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月光的行板》是
迟子建中篇小说作品之一,是一部反映了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边缘人”的生活。
内容梗概
小说描写了一对因进城打工而两地分居的年轻夫妇,在中秋节那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天假,于是他们不约而同踏上火车去看望对方,想给彼此一个惊喜。哪知,两个惊喜一交错就变成了忧愁,想象中的团圆夜泡了汤。一天下来,俩人分别坐了四趟火车,最后却只能在相对而行的车上对望了一眼。奔波一天,到头仍天各一方,爱的温情中透着辛酸。
夫妻对访的故事进行中穿插了二人车上所忆所历的片断性情节,时间跨度长达十余年,地点从千里之外的下三营子转移到
哈尔滨和大庆,内容涵盖这对年轻夫妇的成长史、恋爱史、婚姻史、生活史以及社会底层普通民众斑驳的众生相。可谓历时漫长、背景广阔、生活繁复、头绪众多,但总的说来却又缺少大起大落的冲突、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是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在慢行列车上,迟子建相遇最多的就是那些神色黯然、衣着破旧的民工。经常看着车厢中那些民工疲惫的神色,让迟子建对爱人说一定要写一篇发生在慢车上的故事。作品创作完成后,她的爱人并没有读这本小说,所以小说里那对民工夫妻的感情很大程度上倾注了迟子建对爱人的怀恋。
小说最初的标题是《慢车协奏曲》,迟子建把它给了《收获》杂志,李小林觉得标题不是很好,让其再考虑一个名字。于是迟子建就把它改为《踏着月光的行板》。
主要人物
林秀珊
林秀珊是毛纺厂食堂的实习工,长相还算看得过眼,“中等个,圆脸,肤色黝黑,眼睛不大,鼻子有些塌,五官长得不出众,面目和善,比较受看。”最大的特色就是她的黄牙,这副黄牙吓退了火车上花心的农民,丈夫对她也格外放心。她省吃俭用不肯乱花一分钱,可是为了自己丈夫的小小愿望,可以卖掉自己最喜欢的口琴。除了对口琴琴声的向往,还喜欢慢车,除了慢车便宜外,还可以享受沿途风光。
王锐
王锐相中了林秀珊,在美色和财富权势的诱惑下,对林秀珊依然情有独钟。结婚后,为了与林秀珊短暂的相聚,每次都要在相聚后的凌晨三点起床赶往工地。在火车上遇到了检票事件,明明自己买了票,却因找不出被强行带走,直到王锐将票翻出来,此事才算了结。王锐害怕别人抢走林秀珊,当他知林秀珊单位传达室的老李对林秀珊有好感的时候,他想马上去找林秀珊,在传达室停一下,让老李看看他为妻子买的丝巾,让他明白他对她的爱有多么深。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踏着月光的行板》的标题首先让人联想起柴可夫斯基的名曲如歌的行板,月光,配有音乐,便营造了一个温馨浪漫的氛围,这成为小说的情感基调。“行板”一词原只用在音乐领域,讲的是含有优雅情绪的稍缓的速度。这看似与故事中急着想要相遇的夫妻二人截然相反,既然是踏着月光的行板,那么仔细欣赏沿途的旅行,故事的重点自然是在路上而非追求相遇的结果。这与主线故事外看似多余的小偷事件以及囚犯事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都代表着人生道路中尽管有很多挫折,也有很多的不平坦,但是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不变,理想信念永恒不变。
小说描写了一对来自农村身居不同城市打工的小夫妻为了中秋节的团聚劳累奔波却终于擦肩而过。从内容的角度看,故事极其平凡而朴素,而就是在这平凡而朴素的生活中浸润着缕缕温情。生活中的真正的诗意是浸润在朴素的生活中的,人往往容易被这些朴素的事物所感动。不仅仅是林秀珊、王锐这样“身心安泰、相亲相爱”的生命,即便是他们周遭的人身上同样闪烁着温情的人性之光。如食堂组长王爱玲对林秀珊的照顾,火车上的男人牢骚满腹却悉心照顾背叛自己的妻子,冤枉王锐逃票又自觉过意不去的乘警,把钱藏在套袖里的精明的老太太,以及被偷了彩票而大打出手的彩民等。在他们这些普通人身上,我们既看到了人性中的弱点,也感受到生命的真实自然、生活的温馨朴素。
故事本身是讲的偏向于苦难的挫折情节,抛弃结局以及两人美好的幻想,我们可以得知两人最终是没有真正见面的,更不用说是性爱的满足。对于两个务工的农村人来说,来回折腾又花掉了许多钱,这在他们心中一定是极大的损失,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生活的苦难性。但是故事本身又是带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化。《踏着月光的行板》在一定意义上暗含的是一直奔波到月光出来的夜晚,反反复复地奔波后,当事人仍旧欣赏月光欣赏景色以及几秒钟的相遇,这本身就是极富有诗意的。
艺术手法
