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灵镇隶属
重庆市荣昌区,中心位置位于北纬29°29′26″ ,东经105°38′43″,位于荣昌区东部,东、北与大足区珠溪镇相连,南接
峰高街道,西邻
昌州街道和
古昌镇,是一座以水兴市、以市兴镇的寨堡式古镇。距荣昌城区8公里,距成渝高铁
荣昌北站6公里,距
重庆主城区90公里,荣路公路贯穿全镇。
历史沿革
宋、
明时期,在路孔自然建成一些供行商休息、住宿和堆放货物的店铺,昔称水码头。
清代,路孔属峰高里,有集市叫路孔场。
清嘉庆五年(1800年),当地士绅为了防患已成燎原之势的川东白莲教大起义,依山为势建成大荣寨。
民国元年(1912年),设为路孔乡至解放后。
1958年,先后改称高店、路孔人民公社。
1984年初,恢复路孔乡。
1993年12月,改称路孔镇。
2013年9月24日,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路孔镇”更名为“万灵镇”。
行政区划
2016年,万灵镇辖
沙堡村、
尚书村、
玉鼎村3个村、大荣寨社区1个社区,政府驻大荣寨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万灵镇位于荣昌县东部,中心位置位于北纬29°29′26″东经105°38′43″,东、北与大足区珠溪镇相连,南接
峰高街道,西邻
昌州街道和
古昌镇,距荣昌城区8.5公里,距
大足石刻约35公里,幅员面积24.97平方千米。
地质地貌
万灵镇地形以丘陵地貌为主,地势较平坦,地质构造简单,主要属川东条形褶皱区永川帚状褶皱带。一般海拔430—460米左右,土壤属中性或微酸性。
气候
万灵镇属亚热带东南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327天;年均气温17.7℃,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3.4℃,年积温6482度;全年日照1282小时。年降雨量1117.8毫米,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冰雹、低温冻寒、大风及秋绵雨。
水文
万灵镇有濑溪河斜穿全境而过,过境段全长19公里,河面宽约50米。
自然资源
2012年,万灵镇拥有耕地面积19916亩,园地541亩,林地5100亩,草地22亩,水面面积585亩。
人口民族
总人口11805人(2017)。
政治
党委书记:王媛媛
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屈小强
党委副书记、副镇长(挂职):杨大志
党委委员、副镇长、政法书记、人武部长:刘丰
党委委员、统战委员:陈国春
副镇长:黄昌雄
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张在君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杰菊
副镇长:潘洪军
党委委员:卢明芳
(以上参考2016年06月03日:)
经济发展
综述
2012年,万灵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95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333万元,镇级财政收入完成320万元。
2015年,全镇
地区生产总值达2.42亿元,同比2014年(下同)增长1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增长37.3%;财政收入755万元,增长22.2%,其中工商税收476.3万元,增长13.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3462元,增长13.7%;人口自然增长率2.8‰;城镇登记失业率3.03%。
第一产业
万灵镇是油菜、蔬菜、麻竹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养鸡、养猪、养鸭是传统副业。养蜂、林下食用菌、沙堡萝卜成为路孔镇特色产业。
2012年,万灵镇粮食总产量853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8346元,养殖业收入8574 万元。落实土地流转7326亩,规模经营面积7006亩,规模经营率达53%。投资320余万元,修建长600米的堤防工程。推进古镇路可视范围内的坡脊地绿化1097.6亩,荒山造林3000亩,种植大苗1万株,大黄桷树695株。
2014年,万灵镇成功引进某农业开发公司,培植银杏苗木基地5000余亩;成立了“沙堡萝卜”专业合作社,建立沙堡萝卜种植基地,形成规模1500亩,核心示范区500亩;发展食用菌种植1000亩,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的示范核心区500亩。
截至2015年4月,万灵镇新开办农家乐26家,新引进观光农业项目2个,继续做强已有观光农业项目3个,栽植草莓120亩、经济果林60亩。
