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是指整个起搏系统。起搏系统是由起搏电极导线,起搏器、程控仪共同组成。其中起搏器和起搏电极导线植入人体。起搏器由安装在金属盒中的电路和电池组成。
器材简介
心脏的
电信号使它跳动。当
运行时,心脏跳动加速;当睡眠时,心脏跳动减慢。如果心电系统异常,心脏跳得很慢,甚至可能完全停止。
人工心脏起膊器发出有规律的电脉冲,能使心脏保持跳动。简而言之是能让心脏跳动的机器。
发展历程
最初,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电池部分装在身体的外部,导线从体外通过静脉到达心脏。它们只能在医院内短期使用。
后来,鲁内·埃尔姆奎斯特在1958年制作了一个放在体内起搏器,锌一
汞电池埋在皮下。1960年,
瑞典医生奥克·森宁为一位病人植入了这种起搏器。电池一直使用了2---3年才更换。
在20世纪80年代,起搏器上增加了
微处理器。只有在感觉需要起搏器时,病人才启动它。
21世纪的起搏器就更复杂了,起搏器可根据血液的湿度来调节心跳。1988年,一位病人安装了一个
核动力起搏器。这个起搏器使用了微量的钚,它可以持续应用20年。
人们通常所说的起搏器,其实是指整个起搏系统。起搏系统由起搏器、
起搏电极导线及程控仪组成。其中起搏器和起搏电极导线植入人体。起搏器由安装在金属盒中的电路和电池组成。起搏器在需要的时候向心脏发出微小的
电脉冲 起搏电极导线由
绝缘导线组成,负责向心脏传送微小电脉冲,刺激心脏跳动。
迄今为止,
心脏起搏器是治疗
心动过缓的唯一手段。这一伟大的技术已使逾2百万人在过去的50年中受益。正是有了起搏器,患有心动过缓的病人可以期盼象正常人一样地生活。
由于国产起搏器的价格和进口起搏品的价格差不多,所以多数人都选择用进口起搏器。中国市场上的起搏器,主要靠从美国、英国、法国、
西班牙、德国、日本等国进口,其中,像英国、法国等这些欧洲国家的产品因为有统一的
CE认证,质量比较可靠。
进口心脏起搏器是中国实行强制安全认证制的商品,必须通过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的认证。进口产品的公司必须通过ISO系列认证,如果
外国公司的产品在国内没有被使用过,进入国内必须在国内通过
人体试验,一般要20至30例。如果有产品在国内使用,则不必实验。
国家
药监局医疗器械司通过审批后,在药监局产品注册证原件交海关,由代理商和当地医疗器械部门验证其注册证
复印件。这个产品在中国上市以后,有一个使用安全性反馈。反馈是代理公司向医院了解情况,不能直接跟踪到使用的个体,所以医疗器械
故障率我们没有得不到完全的统计。
至于屡见
报端的“进口问题起搏器”问题,我想一是跟走私进来的问题起搏器有关;二是起搏器存在二次利用的问题;三是,他的
检测认证太复杂,市场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体制。
适应症
⑴非同步型起搏器(固定频率型起搏器)。本型起搏器仅用作心室起搏,治疗
持久性第三度
房室传导阻滞;或作超速起搏,治疗
异位快速心律失常。
⑵同步型起搏器。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有两种类型的调整方式:
B 心室触发型待用起搏器(简称待用起搏器)。
②心房同步型起搏器:最适于患
房室传导阻滞而
窦房结功能良好的病人。
分类
⑴体外携带式起搏器(又称经皮式起搏器)。
⑵体内埋藏式起搏器。
⑶半埋藏式起搏器(亦称感应式起搏器)。
植入过程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通常在导管室中完成,手术需1-2小时左右,术后需在医院住院1周左右。植入起搏器的手术过程大致如下:
⒉锁骨下穿刺(放入导丝)
⒋制作囊袋并置入起搏器
⒌缝合
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都保持清醒。起搏器植入后,患者需对局部进行沙袋压迫止血(6小时),平卧24小时。术后24小时可坐起活动,但需注意避免上肢及
肩关节的活动。术后短期运用
抗菌素(1-3天),次日伤口换药,7-8天后即可拆线。
脑起搏器
概念
“
脑起搏器”,医学上又称“脑深部电极刺激术”。该方式是近年来
帕金森病外科治疗中的重大突破,已被医学界公认为帕金森病的有效治疗方案。
“
脑起搏器”是通过发送微弱电流,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脑
神经信号,从而消除
帕金森病的症状,使患者恢复自如的生活和自理能力。“脑起搏器”由一套精致小巧的
微电子装置组成,包括一根电极、一根延伸导线、一个
微电脑脉冲发生器(图1)。这些部件全部植入体内。植入体内的部件不会引起
