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育是以人的心理情趣为主导,以全面发展人的心理素质和提高人的学习
乐趣为目的,以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特征为基础,在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下,让受教育者自主性地,创造性地、有规律性地、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理论和真理。
词条释义
在当今的现实
社会中,应试教育仍然是其主要的教育方式。但应试教育已经越来越脱离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阻力。人类社会急需一种适应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各方面最佳综合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式,趣味教育就是在这种形式下诞生的。
趣味教育以人的
个性心理特征为基础,特别强调育教于乐,育教于情,因材施教,分类教育、个性发展和自主教学。所谓自主教学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各种科学理论和文化知识。而老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必要地引导、启发和讲解的作用,趣味教育不仅是培养人的智能、增长人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情感智能、提高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乐趣,把人培养成全面适应和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心理环境和自我心理作用的幸福人才。
基本特征
趣味教育主要有五大特征。
趣味性
趣味性是趣味教育的最大特征。它表现在每一个学生全部的学习过程中。所谓趣味性就是最大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最大的情趣。这种所谓的最大情趣实际上就是人的最佳心理状态。趣味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想方设法地使每一个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这种最佳心理状态。
实用性
所谓实用性就是要使我们所培养的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能最好地为现实和未来的社会实践所服务;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方式具有最大的人类实用性。如果说趣味性是强调教学的过程,那么,实用性就是强调教学的效果,趣味性与实用性之间的矛盾是趣味教育中最主要的矛盾。
自主性
所谓自主性是指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最大地发挥他自己的特性、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老师和学生以谁为主导的问题是区分趣味教育与应试教育最基本的标准。
创造性
所谓创造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自我创新
能力。趣味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这种自我创新能力。
个体性
所谓个性就是指每一个学生自己独特的个体特征。发展个性
与个性发展在趣味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所谓个性发展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各种知识、文化和理论。而发展个性是指我们的教师和教学应该尽可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理想的个体性教育是一对一的教育,也就是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个体性教育主要是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考查标准和个性发展等各方面对于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个体化的教学。
主要内容
(1)趣味教育的教学目的
趣味教育不是以学生学到了多少科学理论和文化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的,它提倡的不是学习的刻苦,而是学习的乐趣。趣味教育不仅仅是为社会、为将来培养人才,而且是为自己、为现在享受生活。
(2)趣味教育的教学内容
在应试教育中,所有学生的学习内容(课本)和所有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基本上是一样的。而在趣味教育中,每一个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应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根据他所教的具体的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各不相同。当然,这里所说的不同,并不是绝对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怎样把握这种相同与不同的比例是趣味教育学中需要特别研究的问题。应试教育中,在某个特定的范围内(如某年级某班),每一个学生所接受的教学内容几乎100%是相同的。而在趣味教育中,50%以上的教学内容都应该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各种形式的分类教育。
(3)趣味教育中的分类教育
个性化的分类教学方式是趣味教育的一大特点,趣味教育特别强调因材施教与个性发展。所以,首先要建立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档案。学习档案要全面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成果、智商、情商、心商、学习兴趣和身体状况等各方面的情况。学习档案的建立要有一套科学的理论依据。它不仅是学生分配学校、年级、班级、小组和对组的依据,也是将来每个学生升入中学和大学的依据,更是学校和教师进行分类教育、因材施教和发展个性的依据。
趣味教育中的分类教育主要可分为五种类型:
(1)学校(2)年级(3)班级(4)小组(5)对组
每个学校的学生特点应该有所不同、有所分类。每个年级的学习进度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有所变化、有所浮动。每个班级的组成人员也应该具有相对的流动性与变化性。一个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一般有6个人或8个人。一个小组又分为3到4个对组,每个对组是由两个人组成。所有类型的分类教育在教学要求、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定标准等各个方面都是各不相同的。这样,趣味教育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种类就要比应试教育中的多得多。比如:在小学中,传统应试教育在课程种类上主要是语文和算术两门课。而趣味教育不仅把语文和算术进行了分解,并且增加了许多新的课程。其中,主要有:文字课、阅读课、算术课、解题课、外语课、自然课、音乐课、体育课、道德课、生活课、游戏课、自由课、个人指导课等等。
(4)趣味教育的考核标准
在应试教育中,学生考试的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而这种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又是高度统一和特定的。趣味教育完全取消了这种统一的、简单的应试型的考试标准。取而代之是一种科学的、多样化的、全方位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定标准。这种综合评定标准所反映出来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数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基本一致的。这就避免了应试教育中那种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与低分高能的现象。这种综合评定标准有以下六大特点:
(1) 多样性: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而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特点,按照优秀上进的原则(每一个学生都是成绩优秀的好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积极上进的好学生),把学生分成许多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每一种类型特殊的综合评定标准。趣味教育中的综合评定标准,也就是趣味教育的考核标准。
(2) 综合能力性
趣味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生活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某一门科学文化知识,也不是许多门科学文化知识的简单组合,而是抽象的、科学的、多种能力的最佳综合效应,特别是智商、情商和心商三大能力的综合能力。所以,趣味教育中的考核内容必须包括智商测验、情商测验和心商测验。
(3)创新性
创新是趣味教育的灵魂。所谓创新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成果。创新作为趣味教育中最重要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还需要我们建立起一整体科学合理的创新理论和创新评定标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科学的衡量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成果和创新价值的大小。
(4)最少记忆性
趣味教育中所学习的内容和它所考核内容都要求其简单记忆的成份越少越好。也就是用最少的记忆量掌握最多的知识。
(5)抽象性
趣味教育特别强调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抽象性的归纳推理能力是趣味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考核内容。
(6)非特定性
趣味教育中的考核大大减少了应试教育考试中存在的那种特定性。这里所说的特定性是指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人物。趣味教育的考核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开放性。开卷考试、长期考试、组合考试和家庭考试成为趣味教育考核的主要形式。那种应试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特定性的考试将会越来越少,而学生的创新一般不受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制约。
(5)趣味教育的教学方式
趣味教育有许多教学方式,而所有的教学方式中最关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的方法。这种所谓的学习法是趣味教育所有教学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也就是法中之法。它就如同宪法在所有法律的地位。
趣味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那种特别的自主性与高效的创造性。而要达到这种自主性与创造性,我们的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趣味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自主教学法、启发引导法、主题分析法、趣味讲授法、创造发明法、解题法、
小组讨论法、游戏法、影视法、归纳法、对话法等等等等,但所有的方法都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为基本原则。
(6)创新方式
趣味教育的学习过程绝不是一种简单性的记忆过程,而是一种自主性的创新过程。应试教育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越多越好,而趣味教育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越少越好。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记住了多少知识,而在于理解、应用和创造。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首先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创新方法。而这种创新的方法现在连我们教师自己都还不知道,这是需要我们的教学研究今后重点攻关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