2015年,万灵镇形成了以清迈园、生态园、曼菲庄园等为代表的特色农家乐和采摘园。
第二产业
万灵镇境内企业有
酿酒、
刀具等厂。2012年,万灵镇招商引资协议资金10200万元,企业总数43个,总产值23607万元。2015年,全镇签约某个项目20亿元、某建材有限公司的建材生产建设项目5000万元。新签约项目到位资金0.8亿元,续建项目到位资金1.48亿元。
第三产业
2012年,万灵镇共接待中外游客26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450余万。
2015年上半年,万灵古镇景区共接待游客45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700余万元,同比增长12%。
2015年,万灵古镇景区共接待游客101.9万人次,同比2014年增长18.4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71.9%。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2012年,万灵镇建设巴渝新居220户,新农村康居点4个。改造D级危旧房70户6300平方米,C级危旧房150户16500平方米。投资825万元,对古镇路周边367户农房进行风貌改造。安装场镇景观灯60盏,修建万灵寺健身步道800米,建设完成污水处理厂一座。建成“十里景观长廊”,荣昌至万灵镇沿古镇路两侧各100米范围内,栽植香樟、黄桷树、海棠、小叶榕等花草树木。
2015年,万灵镇完成了《万灵镇总体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由原来的1平方公里扩大到2.2平方公里(不包括旅游建设用地);完成绕镇支路建设,打通绕镇至停车场交通环线;万灵四级汽车客运站建设竣工并投入使用;投资670余万元实施路孔古镇(立项名称)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对古镇核心区水、电、气、通信管网进行改造;争取区预算内资金60万元,完成绕镇公路一期480米人行彩砖、绿化、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投资171万余元完成4个农民新村点的环境连片整治工程,修建污水处理站3座。实施敬老院改扩建和卫生院迁建工程;全面完成农村C、D级危旧房改造任务;新修农村公路10公里,其中沥青路6公里,泥结石路4公里;完成农村人行便道建设5公里,山坪塘建设7口。
卫生
2012年,万灵镇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6所。2015年,万灵镇有各类医疗机构2个,万灵镇卫生院迁建工程完工;联系区内公立医院开展义诊和免费服务。2015年,全镇新生儿135人,政策内出生116人,政策性生育率85.92%,出生率为11.6‰,自然增长率为2.8‰。
教育
2012年,万灵镇有中心小学1所,完小2所,共3所学校。开展“五个校园”、“四大工程”、“两大活动”建设工作,切实巩固“两基”教育成果。
2015年,万灵镇有各类学校6所;该镇教育工作获区教委综合目标考核同类镇二等奖。
文体事业
2012年,万灵镇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荣昌猪“年猪节”;完成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实现农村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完善
农家书屋建设。
2015年,万灵镇完成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成功举办“中国荣昌第八届好吃香年猪节暨第二届乡村年货采购节”、“首届万灵古镇填川移民文化旅游节”、“第二届万灵古镇七夕河灯旅游文化节”等民俗文化活动,成功申报“传统游艺”、“七夕习俗”等10个项目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民间游艺”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镇中心小学成功申报为“
缠丝拳”和“
川剧”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社会保障
2011年,万灵镇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57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发放救济粮4730公斤,定救金62万元,城乡低保金62万元。111名五保老人全部实现供养。完成大荣寨社区“5·12”特殊党费资助集中联建房重建项目,安置地震倒房户25户。