《踏着月光的行板》以平等的心态,真正较贴近农民的真实感受,不回避艰辛,也不刻意美化,描摹出他们真实的审美心态、他们和谐共生的两性关系,并以月亮这个意象贯穿全文,写出了普通民工辛酸的浪漫、卑微的高尚。小说也被称作“东方的《麦琪的礼物》”,迟子建巧借圣经典故命题,一方面深情赞颂了这对小人物至善至美的圣洁心灵。另一方面又使故事染上了淡淡的宗教色彩和宿命意味,似乎得失有无、哀荣祸福一切皆有定数,非人力所能强求,从而不啻以反讽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作了有力的针砭。
故事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讲述了一个平常而又温暖的故事。故事情节也许太过巧合和夸张,叙事稍显拖沓,但读来仍有一种震撼:还没有人这样站在平等的立场,细致的写出了农民的丰富的内心审美感受。作者并没有回避现实、回避艰辛。写现实,不一定代表写粗俗。迟子建选择了中秋节这一天作为故事发生的时间,可谓“用心良苦”。中秋节是一个月圆人团圆的特殊日子,而在这个本应团聚的日子里,王锐和林秀珊这对小夫妻却一次又一次的擦肩而过,急欲相见而终不得,这使两人的情感与经历显得充满了无尽的艰辛与疲惫;其次,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在这一天中发生的故事以月为背景,强化了叙事的抒情意味与独特的东方美感。
《踏着月光的行板》是对小人物平凡经历下生命意义探寻的延续,用看似平常无序的材料裁剪成文是迟子建的拿手戏。作者对笔下小人物的生活体验是相当深刻的,其心理描写十分到位。小说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坐火车看风景的描写,而与列车同向看风景,给人一种真实可触的感觉。小说叙述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交错手法。它一改传统小说单纯的以情节的线性发展顺序来结构文本的秩序化了的手法,而是以一个个的叙事单元为基础,采用倒叙手法在叙事单元中不断穿插往事。在从容自然的流水似的结构中将过去、现在融为一体,将情节的碎片相拼接,创造了一个共时性、立体感的画面。
月亮就像在天上运行着的独行的列车,它驶到中天。不知这列车里都装着些什么,是嫦娥、吴刚和桂花树么?这列车永远起始于黑夜,而它的终点,也永远都是黎明!这段点题之语借景言情、托物写意,把情、景、
人、事熔铸为一体,有效地烘托出人物的特定处境、心态和命运,可谓曲终奏雅、卒章显志,其丰厚的思想人生蕴含令人品味不尽。
《踏着月光的行板》这个故事像是描述一对最普通不过的夫妇特殊的一天。这一天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波折的。故事一波三折,充满巧合与机遇。在两人各自到达对方的位置时,却被告知事实真相而又一次奔回原地,这样的巧合再次发生,两人又一次一起乘坐火车到达了对方的位置,而因为时间已晚,最后的相逢只能通过电话远距离沟通。故事看似荒诞但细读下却显得合情合理,当我们真正融入到小说中主人公那份急切而热忱的内心时,我们自然能够理解到因为相思的缘故一切行为都会是盲目的。在看到第二次错过时我们或许会忍俊不禁,因为两人不约而同地返回去像是一点也没有思索未来的发生,这像是一种潜意识的冲动行为,在故事的结尾我们会感动落泪,同时心中也感受到了一种温暖,这是何等的幸福,是在平凡人生中最无私而质朴的爱情。
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描写了温馨浪漫爱情背后的辛酸及弥漫在辛酸之中浓郁的忧伤之情。这种忧伤之情不仅体现在她对乡土家园的眷恋,还体现在对处于乡土文明和城市文明夹缝中生存的底层民众的悲悯。
作品影响
2022年4月,《踏着月光的行板》入选伦敦书展“走出去”重点书潜力书。
作品评价
《踏着月光的行板》无论是在意象的选择上,还是氛围的营造上与理念的传达上,都蕴满了浓郁的中国风情。迟子建是在用一颗圣洁的爱心述说着华夏大地上发生的爱与痛。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杨帆
这部作品是迟子建对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爱情的热忱呼唤,对希望的高声歌颂。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张源
作者简介
迟子建,女,山东海阳人,生于
黑龙江漠河。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协工作至今。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小说集《
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另有《迟子建文集》(4卷)、《迟子建作品精华》(3卷),已发表文学作品500万字,出版单行本40余部。作品获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