排异反应,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适合安装者
⑸没有明显
智力障碍、在植入过程和以后的复查中愿意并能够合作
治疗效果
90年代以来,在“
脑起搏器”的帮助下,已使全球数以万计的帕金森病患者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其疗效长期稳定:
⑴控制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震颤、僵直、运动缓慢或不能、
平衡障碍等
⑶消除或减轻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
⑷增加“开”的时间、改善“关”的
生活质量、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⑸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体外无创性调整,长期控制症状
⑹可双侧同期植入控制双侧症状,尤其是起立、开步、转身、翻身等中线症状
手术过程
借助精确的立体定向定位,“
脑起搏器”可被顺利地植入体内。这种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不破坏
脑组织。安装过程基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安装立体定向头架:这是整个手术的基础。帮助医生定位和手术。此过程采用局部麻醉,除轻微的受压感外,一般无不适。
第二步:精确定位:通过
磁共振(
MRI),帮助医生获得需要植入电极的核团
位置参数。
第三步:植入电极:根据位置参数,在患者头顶开一个1分硬币大小的孔,将1毫米粗细的电极准确放入大脑相应核团。此过程的损伤很小,而且由于大脑本身没有
痛觉,因而不会感到疼痛。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始终清醒。
第四步:效果测试:植入电极后,医生先进行初步的测试,调整参数,同时观察并检查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根据患者的感觉和症状改善程度,进一步调整电极位置。如果测试中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本人也满意,医生就可进行下面的整个系统的植入过程。
第五步:植入整个系统:如果测试中症状得到控制,医生可进一步植入整个“
脑起搏器”系统。具体的操作是在胸部皮肤下面植入微电脑
脉冲发生器,
再经皮下通过导线将电极和微电脑脉冲发生器连接起来。
安装“脑起搏器”的一大优势在于手术过程中对脑组织的损伤很小,手术过程是可逆的,可以通过调整电极的位置达到最好的效果,
并发症少。而且电极可以双侧植入,改善全身症状。从技术角度考虑,安装“脑起搏器”与作毁损手术的定位方法是完全一样的,在成功完成了一千多例帕金森病手术的基础上,我们对于安装“脑起搏器”的
精确性是有充分把握的。但是国内安装“脑起搏器”的病人还不是很多,原因在于植入的电极价格昂贵,手术后大约半年内
刺激参数还要反复调整。因此我们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充分征求病人的意见,制定最适合的手术方案。
病人配合
⑴在手术中,大部分时间患者是清醒的,因为医生需要患者的配合来确定电极放置的位置和治疗的效果。
⑵对于“
脑起搏器”使用者来说,手术后的随访非常重要。术后一个月左右,患者各个方面恢复正常后,医生会采用计算机
遥测技术在体外对埋入胸前皮下的“微电脑脉冲发生器”进行参数调控,这个过程称为“程控”。这是一个无创伤无痛苦的过程。还有病人程控器,患者可在医生限定的
安全范围内,
调节参数大小,协调自己的肢体运动(图3)。
⑶程控在术后半年内,需要根据患者症状控制的情况,进行3次左右。通过程控,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的症状控制。以后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测和程控,平均每年1~2次。
⑷患者在术后半年内,会出现症状的波动,这属于正常现象,原因主要是患者术后药物剂量改变,以及患者对“脑起搏器”有个
适应过程造成的。只要与医生多沟通,调整好药物和刺激参数,症状将逐渐稳定。
副作用
“
脑起搏器”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高度的安全性是一大优点,很少有
永久性副作用,极少数患者感觉
肌力减弱、说话音调降低、
一过性头晕和一过性麻木感,如果出现这些副作用,可以通过体外程控而减轻或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