2015年,万灵镇共停发城乡低保37户,77人,有城乡低保217户,350人,年发放低保金148.45万元。全镇共有三无人员108人,发放供养金59.98万元;五保户27人,发放供养金11.49万元,其中:敬老院集中供养15人。配合扶贫攻坚工作,低保兜底新增6户、20人。启动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完成敬老院排危改造。全年共发放定补、伤残抚恤金、烈属生活补贴等70.33万元,惠及136人。全年共发放临时及医疗、倒房重建和定补定救等各类社会救助金28.6万元,惠及172户、465人。
交通
万灵镇交通便捷,有万灵至荣昌城区、峰高街道、古昌镇、珠溪镇四条公路;濑溪河河道常年通航。
历史文化
建筑特色
万灵镇古街顺势依河而建,据文物专家测定古镇全长324米,街宽4.8米,街心3米;街坊店铺聚集一街。尚保存的古建筑特色:大青砖、
小青瓦、硬山墙、穿斗墙、长板门、吊角廊、格子窗、抬梁柱、挑檐廊等;古镇传统建筑综合运用台、挑、吊、
坡、拖、
梭、靠、
跨、架、
跌、爬、
转、退、钻、让、错、分、联等山地建筑手法,或悬虚构屋,临坎吊脚,取“天下地不平”之势。
万灵镇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保留下来有全长246米,高3.5米至11米的古城墙。四大寨门的狮子门、日月门依然保持原貌,恒升门和太平门遗址依稀可见。古建筑中,最著名的是禹王宫(湖广会馆)、赵家祠堂和7座石质石桥。古镇内有尔雅书院、湖广会馆、赵氏宗祠、小姐绣楼等体现巴渝独特文化的古建筑。古镇周边散布有
万灵寺、白马庙、湾店庙等宗教活动场所;千佛石窟、朝阳洞等摩崖石刻;东汉崖墓群、尚书坟等古墓葬;革命烈士柳乃夫故居、赵家老房子、赵家花房子等清代宅院;大荣桥、赵家龙桥、济公桥、妃子桥、宋代水码头、抗战船闸、沙堡船闸等水利交通建筑。
古镇文化
明末清初,
荣昌地区经历了30年战火,人口锐减。清政府采取“移民填川”的措施,动员湖广、贵州、江西等地人民来川落户,民间叫“湖广填四川”。因为,荣昌当时是移民们在川中的一个重要集散地,所以,康熙、干隆年间,有不少人到荣昌万灵插占为业。这些外省移民,为了同乡集会交流、维护乡友利益,集资修建会馆,称之为“宫”或“庙”,作为活动场所。荣昌县城当时就建有“九宫十八庙”,实际上就是建有7省籍10个会馆。万灵现存禹王宫即为当时湖广省(今湖南、湖北)移民集资所建。今禹王宫遗址即是当时“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历史的重要见证。根据县旅游总体规划和万灵旅游规划的要求,荣昌拟建的“移民文化博览园”将落户万灵。
万灵的移民文化对研究“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这段四川和重庆特殊的历史与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清代嘉庆五年(1800年),当地乡绅及乡民,为了防御川东白莲教大起义的战火,在当时水码头的基础上扩建为大荣寨,在四周修砌了城墙,沿墙修建狮子门、日月门、恒生门和太平门四座城门。古寨经历了多次补修和战火的洗礼,历经200多年的风雨,现存留下来一段古寨城墙,全长246米,四座城门中的狮子门、日月门基本保持原貌。正因为古寨的军事防御功能,使得历史上古镇免受战火的洗礼,从而也形成了万灵镇独具特色的寨堡文化。
万灵的寨堡文化,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军事价值。
万灵古镇不仅在整体格局上山峦围合,濑溪河横贯,凸显传统山水文化的影响,而且在各个单体建筑的处理上,也无不蕴藏着对传统山水文化的执着追求。
万灵的山水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特别是对当前建设新农村的规划,具有一定的和特殊的文化价值。
民风民俗
杀年猪习俗,是因
荣昌生猪养殖业发达,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年猪屠宰祭祀。杀年猪和吃杀猪饭以丰富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反应出了这一特有的社会民俗现象,由此反映了民众庆祝一年来养猪所取得成效的喜悦心情和对来年养猪兴旺的期盼。这一民俗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列为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放河灯,是
濑溪河流域流传至今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宋代道教的提倡,规定中元节各地燃河灯、济孤魂、放焰口、演目莲戏,不少诗人留下杭州西湖放灯欢腾的诗篇。此后,放河灯在七月半举行并随道教、佛教传播流行。宋真宗年间,濑溪河流域漕运初兴,沿岸有多处寺庙兴建,佛事活动得以在民间广为传播。于是,放河灯便成了路孔镇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明清时期,濑溪河河运昌盛,船家和商贾期望河运平安顺利,沿河居民希望风调雨顺,遂于每年七月半大放河灯,赈济亡魂。另外,大户人家事丧,也要放河灯。目的是替亡人救拔十方三世一切沉沦于地狱的饿鬼,广行功德,使其早升极乐世界。据说,在放了河灯后,沿河不再有孤魂野鬼滋事,能确保沿河及两岸行船、居民平安。历经了无数个岁月,近代,放河灯则被人们用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吉祥安康。
