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庵(生卒年不详)
吴式太极拳的第三代传人,他是清光绪年间生人,为
吴氏太极拳“南吴北王”
吴鉴泉、
王茂斋两位宗师的入室弟子,也是顶门高足。年岁较长的弟子,兼得吴鉴泉的传教,也曾到上海帮助教过拳。精于推手,技艺居一流,传徒不多,有
李经梧、孙枫秋诸人从学求教。
生平经历
据说,他当年学吴氏拳时,六个月都学不会一个“揽雀尾式”,老师说:“你就甭学了。”但赵说:“老师那我就跟着吧。”于是此后练拳最早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认真刻苦,寒暑无间,又加天资淳厚,从学于先师王茂斋,后继拜吴鉴泉。为习武终生未娶,终成炉火纯青之功夫,尽得吴氏拳奥妙。据
李经梧大师说,赵铁庵长于“七星手”,李师曾在太庙(今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亲见赵用吴氏“抱七星式”将一个来拳场挑事的壮汉放出近两丈远,壮汉被发出倾倒在紫藤花架上,时正紫藤花盛开,花朵被震得漫天飞舞,散落一地,而壮汉已不能动弹。据某吴氏传人告知,当时
王茂斋有三大高足之说:一为次子
王子英,一为赵铁庵,一为
修丕勋。而
吴鉴泉南下传拳(原是应弟子褚民谊之请拟委之出任中央国术馆馆长,后因故未能就任。)时,便邀赵铁庵陪同南行教拳。抗战胜利后,赵拟隐退。有种说法,赵先生实为国民党情报部门人员,负责潜伏在后方暗杀,传说中的“天字一号”就是他,其姓名也是化名,赵是百家姓之首,铁庵是“天”字分音,任务完成后,他先是去了重庆后转道赴台湾,但已更名改姓。另说抗战后不久去世。因其生平行迹神秘,待考。
太极各式
1、预备式 2、
太极起式 3、提手上势 4、手挥琵琶
5、揽雀尾 6、单鞭 7、提手上势 8、白鹤亮翅
9、搂膝拗步左右四度 10、手挥琵琶 11、进步搬拦捶 12、如封似闭
13、抱虎归山 14、十字手斜 15、斜搂膝拗步 16、转身搂膝拗步
17、揽雀尾 18、单鞭 19、肘底看捶 20、倒撵猴左右三度
21、斜飞式 22、提手上势 23、白鹤亮翅 24、搂膝拗步
25、海底针 26、扇通背 27、翻身撇身捶 28、退步搬拦捶
29、上步揽雀尾 30、单鞭 31、云手 32、单鞭
33、左高探马 34、右分脚 35、右高探马 36、左分脚
37、转身蹬脚 38、搂膝拗步二度 39、进步栽捶 40、翻身撇身捶
41、高探马 42、右分手双峰贯耳 43、一起脚 44、退步七星
45、退步打虎式 46、二起脚 47、双峰贯耳 48、披身踢脚
49、转身蹬脚 50、高探马 51、进步搬拦捶 52、如封似闭
53、抱虎归山 54、十字手 55、斜搂膝拗步 56、转身搂膝拗步
57、揽雀尾 58、单鞭 59、手挥琵琶 60、野马分鬃
61、手挥琵琶 62、野马分鬃左右三度 63、手挥琵琶 64、野马分鬃
65、玉女穿梭二度 66、手挥琵琶 67、野马分鬃 68、玉女穿梭二度
69、揽雀尾 70、单鞭 71、云手 72、单鞭
73、下势 74、左金鸡独立 75、右金鸡独立 76、倒撵猴左右三度
77、横斜飞式 78、提手上势 79、白鹤亮翅 80、搂膝拗步
81、海底针 82、扇通背 83、翻身撇身捶 84、上步搬拦捶
85、上步揽雀尾 86、单鞭 87、云手 88、单鞭
89、高探马 90、扑面掌 91、翻身单摆莲 92、搂膝拗步
93、上步指裆捶 94、上步揽雀尾 95、单鞭 96、下势
97、上步七星 98、退步跨虎 99、转身扑面掌 100、翻身双摆莲
101、弯弓射虎 102、高探马 103、扑面掌 104、翻身撇身捶
105、上步高探马 106、上步揽雀尾 107、单鞭 108、合
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