市
大渡口区八桥镇五一村)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授山东汶上县令,擢为
御史,迁
兵部右侍郎,后历任应天、保定、陕西、福建、湖广五省巡抚,明兵部尚书,追赠太子太保。
赵可怀的远祖,是宋代任长沙太守的
赵高峰,后来,赵氏家族迁徙到重庆府巴县的今重庆大渡口区八桥镇五一村附近。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赵可怀为乙丑科进士。授山东
汶上县令。在汶上县任职期间,屡著异绩,得到升迁,后迁任兵部右侍郎,巡抚
应天(今江苏南京),兴利除弊,江苏的老百姓很钦佩他。
赵可怀重视
格物致知。他在任应天巡抚时,
利玛窦编绘了一本世界地图名曰《
山海舆地全图》。广东
南雄同知王应麟将拓印的《
山海舆地全图》送给赵可怀,赵可怀非常赞赏,将其摹刻在苏州姑苏驿外的大石头上。他还自撰一跋赞美该图,拓印下来赠送友人。知道利玛窦正在南京,赵可怀便盛情邀请他到自己的驻地
句容游览,并讨论了数学问题,还请他制造历算仪器。
万历二年(1574年),赵可怀任
福建巡抚都御史、广东左参议。赵可怀任职期间,倭寇多次从广州沿海侵犯。万历二年冬,倭寇攻陷铜鼓石(现广州市黄埔区南岗镇一带)、双鱼城(位于阳江市阳西县上洋镇双鱼村,距县城三十公里,坐落在龙高山西麓)。广东总督侍郎
殷正茂、檄总兵
张元勋、赵可怀带兵抗击倭寇。张元勋带兵千里急行军,副使赵可怀带兵从新会赶来,配合张一同围剿倭寇。倭寇败走儒洞,赵可怀带兵与张元勋一起,在倭寇逃跑的道路上埋伏,两头夹击倭寇。倭寇败走,赵可怀又率领将士追击到书村,彻底打败了倭寇。这次围剿倭寇,赵可怀配合张元勋,“大败入侵之寇,大败倭寇,俘斩八百一十二级”,共夺回被拐男女千余。赵可怀平倭有功,被诏入为工部左侍郎。
万历十七年(1589年),赵可怀任巡抚陕西都御史,他很重视古迹文物的保护。当时,西安鼓楼主体结构损毁严重,赵可怀力主重修。鼓楼竣工后,赵可怀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亲自题写了“声闻于天”四个大字,字大盈间,苍劲挺拔。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朝廷发生一起奇案,就是史称“楚宗叛乱”的事件。武昌楚藩镇国将军朱华趆上奏称:楚王
朱华奎系昌宗之异姓子嗣,此即轰动一时的假楚王案。后因大学士宰相
沈一贯受朱华奎重贿,力庇朱华奎,坐朱华趆诬告,废为庶人,押之凤阳。第二年,楚王朱华奎为表忠心,献万金入都修建宫殿,有人揭露这事是朱华奎行贿,数百人拦道抢夺,发生抓扯,聚众捣乱,鼓噪军门。赵可怀开门劝解,申明祖训国法想平息骚乱,命令有司抓捕惩治不听劝阻的人。这时,与朱华奎同宗的朱蕴鉁等,恨赵可怀治楚狱不平,聚众冲入抚院。其中有一人发愤突起,以手械击赵可怀。赵可怀就这样被打死于任所。
赵可怀死后,赠
太子太保,赐
祭葬。
王尔鉴写的《巴县志》评价赵可怀:“可怀居官四十余年,历抚五省,清贫如秀才时。朝论乡评,群相推重,时谓渝州人物惟曹自山、赵宁宇不愧典型云。祀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