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庖
汉语成语
越俎代庖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庄子·逍遥游》。
成语出处
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越俎代庖”。
成语故事
尧帝原姓尹祁,名放勋。因封于唐地,故称“唐尧”。他德高望重,人民都十分敬仰爱戴他。尧帝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而且善待族人,重用贤臣,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在他治理之下邦族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得就像一家人一样。
相传尧帝曾经设置天文官,让他们观察日月星辰变化,以此来制定历法,区分时令,便于人们安排农业生产。尧帝知人善任,他任用善于治水的鲧治理洪水。尧为人简朴,从来不因为自己身份尊贵就铺张浪费,他每天只吃粗米饭,喝野菜汤,穿麻布衣,住茅草房。尧不仅勤政爱民,而且严于律己,人们都很尊敬他,在他的统治下,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唐尧在位七十年,日渐衰老,精力大不如前,他觉得必须选个人来接替自己的位置了。但是尧觉得自己的儿子丹朱缺少管理国家的才能,不放心将国家交到他的手里,于是就决定从民间选取贤良的人来继承自己的位置,但是寻觅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正在这个时候,尧听说有个叫许由的隐士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懂得怎样治理国家,而且为人正直,很受百姓的爱戴,有很高的威望,就决定把帝位禅让给许由。
尧找到许由,对他说:“我年纪大了,需要有人来接替我的位置,而这个人必须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我的儿子们都不够贤德,担当不了这样的重任。我听说你是一个贤德的人,所以我决定把帝位传给你。有你这样贤德的人在,一定会把天下治理得更好,我占着这个位置还有什么意思呢?就好比烛光微弱得敌不过日月的光芒,及时雨普降之后还去灌溉,对于润泽禾苗不是徒劳吗?我觉得很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来治理,你一定会让百姓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许由听尧帝说完,连忙施礼说:“您已经将天下治理得很好了,您如果一定要让我代替您,那不就是沽名钓誉了吗?如果那样,我会觉得非常惭愧。您看天鹅在广阔无边的森林里筑巢,也不过只能占据一根树枝而已;墨鼠在宽广的黄河边喝水,充其量不过是喝饱自己的肚皮。我对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满足了,不愿改变现在的状况,天下对我有什么用呢?您可以想一想在举行祭祀仪式的时候,管祭祀的人不可能因为厨师很忙,就丢下手中的祭祀用具去替他做菜。如果我接替您的位置,就会像那掌管祭祀的人去替厨师做菜一样荒唐,这是行不通的,所以您还是让我过现在的生活吧。”之后许由就连夜逃到箕山隐居了起来。
成语寓意
越俎代庖有两层寓意,第一,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反而得不到好的结果。第二,在社会中,除了应有的谦逊之外,还应具备较强的竞争意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连动式;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也指多管闲事
运用示例
宋·陈亮《与吕伯恭正字书》四则之三:“大著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恻井渫不食乎?”
参考资料
越俎代庖.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2 15:41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