缠丝拳,是活跃在
荣昌一脉地方武术流派。
缠丝拳以其独特为技击美、节奏美、劲力美、形神美、动作美等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特殊范畴,反映东方古典艺术的神韵。更以“仁”与“和谐”的武德思想形象而执着地丰富着中华传统美德。
名优特产
万灵镇主要有万灵
妃子蜜、
母猪壳、
艾粑、沙堡萝卜等特产。有油炸川子鱼、卤白鹅、黄凉粉、手工麻园、灰水粽子、艾耙、铺盖面、猪油泡粑等美食。
风景名胜
明清老街
明清老街(大荣寨)全长502米,有石质阶梯102级,由山顶蜿蜒而下直达濑溪河边。老街大都建于
清朝乾隆嘉庆时期,部分为明代建筑。街上共有商铺300余户,有老茶馆28家。其建筑特色为:大青砖、小青瓦、穿斗墙、长板门、木板墙、镶板窗、格子窗、抬梁柱、挑檐廊,从前家家户户都有用青石做的柜台,这便是两百多年前的老商号。
大荣桥
大荣桥建于
明朝正德初年,为石质平板桥,桥面由平整的大青石铺就,每块约重10吨,全长116米,宽1.75米,共有24跨,连接万灵东西两岸。中央桥礅上曾有龙头龙尾石雕,文革中被破坏。现存大荣桥几经修复,依旧保持原貌,为重庆市市级保护文物。
湖广会馆
湖广会馆系
清嘉庆九年(1804年)由湖广来此移民集资修建的同乡集会活动场所,分为神殿、议事厅、厢房、戏楼、院坝五部分。正殿塑有禹王神像;两侧耳房,供会首议事;戏楼、院坝供聚会或文化娱乐;厢房供读书或食宿。因会馆奉祀大禹,故民间又称“禹王宫”称“禹庙”。
狮子门
狮子门为大荣寨保存最为完好的一道寨门,系大荣寨西门。有寨门二道,分为大门、二门,门板厚实,门杠粗壮,寨门十分坚固。门内壁上的圆洞用于插门杠,抵御外侵。此处曾为古战场,清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曾攻破大门,但未进入二门。
日月门
日月门系大荣寨的四大城门之北门,门楼上有日月亭,门内即烟雨巷,“桥横古渡烟霞聚,寨耸雄关日月巡”。门内有一瓮形古井,深12.2米,内设暗道通往河心,由重一吨多的石板遮盖。该井系清
嘉庆年间修建的战备设施,以备遭兵匪长期围困时取水传信之用。
尔雅书院
尔雅书院为明朝刑部尚书喻茂坚所建。嘉靖二十七年,喻茂坚因替弹劾严嵩而获罪的谏官夏言陈辞,受到夺俸处分。次年,喻茂坚辞官回荣昌,定居万灵,修建了这座“尔雅书院”,以耕读教习子弟。“尔雅”,言诏辞雅正而深厚。
赵氏宗祠
赵氏宗祠系赵氏族人填川至此一轮甲子后(1804年)建成。祠亦几经修葺,保留四进三重堂的规模。一重供族人聚会,子弟课读;二重供家族议事,严肃家规;三重供奉两宋十八帝君及祖宗灵位,以行祭祀隆典。祠堂建筑,抬梁穿斗,雕梁画栋,刻石描金;硬山屋顶,风火墙兜,青砖瓦屋,矫若飞鹰。
白银滩
白银滩为
濑溪河上传说故事二十四个望娘滩中的第五滩,因河面堤坝截流在此形成白银一样的瀑布而得名。白银滩上有大大小小的圆孔数百个,据考证,这些圆孔都是在冰川时期形成的冰臼,长时间经过流水的冲击形成了这些大小不一的小洞。
十八梯
十八梯,是因为老街上一处起伏不大的坡度刚好铺设十八级台阶而得名。几百年来,十八梯街面虽多次修整,也未改变那“永远的十八梯”。因此十八梯也成为了老街几百年繁荣的象征。
沱湾码头
沱湾码头建于公元998年(
宋真宗咸平元年),此码头曾几度损坏,几度修缮,但原貌未变。南宋时期,万灵出产的宫廷贡品蜂蜜、蜂王浆以及宫廷美容用品花粉都在沱湾码头装船转运,并顺濑溪河而下,直抵都城
临安,贡奉朝廷。
烟雨巷
烟雨巷位于大荣寨日月门内。由于巷道两壁高耸,间距较窄,看上去恍若一线天。每当雨雾天气,寨门外江雨霏霏,烟笼寒水,巷道内则烟雨濛濛,很有一番江南烟雨的景象,故以“烟雨”命名。烟雨巷于2011年被评为重庆市最美小巷。
影视基地
影视文化基地建于2012年,为电视剧《
填四川》的主要拍摄场景。总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县衙、州府大院、赵家宅院、乡约宅院、徽式家园、广式家园、宁徙家园、街道店铺、城门楼、城墙、土地庙等较完整地清代徽派建筑。
抗战船闸
抗战船闸于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设计修建。船闸的修建,濑溪河水流至白银滩,航道受阻,上下货物必须转船或采用人力拉纤,方否则不能运行。抗战时期,为保障陪都重庆的物资供给,特修建此船闸,采用水涨船升,水降船降的原理,加快运送速度。故又称抗战船闸,也称陪都粮道。
著名人物
万灵镇有
杨闇公夫人
赵宗楷,抗日英雄赵宗麟(柳乃夫),科学家
赵宗燠等皆出生此地。
城镇荣誉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中国特色镇旅游新干线试点镇
重庆市十大魅力小城镇
重庆市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
重庆市文艺创作基地
重庆美丽小城
2021年4月23日,荣获重庆市十佳书香之乡(镇、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